警察询问的会话结构与词汇特征分析
2014-10-28潘小江
袁 华,潘小江
(1.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2.江西省交警总队直属一支队,江西 南昌 330086)
警察询问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为了查明违法事实依法对当事人等有关人员进行正面询问的活动。警察询问是由警察为主导的机构话语,具有不同于日常言语交际的话语程式、话语角色、话语权力或权势关系等,同时受到话语分析家与法律语言学家的关注。国外法律语言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后转向对司法实践的应用性研究,但大多数研究至今仍局限于法庭话语研究,对警察话语的研究还未形成体系。而散见于一些话语分析专著中的警察话语分析多为揭露话语中所隐含的不平等关系和批判话语霸权。国内法律语言学研究一直侧重于构建基本理论体系,注重对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文本的研究;近几年,国内有学者开始了中国司法实践研究,但语料也多以庭审话语为主,鲜有自然警察话语研究。因此,本文拟采集真实录音转写后的警察询问为语料,抛开批判话语霸权的视角,结合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Sacks的会话分析法和Martin的评价理论,从语境、会话结构以及评价性词汇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警察询问话轮和词汇层面的特征。
一、警察询问的语境分析
本文中警察询问具体指交通警察对交通事故当事人就事故过程进行的正面询问,语料来源于江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某直属支队某大队2010年间处理的简易交通事故中随机抽取的12例询问录音转写后的书面会话材料。
Halliday(1994)曾指出,人类所有的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分析一个语篇必然要先分析它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包含语类、语场、语旨和语式。本文分析的语料属于警察与违法嫌疑人之间的语言交际类。语场是警察为查明交通事故事实、收集事故证据,与被询问人的会话。其语旨根据Martin&White(2005)的评价理论判断应属于由警察为主导的机构程序性话语。语式是面对面双向的口头会话。
二、警察询问的会话结构特征分析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Sacks等人开创的会话分析法,警察询问属于典型的话轮转换活动,可以分析其话轮转换形式与话轮转换策略的特征。
1.警察询问的话轮转换形式
根据Cook(1989)和黄国文(2001),会话中常见的两种话轮转换形式是“毗邻应对”和“插入序列”。毗邻应对是由会话双方相继发出的一对紧密邻接的话轮转换,常见的应对形式有:问候——问候;提问——回答;请求——拒绝/接受;邀请——接受等。插入序列是指会话一方在不明确另一方话语所指,或者有意转换、拖延话题的情况下插入在前毗邻应对中的话语。在转写后的504个话轮中,461个话轮都构成毗邻应对,仅43个话轮属于插入序列。
语料1:
警察:事故发生时是什么天气?
被询问人:小雨。
警察:路况如何?
被询问人:还可以,路面有些湿。
警察:当时雨刮器的工作状态如何?
被询问人:雨不大,雨刮器是在慢速档。
警察:车况如何?
被询问人:很好,没买多久的车。
警察:精神状态怎样?
被询问人:比较精神。
语料2:
警察:事故发生时你是行驶在哪条车道上?(Q)
被询问人:我是在…这个车道…这个…(Q1)
警察:有左侧、中间、右侧车道,路肩。(A1)
被询问人:哦,中间车道。(A)
警察:你当时车速多少?(Q)
被询问人:高速公路上限速多少?(Q1)
警察:雨天限速90公里/小时。(A1)
被询问人:哦,好像我当时不到90码。(A)
语料1中的毗邻应对形式都是提问——回答:警察就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天气、路况、车况、路线、速度、乘车人数和载物情况,当事人的精神状况、是否饮酒,事故发生时采取的制动措施等细节向当事人提问;而警察的职业特性赋予的机构性权力使得当事人选择配合的积极回答。警察通过提问来逐步引导被询问人还原出事故过程,如果被询问人有意说谎,警察还需要借助策略来追问真相。在语料2中,QA是一个毗邻应对,而Q1A1则是介于QA之间的插入序列。第一个插入序列是被询问人难以回答而以提问方式寻求帮助,第二个插入序列是被询问人担心违法而事先发问以便做出判断。43个插入序列都是被询问人在回答提问前产生的疑问,这样警察需要辨别其在插入序列之后回答的真假。
2.警察询问的话轮转换策略
Sacks等人认为,话轮转换一般发生在“话轮转换关联位置”上,譬如发话者内容结束、语调下降、停顿以及目光转向听话者等都预示着话轮转换的位置;但会话中经常出现听话者有意不在关联位置发话的情况,譬如重叠和打断发话者。
语料3:
警察:说说事故发生的经过。
被询问人:当时我开在左侧车道上,车速90码的样子,下着小雨,速度不敢开得太快……
警察:(打断)你怎么知道是这个车速?
被询问人:我有20年的开车经验,开车一般都会注意仪表盘。
警察:嗯,接着说。
被询问人:然后我感觉方向突然失控,车子往左偏……
警察:(打断)车身往左偏时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被询问人:我只是死死抓住方向盘,没采取其他措施。
警察:(重复)你有20年驾驶经验,这种情况下,不会踩刹车?
被询问人:因为太快了,我没时间反应过来。
警察:(重复)90码会(快得)反应不过来?
被询问人:不知道,但是我确实只开到了90码,车子向左滑,撞上了(左侧)护栏,然后(车子)开始打转,又撞上了右边的护栏(后),停在了路肩上。
警察:你觉得车子失控的原因是什么?
被询问人:可能是踩到了积水使车子打滑的。
警察:(重复)当时下着小雨,路面还有积水?
被询问人:不清楚,没注意,好像有些吧。
在语料3的话轮转换中,警察多次违反在关联位置发话的规则,打断或重复被询问人的话。第一次打断是为了确认车速真假,第二次打断是补充了解当事人的应对措施,后面三次重复被询问人说过的话意在揭露事故真正原因可能是车速过快。对504个话轮的分析可发现:在询问中,警察对被询问人有意假供而出现的矛盾并不即刻揭批,而是按其所述顺水推舟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提问策略追问一系列细节问题,使被询问人最后因不能自圆其说而露出破绽。
总结警察询问话轮转换形式与策略的特征得出:询问主要以提问——问答形式,其间被询问人插话,警察打断重复的话轮结构展开,被询问人通过插入发问来先行判断自己回答的利害关系,警察则采取多种提问策略来纠问事故真相。询问由警察主导,警察会随意打断被询问人的话语,不考虑其个人意愿而插入或结束会话序列结构,有时会得出主观武断的结论。
三、警察询问中评价词汇特征分析
警察询问涉及到警察与被询问人对事故的不同态度,因此可用Martin的评价理论来分析其中的评价词汇。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包括三大系统:介入、态度和级差。下文将主要从态度和级差两个系统来归纳评价词汇。
1.询问的态度系统分析
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判断和鉴赏,包括三个子系统:裁决、情感和鉴赏系统。据此对504个话轮中所有的态度评价词作了统计,见附表1。
根据附表1可知,态度评价词总体上负面比正面多,属于裁决系统的最多;这是询问内容和目的决定的:事故结果总是不好的,双方需要对事故做出评判。其中,情感系统:警察查证事实要客观,因此很少表露个人情感,唯一两个词是希望被询问人好好地回忆事故发生过程;而被询问人在事故中受到了惊吓,叙述时会有大量的负面情感词。裁决系统:警察和被询问人都用到类似的负面词对事故原因做出评判,但被询问人用正面评价词“清醒、很好、不快”来澄清自己精神状况良好,车速不快。鉴赏系统:询问的语类决定了属于美学范畴的鉴赏词不多,仅少量负面词是对事故后果的评价。
2.询问的级差系统分析
级差系统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即所有评价的价值都可根据强度分出高低值;包括语势和聚焦两个子系统。对504个话轮中涉及态度介入程度的词语进行分级,结果见附表2。
级差的两个范畴中,语势涉及强度和数量,分强势和弱势;聚焦涉及凸显性,有明显或模糊。语料中,对需要凸现的主体一般使用强化语势和聚焦明显化的词汇,相反,对可以忽略的或不想凸现的主体采用弱势或模糊的评价词。根据附表2可知,警察在询问中偏好强势和明显化的评价词,这是因为他旨在弄清事故真相,所以采用强势词来纠问事故过程——“主要原因”“全部过程”“任何措施”“整个现场”,利用凸显词来聚焦到事故当事人和细节——“就你一人”“只有80码”“仅仅踩了刹车”“单单你一辆车”“具体时间”。被询问人用强势词来描述事故过程——“车子一直很平稳”“非常突然”“简直失控了”“肯定没超速”“应该爆胎了”“最多不过110码”,表达事故的突然性;这也透露了如果当事人能观察到预警情况,就可能避免事故发生。同时,被询问人都不想凸显自己的失误或过错以免承担责任,所以询问中对这方面的叙述是使用弱势词或模糊处理——“可能是吃了感冒药有点犯困”“大概开了半天”“有一些走神”“大概不到100码”“好像有点往左偏”“90码左右”“打方向有一点点急”等。分析表明,询问中警察通过强调聚焦去追查事故真相,被询问人还原事故经过时想尽量弱化自己所负责任两种不同的态度。
对态度和级差两系统评价词汇的统计分析表明:警察在询问中只关心事故的真实过程,发掘事故原因;被询问人描述事故经过时会带有负面情绪,但对自己的评价都会用到正面积极的词汇,并尽量弱化自己的过失不当。
警察询问因会话双方特殊关系而存在话语霸权的现象;但本文抛开批判视角,运用Halliday的语境理论、Sacks的会话分析法和Martin的评价理论,来分析录音转写后语料的发话背景、会话结构特征和评价性词汇,进而发现:会话框架基本是提问——回答,警察关注事实而忽视个人情感,常用打断重复等策略以及强势凸显词汇来追问聚焦事实真相;被询问人一般都会配合地作出回答,也会插入提问来解答自己的疑虑,叙述中会掺合个人情绪,并有意识地弱化模糊自己可能存在的过失;整个会话体现出警察与被询问人之间冲突、理解、配合的过程。因此,警察如果能体会到被询问人处于弱势的地位和不安的情绪,询问过程就会适当地人性化;而被询问人明白警察提问的立场后也有助于消除对警察的偏见。当然,询问过程中双方仍存在主观性,难免出现警察主观臆断的结论或当事人为逃避个人所负责任而有意做假证,因此询问笔录要与现场勘查、鉴定结论等实物证据进行相互映证,来证实当事人供述的真实性和确定其结论作为证据的可靠性,降低冤假错案的可能性。
附表1 态度评价词统计表
附表2 分级资源统计表
[1]Fairclough 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London/New York:Longman,1995.
[2]Gibbons J.Forensic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in the justice system[M].Hoboken:Blackwell Publishing,2003.
[3]Gibbons J,Turell M T.Dimensions of Forensic Linguistic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
[4]Sacks etal.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50).
[5]杜金榜.法律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吴伟平.语言与法律——司法领域的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