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体美专业大学生英语厌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4-10-28郑琴,付亮
郑 琴,付 亮
(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音体美专业的大学生有其独特性,各大高校在安排公共外语授课时,都是与其他专业学生分开进行的。首先,高考招生时音体美专业学生有两条线,考生首先要参加各大高校的自主专业考试,然后再参加高考统一的文化考试。一般来说,只有专业线过了报考高校的分数线才有资格被录取。因此,音体美专业的学生考前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的复习上,文化课只是考前突击一下,分数一般都很低,总分600分,280分就可上线。英语单科成绩能上9O分(总分150分)的属于凤毛麟角,很大一部分学生只考了五六十分,甚至有二三十分的低分。
其次,在进入大学后,音体美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及课外训练占了极大比例的时间,如音乐专业学生需要排练演出,体育专业学生需要训练参加比赛,美术学生需要外出写生。除了上英语课学点英语,其他时间根本就无暇顾及英语学习。每学期期末考试靠死记硬背,勉强过关的学生占大多数,部分学生只能参加一次又一次的补考。基于此,为更清晰地了解这群特殊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本校音体美学生的英语厌学现状及其可能原因作了一次调查,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取的对象为本校20013级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前两周,为全面了解新生英语水平,学校对全体新生统一组织了英语摸底考试,考试内容涵盖听力、词汇、语法、交际和写作。考试结果表明,音体美专业学生(共513人)分数普遍比其他专业学生(共1605人)低,大多在50分以下,运动训练和舞蹈专业的学生甚至表示没有学过英语,基础为零,试卷都是乱填的。
2.调查形式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借鉴了胡德华(2009)的硕士论文“中学生英语厌学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中经过反复论证和测量而编制的“中学生英语厌学问卷”,再邀请我校大学英语教研组的几位骨干教师和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骨干教师各两名对问卷的条目进行修改和整理。修改依据主要是条目能否反映音体美大学生英语厌学的情况与特点,是否与音体美大学生的生活和性格特点实际相符合。调查问卷包括“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现状”“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和态度”“音体美学生对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的看法”“社会环境因素”4个方面14个条目。
表1 摸底考试分数分布情况(总分为100分)
3.实施过程
本调查在学生课的前十分钟实施,由其任课教师当场发放和收回问卷。事先教师会向学生说明本调查的用途,以打消学生的顾虑。笔者共发放调查问卷513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456份。问卷收回后,将用统计软件Excel对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
1.音体美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从附表1可看出,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回答“有厌学情绪”或“经常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占参与调查人数的94.3%,可见,厌学现象在音体美专业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62.37%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时间达到3年以上,11.05%的学生有厌学情绪的时间有两年。此处可见,多数的音体美学生对英语产长期以来就有厌学的情绪,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仅有29.41%的学生每天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在英语课上认真听课的仅占11%,超过半数的学生上课都在做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音体美学生对英语学习倦怠、散漫现象十分严重。
2.英语学习目标和态度
从附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音体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目标十分明确”的学生比例较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多表现在对某些方面学习有兴趣;学生在学习上有坚持精神的较少,“决心大、行动小”的同学比例较大;在学习上“常会边学边玩”的学生所占比例大,“比较用心”和“基本没心思学”的所占比例差不多。
3.对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的看法
从附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与英语老师融洽相处,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和英语老师无法和睦相处,甚至有个别学生讨厌自己的英语老师;对于现在英语老师们的教学方法60%的不喜欢不接受;将近80%的学生认为英语教材偏难;将近一半的学生希望扩大词汇量,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从附表4可以看出,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压力是对学习影响的主要原因;因业余爱好太多而影响学习的学生人数占半数以上,同时,认为自己基础太差和专业课负担太重而学不好英语的人数也占了一定比例;此外,家庭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大。
三、讨论
1.成因
从调查结果来看,音体美专业大学生英语厌学状况普遍存在,且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其原因上各有不同,本研究将以主要内因与外因分别进行阐述。
(1)主要内因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音体美学生英语厌学的内因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乏、意志力薄弱、学习目标缺失,对学习懒散、淡漠、无感觉的拒学心理。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后,功课在不断加重,同时也面临着考研、就业等压力,而此时英语的学习也是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在中学阶段即语言的初期,只靠看书+做练习+听磁带来学习英语,很容易看到明显的进步。但是到了大学阶段,英语学习已经不再关注词汇和语法,而是语言的使用与完善,而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音体美学生来说,从艰难的学习词汇语法直接过渡到语言使用太困难,而且不容易提升,学习上满足感的缺失容易让人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产生厌学的情绪。在这个阶段,很多英语学习者会感到迷茫,感到“努力不努力都不会提高英语成绩”,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便会懈怠对英语的学习,甚至会因自信心受挫,对英语学习前景的茫然而放弃学习。
(2)主要外因
音体美专业学生厌学英语的主要外因是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在学校,教材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以及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得当对学生英语厌学情绪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专业训练使学生不堪重负,网络环境,兴趣爱好过多交织作用使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热情。
首先,我们可以从问卷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任课教师本身还是认可的,不满意的是其教学方法。很多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表进行授课,采用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沉闷,学生毫无兴趣,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教材内容难度偏高,学生学习较吃力。目前为止,我国尚未编排出适合音体美专业学生学习的大学英语教材。大部分高校音体美专业本科生所使用的英语教材跟其他专业使用的教材区别不大。
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本调查主要研究影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社会背景首先是“将来就业的需要”,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社会因素。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只是考研和就业的敲门砖,尤其对于音体美学生来说,考研英语能否过线是影响其考研成果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很少有学生认为自己以后工作中能真正地用到英语。因此,英语不好可以用专业好的优势来弥补。
最后,英体美专业学生情感丰富,兴趣广泛,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业课程训练已经占据其一大部分精力,业余爱好又分走大笔时间,可想而知,留给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
2.建议
(1)按能力进行分组教学
按能力进行分组教学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通常的做法是在音体美学生入学后进行一次英语摸底考试,以摸底考试的成绩加上学生高考的分数作为衡量标准,把学生分为即为快、中、慢三个级别。分班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如在快班,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快教学进度,拓宽知识难度。而在慢班,则可以从字母、音标、语音等基础开始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激励学生开拓进取,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后,学校可依据其期末成绩及平时表现对班级进行微调。中、慢班中的前几名可在下学期进入快班学习,反之,快班的后几名则要淘汰出去。但在实施这套方案的时候,为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压力,产生激进和自卑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做好思想工作,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
(2)编写适合音体美专业学生的校本教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如果能将音乐、美术、体育与英语结合起来,把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迁移到英语上,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针对音体美专业的特点分别编写相应的教材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针对体育系的学生,可以将奥运赛事、NBA球星之类的作为英语阅读的课文,既可让学生学到一些专业英语词汇,同时又提高了其学习兴趣。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针对音体美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讲课方法应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把学生从网络游戏等课外活动中吸引过来。如体育专业的学生运动感知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技能学习能力,在讲课中可多增加一些需要肢体动作的游戏,例如:教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用英文写了一种东西或一个动作,让学生看后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然后让其他同学猜卡片上写了什么。同时,积极开辟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听英文歌曲、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等与英语学习有关的活动,使得英语学习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其爱好广泛的不利条件变为有利条件,增强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以上分析表明,英体美专业学生英语厌学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现状,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应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作为英语教师,应当了解音体美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和其英语学习的特殊状况,因材施教,设计出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切实改善音体美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附表1 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附表2 英语学习目标和态度调查
附表3 对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的看法调查
附表4 影响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因素调查
[1]胡德华.中学生英语厌学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2]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邵瑞珍,张渭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