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的识别与干预研究——以广西某理工科高校为例

2014-10-28宋明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特质新生量表

宋明霞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心理和情绪波动十分显著,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他们对各种应激的承受能力也处于逐渐发展过程之中。对刚刚升入大学的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是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高发期,在面对各种紧张性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应激反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经过科学调查、分析大学新生常见不良应激事件及由此对大学新生心理状况的影响,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提高大学新生心理素质,减少危机事件的有效手段。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广西某理工高校大学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参与人数为463人,其中文科专业班级7个,工科专业班级7个。但因各种原因,能够配合完成所有项目的学生人数为420人,其中文科208人,工科212人,女生170人,男生250人,汉族313人,少数民族107人,城镇129人,农村291人,独生子女91人,非独生子女329人。

2.研究量表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调查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该量表为自评问卷,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5级评定,分6个因子进行分析,包括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家长、老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习压力主要是学习带来的压力感;受惩罚主要包括受到的惩罚以及批评;丧失指的是亲友生病、去世,或个人丢失大宗财物;健康适应主要是指健康状况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其他则是上述事件之外的其他常见事件。

(2)特质应对方式调查,本研究使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由20条反应应对特点的项目组成,包括2个方面:积极应对(PC)与消极应对(NC)(各含10个条目)用于反映被试者面对困难挫折时的积极与消极的态度和行为特征。

(3)心理症状量表SCL-90,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90个题目,9个分量表,采用1-5级评分,各项目得分之和,即症状总分,因子分为项目总分除以项目数。

3.研究和干预方法

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内,进行第一次测试,采用问卷测试的形式,有标准化统一调查指导语的量表,由被调查者自填为主。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采取集中、自填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包括《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调查和心理症状量表SCL-90。第二次测试在一年后进行,内容包括特质应对方式调查和心理症状量表SCL-90。实验干预进行为期一年的心理干预,干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团体心理活动,以专业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干预内容如下:

大一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个主题(分别是适应和大学生人际关系)、本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介绍、高年级学长经验交流会、班级团体心理活动和训练有2个主题(分别是人际关系和增强自信);

大一第二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学期32课时)、班级团体心理活动和训练有2个主题(分别是大学生活分享和学业与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有2个主题(分别是恋爱情感和大学生危机干预)。

本干预研究由3名经过训练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实施,由10名经过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担任助手。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P<0.05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干预情况调查

(一)干预前情况

1.生活事件的总体情况

对生活事件量表的各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大学新生产生影响的生活事件各因子的平均数与标准差(M±SD)顺序从强到弱依次是人际关系(4.85±3.65)、学习压力(4.35±3.20)、受惩罚(3.61±4.56)、丧失(2.56±2.78)、健康适应(2.63±2.68)和其他(2.43±2.52)。

2.生活事件各因子与特质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生活事件各因子与消极应对 (NC)分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生活事件各因子分与积极应对(PC)分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见附表1)

3.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生活事件中的各因子均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见附表2。

(二)干预后情况

1.特质应对方式前后测的比较

心理干预后,统计发现特质应对方式消极应对(NC)的分值在降低,积极应对(PC)的分值在升高。消极应对(NC)分,心理干预前(27.82±8.13),心理干预后(25.54±7.42),心理干预后差异性极显著(t=4.37,P<0.01)。 积极应对(PC)分,心理干预前(37.35±5.49),心理干预后(38.14±4.95),心理干预后差异性显著(t=-2.19,P<0.05)。

2.心理健康各因子前后测的比较

心理干预前和干预后,心理症状量表SCL-90测试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P<0.01)及总均分(*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见附表3。

3.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与消极应对 (NC)分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与积极应对 (PC)分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 (见附表 4)

三、讨论

1.大学新生心理应激源

本研究对大学新生开展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的调查发现,就生活事件的发生率来看,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是大学新生遭遇的最主要生活事件,本研究结果与孙淑荣(2013)等人的研究较为一致。大学新生初入校园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需要重新认识及建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专业学习上的困惑和迷惘等,导致他们较普遍地存在人际关系上的敏感和困惑、学习上的压力和学习方法上的不适等。

2.干预前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和心理症状量表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发现,生活事件各因子与消极应对(NC)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因子分的升高,消极应对(NC)分也会升高,生活事件各因子分与积极应对(PC)分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因子分的升高,积极应对(PC)分会降低。本研究与庄颖(2013)等人的研究一致。生活事件是个体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它是一种重要的应激源,重要生活事件的影响是持续的、深远的,短时间内难以排除其消极影响,往往这类事件所带来的消极情感会持续影响着个体。

本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中的绝大部分因子均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与孙淑荣(2013)等人的研究一致。生活事件(尤其是消极生活事件)的激增破坏了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处事常规,人们被迫消耗相当大的心理能量来加以应付。此时,人的主观体验常常是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不断发生的生活事件会改变着个体生活的外部世界,也改变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个体需要消耗心理资源来应对这些改变。

3.大学新生干预后的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

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是大学新生遭遇的最主要生活事件,对于大学新生的心理干预,应以发展性心理干预为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只是个别学生或某类特殊群体,而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干预大多侧重于障碍性或治疗性心理干预,目的在于化解和消除学生各种严重的心理异常,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本研究的干预选取了广西某理工科高校的420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集体性干预性研究,干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团体心理活动和训练,以专业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干预中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指导,将知识讲座、课堂讲授、团体训练、班级活动、专业学习指导等多种方法手段相结合,从认知、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对大学生施予积极的干预,力求通过干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提高大学新生的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干预后,发现后测中的消极应对 (NC)的分值在降低,积极应对(PC)的分值在升高,而且前后测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心理干预有助于帮助大学新生提升积极应对能力,让他们在面临应激事件时能够更理智、更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干预后,在心理症状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其余因子差异不显著,表明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与消极应对(NC)分之间均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PC)分之间均呈负相关。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身心健康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应对方式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与已有研究是相一致的。

4.本研究不足

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指导,将知识讲座、课堂讲授、团体训练、班级活动、专业学习指导等多种方法手段相结合,对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应激事件进行干预,而非仅限于个别同学或某类特殊群体,本研究可以说是在这一领域的有益尝试,为未来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本次研究由于条件有限,仅以广西某理工高校42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而研究本身也是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缺乏对照组进行比较,因此在结果的代表性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

附表1 生活事件各因子与特质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r值)

附表2 生活事件因子与心理健康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r值)

附表3 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前后测T检验比较

附表4 干预后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r值)

[1]孙淑荣,张百军,孙淑华,佟秀莲,吴会东,靳福利.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147-148.

[2]庄颖,张勤,高恒,马 ,韩慧.蚌埠高校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10):1340-1342.

[3]宋绪林.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湖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特质新生量表
重获新生 庇佑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