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轨道的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2014-10-27郭珊珊
摘 要:本文主要从技术轨道理论来研究技术发展的路径,并且对与之有关的路径依赖和技术路径图二方面理论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研究趋势,指出现有研究的三点不足:缺乏针对特定类型企业的研究、缺乏涉及企业特征微观方面的研究、观点不一致并存在许多争议。
关键词:路径依赖;技术轨道;技术路径图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的市场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在与跨国企业竞争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原创性发明这样的发明专利在我国企业中是非常欠缺的,再加上外国跨国企业又对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垄断和专利圈地,在国际化竞争中中国本土的行业领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威胁。由于生产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低成本制造优势不复存在我国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行业突破。
认识和分析企业发展的技术轨道和路径,并进一步绘制出技术路径图,首先可以为企业进行技术定位评价和技术选择,为企业确定研究与发展投入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再者可以为企业估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未来是要延续原来的技术轨道还是进行技术轨道突破提供一定的借鉴;最后在企业未来产品规划方面,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二、基本概念
企业技术战略路径的选择,并非不受任何约束,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相反,它收到企业现有基础,即所处地位的制约,还受到其发展前途、战略目标和未来机会的约束。也就是说,它既不能脱离已有轨道任意发展,要受制于现有的发展路径,即存在路径依赖性。
“技术轨道”的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明确提出来的,他认为沿着由范式定义的经济权衡与技术折衷的技术进步活动就是技术轨道,它根据技术范式解决问题的一种常规活动模式,由技术范式中所隐含的对技术变化方向做出明确取舍的规定所决定,是一组可能的技术方向,其外部边界则由技术范式本身决定。
技术路径图是一种战略决策技术,是由美国的研究部门和大企业首先开发的用于科学、技术和产品战略性规划的方法。由于技术路径图描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此作了分析,为高层战略决策提供了判断的依据,可作为领导层进行技术选择的基础。技术路径图有助于为加速技术创新提供所必需的情况、技巧和产品间共享的可行技术,是企业加速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有效工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路径依赖问题最早是由保罗·大卫提出,而后由W·马兰·阿瑟(Arthur,1968)进一步发展成理论,布莱恩·阿瑟(1989)是将路径依赖作为动态经济过程的非遍历性来加以定义。美国学者诺斯(1993)认为,路径依赖在技术变迁中实质是分析具有报酬递增性质的技术竞争,而竞争主体是包含于技术间的竞争组织。Pierson(2000)和Mahoney(2000)提出路径依赖有助解释制度的涌现、制度的持续以及制度的变革等问题,对于政治学研究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Garud和Karne(2001)明确提出路径创造概念,并且指出路径创造不仅要有外部环境和恰当时机,更需要有企业家集体创造性地整合不同资源和进行集体的学习,达到实现发展思路的分叉。Bedding(2002)分析研究了路径依赖、内生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Margolis(2005)分析研究了路径依赖对于公共政策的含义。后来,Pham(2006)扩展了路径创新思想,提出了路径创新五条准则,即①技术决定准则、②有意识偏离准则、③实时影响准则、④相互依存准则、⑤最小误解准则。Vergne&Durand(2010)认为路径依赖是一个随机过程和锁定的所有物,它是在自我强化、偶发事件及无外因冲击下产生的。
技术轨道概念最早由纳尔逊和温特在《寻找有用创新理论》(1977年)中提出的。Arthur(1985)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两种现象即“动态递增报酬”和“锁定”都是在产业特定的技术轨道上进行的,并且把增强这两种现象的五种原因罗列出来了。Dosi,Pavit和Soete(1988)研究阐述了技术轨道的诱导机制因素问题,指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关键性刺激因素诱使技术轨道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各国经济、制度以及技术的性质不同,但并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具有共同的特征。Lee和Lim(2001)提出了技术—市场模型,认为韩国技术能力的提高也遵循一定的技术轨道,并将韩国的几个工业部门的技术轨道进化过程比较分析。Green和McMeekin(2002)在分析研究英国公司在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采取的创新行为这一问题时,采用了技术轨道理论来进行解释。Dolfsma和Leydesdorff(2009)认为市场与技术组合的作用导致轨道锁定,但是通过政府或者企业的参与可以进行轨道解锁达到竞争均衡。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伊利诺艾斯技术研究所得到了美国基金会的资助,开发了科技动态路径技术。这项技术又进一步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被开发以及使用,以此为基础并逐渐扩大应用领域和功能,从最开始单纯用于技术产品规划,到后来发展到90年代末成为企业作整体的综合战略性运作规划的重要工具。技术路径图举行过讨论会,主要是被一些企业联合组织机构、大学以及学术机构组织召开。例如2006年举办过技术路径图的应用经验交流会,主要是由德国夫朗霍夫研究所、剑桥大学、波音公司、依莱克斯公司(lectrolux)、飞利普半导体公司、大不列颠航空、BAE系统公司、罗斯·罗易斯(Rolls Royce)等联合召开。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论坛是讨论技术路线图的,即欧洲TRM Users Group(TRMUG)(一个季度一次)以及Strateva—以美国为基础的软件和咨询公司(一个月一次)。技术路径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路径图不仅包含着大量的科技发展史料,而且对于预测未来的技术发展轨道和趋向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学者对于路径依赖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例如林毅夫等(1993)利用路径依赖理论来解释经济改革为什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市场化不断地改革,牢牢把握经济改革必须遵循的初始条件,在速度与稳定两者之间达到权衡。有的学者提出在改革的过程中要采取局部突破性变革,避免单纯地修补、旧有体制部分而可能陷入长久不决和长期僵持无法解决的泥沼中(陈孝兵,2001)。曹瑄玮、席酉民和陈雪莲(2008)提出,技术的路径依赖性不仅源于技术的相互依存性,而且与相关的行为惯例、社会关系以及认知结构有关系,因此要从认知结构等微观层次角度来探讨路径依赖的社会性构成。陈维政和黄燕(2010)将路径依赖和企业集团组织管理模式选择结合起来研究,认为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受不同路径的影响。李宏伟和曲锡华(2012)认为,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有逻辑关系但也有区别,但都是路径演化;应超越路径依赖克服消极作用并积极进行路径创造。王亚娟(2014)将组织演化的方向、能力和路径依赖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
我国学者柳卸林(1997)认为解决某个问题的一组相关联方法,或在某个产业中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可能的方向就是技术轨道。技术轨道对应着一条标示技术发展的S形曲线。杜跃平等(2004)认为由于不同企业的核心能力、市场观念、经营方向等因素的不同,使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技术轨道以及技术轨道内又有不同的技术子轨道,这就导致了企业多元化。刘昌年等(2006)提出了三种自主创新基本模式,即“顺轨式”、“跃轨式”以及“融轨式”,这三种模式是以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轨道为基础提出来的。张杰和刘东(2007)提出了三种技术扩散平台的可行模式,认为集群创新动力和产业技术轨道具有关系并进行研究。吴邵波等(2009)认为技术轨道的重要优势在于知识链组织合作创新。吴贵生(2011)提出广义创新轨道这一新概念,并认为技术轨道是它的一部分。林敏等(2013)提出可以在技术发展规律和后发追赶领域应用技术轨道理论进行研究,并概述了技术轨道的概念、特性和形成原因。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知,国内对于技术路径图的意义已经初步意识到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与国外相比对它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王瑞祥(2002)对技术路径图进行定义说明并且将它的工作流程和所需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顾钢(2004)将国外的氢能技术路径图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的作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对国内氢能发展有利的建议。刘海波(2004)等介绍了技术路径图是怎样产生与它的积极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角度不同主要从技术经营方面来介绍。刘细文(2007)认为技术路径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主要包括技术预测、新产品开发、技术规划与管理、科学研究、知识管理等方面。刘传林(2010)给出了通用性技术路径图的绘制步骤,认为技术路径图的绘制应包括准备、分析、绘制、更新这四个阶段。黄萃等(2013)研究将政策变量加入传统的技术路径图中,将市场、产品、技术和政策组合起来,并结合产业发展阶段分析政策的作用。
四、国内外研究评述
首先,发达国家的研究相对而言较为成熟,其成熟的理论体系为我国企业创新路径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借鉴。其次,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相关研究,在运用发达国家的成熟理论框架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且这些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行业和企业发展经验和我国企业创新路径发展间有极大的近似性。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研究为设计详细可行的创新路径的研究模型提供最直接的参考。最后,国内的有关研究,无论是关于行业发展史研究,还是把企业作为对象的创新研究,都揭示了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的创新体系的因素中,案例研究对探索我国企业的创新路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最终确定我国企业创新路径的研究模型提供着关键的实证研究基石。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重点是从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考虑,探讨技术范式对于技术路径的方向、内容的规定性,强调创新活动自身技术的强选择性,然而较少考虑企业特征、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选择机制的其他方面。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论述,并且观点不一致存在许多争议,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我国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路径理论的研究从介绍西方研究成果开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工作很快就从单纯的译介西方有关技术创新路径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转向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活动进行实证研究。从文献方面来看,很多研究仅仅只针对某一个具体细节问题展开研究。各个专家、学者虽然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于技术创新发展路径选择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但是这些理论仍在不断探讨之中。
参考文献:
[1]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海尔集团1984—2013年的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3,(4):121-134.
[2]游晓凌,周光勇,陈阳.基于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7):11-14.
[3]姜红,赵树宽,于海晴.技术轨道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科学学研究,2010,28(4):571-580.
[4]韩信传,韩德超,刘书雷.技术路线图在中原经济区战略发展规划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2012,(12):48-49.
[5]杨燕,高山行.创新驱动、自主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10):1568-1576.
[6]邵海波.美的集团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25-27.
作者简介:郭珊珊(1989- ),女,汉族,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