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基层才有好新闻

2014-10-27王佩剑

记者摇篮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下基层工作者笔者

王佩剑

新闻报道能否写好,除了文笔要好外,更重要的是记者对基层生活是否有真实的体验和观察。以往写出好新闻要亲历基层,“一头汗,两腿泥”,而今,日新月异的数码科技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状况和新闻工作方式。那么,新闻工作者是否还需要迈开腿走基层?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下基层是跨越时代的永恒主题。

一、写出好新闻必须走进基层

首先,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因为只有在基层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拥有开阔视野,真切感受人民的心跳,代表群众利益,正确引导舆论,担负起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以往实践表明,缺乏生活底蕴的新闻作品,只能徒有其表,没有内涵和灵魂。因此,努力在基层感受生活,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是写出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富有生活底蕴的新闻作品的必由之路。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不论身处哪个时代,走基层都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其次,走进基层写出的新闻根才牢,才有感染力。无论什么时代,基层都是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呈现,最新鲜的探索在这里发生。这表明,新闻工作者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才能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脚踩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

那么,新闻工作者如何做才能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收到卓有成效的效果呢?

二、妙笔出自对基层生活的热爱与用心

首先,新闻工作者要俯下身段,敞开心扉,甘愿拜普通劳动者为师。实践出真知,下基层不能走过场,身在乡下,心却在城里。“高手在民间”,要想抓到鲜活的新闻底料,得到经得起推敲的素材,写出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新闻工作者就必须亲力亲为,融入群众。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把基层作为课堂,视普通劳动者为师。2012年9月,笔者到铁岭市昌图县太平镇东张家村驻村蹲点采访,吃住在村民家,发现这里有一个奇特现象,年初以来,灾情不断,庄稼玉米却长势旺盛。经了解,这里采用了科技种田技术,适时早播,选用早熟密植型品种,测土配方施肥。于是笔者以“昌图人抗灾有术”撰写了消息。但当拿草稿求教老乡时,老乡却说:“从前,收成总是好一年坏一年没个准头,哪儿有点儿灾就减产,今年各种灾多如牛毛,收成还能这么好,有了科学,以后年年有好收成,可就没啥问题了。”笔者茅塞顿开,“有灾必然减产,无灾才能丰收,不正是困扰着我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的魔咒吗?”于是笔者重新撰写了新闻,以“科技之‘犁耕出灾年的丰收”为肩题,“昌图人保障粮食年年稳产有良方”为主题,导语是:“气候年年有异常,灾情岁岁有发生,粮食生产灾年歉收,丰年丰收的不稳定状况如何解决,昌图人为解决这一普遍难题提供了新鲜经验。”同样的素材,两篇文章的分量却天壤之别,其原因是,普通村民的启迪、所激发出的灵感,让笔者在更深的层次上提炼出素材的意义,在事件的个性真实中发掘出事件的普遍内涵,实现了小文章、广角度、大视野。可见,新闻工作者接“地气”才能有“灵气”,贴近群众,求教普通劳动者,才能写出好文章。

其次,新闻工作者下基层要勤于发现。基层有“活鱼”,典型在民间,如果我们把鲜活的新闻素材比作“活鱼”,那么基层这个生活的源泉就是滋养“活鱼”的活水了。新闻工作者要是以基层为活水,瞪大眼睛发现“活鱼”,典型人物就会扑面而来,从而有助于完成“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使命。典型的发现来自长期的基层生活情趣状态。作为记者要培养对基层工作的兴趣,用心、用情、用真挚的热爱促就发现的眼睛。在一次表彰大会上了解到,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竟被清华大学邀请去讲课,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笔者灵光一闪,就写出了《姜大光 走上清华讲坛的农民》的通讯,还获了奖项。

关注基层,关心百姓生活,是素材发现的基础。往往有人抱怨缺乏典型,无米之炊难为。其实,典型并不缺,缺少的是发现,因为有些人虽然下了基层,却不能用低到尘土的心灵去发现。近年来,农村有很多残疾人,生活无依,孤苦无着,挣扎在危险边缘,急需社会救助。带着这种悯人的情怀,2014年笔者在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红透山村发现了隋长海,他把20多名残疾人集中起来自救,尽心竭力地为残疾人群造福,不但让他们过上了正常人生活,还为村里创收6万多元。他的事迹见报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三、好文章反映基层百姓的心声

首先,服务于民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当前,一提到下基层往往是大谈躬身下顾,甘当学生,极少提及发挥自身优势去帮助群众、引导群众。诚然,虚心求教,拜师于民是应极力提倡的。但是,身在基层,新闻工作者不能放弃直接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好机会。因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见,为民做事是一种责任,新闻工作者就要把这种责任转化成帮助群众、引导群众的动力,把理论知识、人脉资源等较为丰富的自身优势,转化成正能量,抓住身处基层的良好机会,直接传递给群众,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深入基层,就要像蜜蜂那样采花酿蜜、传递花粉。”今天,我们在基层就要像蜜蜂传递花粉那样,把正能量传递给群众。

服务于民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能实现新闻工作者与群众心与心的交融,有助于树立新闻工作者在群众中的好形象。2013年秋,笔者在灯塔县佟二堡镇,见到60多岁的农民工孙有树做力工活力不从心,笔者就请乡镇企业朋友捐助了材料,又请曾经采访过的技术强人苏志魁,为孙有树量身设计、制造了建材输送机。孙有树得心应手,靠它改善了生活。此举,赢得了当地村民的好评。可见,下基层是为村民办实事的好机会,为民办实事就能赢得民心,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也有效地发挥了新闻工作者在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其次,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和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期,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现象是:一方面,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另一方面,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物也相伴而生。在这种情势下,有些人看到参天大树的几片黄叶就牢骚满腹,遇到长江中几个漩涡就诟病主流。这种以偏概全的论调一旦汇成主旋,一些人就会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舆论的正确方向。此时,最需要有人为社会主流正名,给改革成就点赞,而新闻工作者对此责无旁贷,因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之一。

笔者在下基层的实践中,时常见到有些群众对收入差距大、农资造假等问题牢骚满腹,甚至个别群众还无限放大这些问题。每逢这时,新闻工作者不能随声附和,而是要据理而谈,让群众心悦诚服地认识到了自己看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理念。基层是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直接交流的平台,新闻工作者要利用这一平台,把引导群众作为自身的职业担当,乘势就时,努力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和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新闻工作者要在基层这个坐标系里,准确地找到自己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既当虚心求教的学生,在必要的时候,又要当仁不让地站出来当循循善诱的老师。如此,才能写出好新闻,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完成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社)

猜你喜欢

下基层工作者笔者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关爱工作者之歌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