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越窑青瓷制作中的传统地域文化传承

2014-10-26魏建钢陈杨军

关键词:窑场越窑上虞

魏建钢 陈杨军 俞 辉

(1.绍兴文理学院 上虞分院,浙江 绍兴312300;2.绍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浙江 绍兴312000;3.上虞越瓷陶业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312300)

仿越窑青瓷制作中的传统地域文化传承

魏建钢1陈杨军2俞 辉3

(1.绍兴文理学院 上虞分院,浙江 绍兴312300;2.绍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浙江 绍兴312000;3.上虞越瓷陶业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312300)

以物态形式存在的越窑青瓷,凝结着汉宋间越地丰富的传统地域文化。青釉之色、拟物之形包含越地农业劳动者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精致装饰、实用造型反映越窑窑匠重研发的创新精神;品牌意识、文化渗透衬托越窑窑场主营销宣传的谋略精髓。现代仿青瓷制作,形式上是古代越瓷装烧方式的再生,实际上是古越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仿越窑青瓷;物态文化;地域文化;传承

越窑是浙东地区生产青瓷的制瓷作坊,自东汉至宋代兴旺发展千余年。为何一种手工业能在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有三:生产者自始至终坚守一种信念,把人地和谐思想贯穿在越瓷装烧、装饰之中;管理者科学有序创设一种方法,把品牌意识引入越窑窑场之间的竞争之中;销售者因地制宜形成一种营销策略,把利润最大化渗透到每个青瓷档次的销售过程之中。随着现代仿青瓷产业的不断发展,沉睡千年的越窑手工制瓷工艺再次呈现在世人的面前,青瓷作为一种现代仿品,它虽已失去昔日的实用价值,但通过制作仿品可以让现代人获取凝聚在青瓷中的文化内涵,让越窑制瓷业所内含的传统地域文化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传承。

一、融入生态环境是越瓷成名发展的基础

为什么越瓷能成为中国青瓷的一代宗师,这是因为越瓷的釉色、造型和装饰都能与当地生态环境相融合。陆龟蒙《秘色越器》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1]1585作为季节性生产的越窑,兼作窑工和窑匠的农民拥有特殊的身份,其长期接触的民间低层文化决定了越瓷文化的原生性和草根性。

青绿釉色符合越地亚热带的生态环境。越窑所在地浙东北宁绍地区,至少在距今一万年以前已经形成稳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表现为四季分明、温暖潮湿[2]126-133。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地表广泛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使越人自古就生活在青山绿水的环境之中。春秋战国时期,《禹贡》对包括本区在内的整个扬州自然植被分布有“厥草惟夭,厥木惟乔”记载;到了越王勾践时代,在距山阴大城近七里之地便开辟为越国的弋猎之地①,可见越国绝大部分地区分布着原始常绿林木;汉魏时期,会稽、四明山地丘陵缓坡植被茂盛,曹娥江中游地区成为越窑密集分布地;到了晋宋时,越地随处是“皆被以绿竹”、“山高月隐”、“鸟集柯鸣”[3]1760。青绿之色实际上代表着越地的天地之色,也是越人的母亲色。《庄子》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4]299古人祭器往往融天地之色,越窑一开始就瞄准了天地间的珍贵礼器生产作为目标。随着越地茶文化、酒文化等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越瓷釉色为了适应日常生活需要而逐渐发生变化。汉六朝时期,日用青瓷器通常盛饭、装酒、倒茶不分功能,煮茶法形成的茶水质地偏浑偏黄,用米煮饭酿成的米酒,其色黄中带浑浊,史有“浊醪”之称,与煮茶法的茶色十分相近。越瓷釉在东汉三国为豆青色,两晋、南朝至唐初则为青灰、微绿至黄色,其瓷釉之色是符合当时人们饮酒、饮茶需要。唐中期起越瓷生产出秘色青瓷,其色呈艾青,这是顺应唐宋时期文人品茗的需要。

拟生物造型体现江南水乡的人地和谐。把动植物作为越瓷整体造型是越窑窑匠研发生产的一种崭新方法,然而,这种制瓷技法的背后却反映了越地人地和谐的哲学思想。通常情况下,只有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劳动者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欣赏自然,关爱与自己生产、生活长期相伴的动植物。六朝时期是越瓷拟动物造型生产的顶峰时期,当时越地经历长久的安宁,田庄经济盛行,农业经济发达,期间还充实了大量北来人口,带来中原孔儒文化,越地形成了儒、佛、道相融合的独特文化氛围。拟家禽、家畜造型衬托田庄经济自给自足的安居乐业生活,如蛙形水盂、虎子、猪圈、鸡笼、鹰形壶、牛形器等;制作吉祥寓意、宗教内容的动植物造型青瓷反映越人向往国泰民安、幸福安宁的生活环境,如猛兽尊、龙柄壶、羊形尊、鸟形器、神仙佛像堆塑等。唐宋时期是越窑制作象形器的时代,其间越地地域开发不断东扩,农田、水域、山地得到综合利用,种植业、养殖业实现全面发展,窑匠自然把农业种植的植物造型搬到青瓷造型之中,把农业丰收的喜悦融入青瓷文化之中。如三联瓜形盒、荷花荷叶盏托茶具、莲瓣纹托碗、莲蓬纹盒、荷花五曲碗、花口式钵等。历代制作的拟生物造型青瓷往往造型丰富、形态生动,通过拟生物制作可以使原本静态的青瓷器具变得具有生命活力,大大增加人们日常生活情趣,同时,让人地和谐思想充满整个生活空间。

植物装饰记录越地变化的自然环境。越地多水,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有一段描述,“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5]1029治水、疏水是早期越人开发北部平原的主要工作,秦汉及以前的越陶、原始瓷和早期成熟瓷在装饰中多体现自然水的形状,如器物中多饰水波纹、波浪纹和波状纹等。东汉以后随马臻主持的鉴湖水利工程的建成,鉴湖可以“溉田九千余顷”[6]4832。当时朝廷曾调“……会稽租米,赈给南阳、广陵、下邳、彭城、山阳、庐江、九江饥民”[7]220,东吴时,越地地方庄园兴起,庄园生活环境成为越瓷装饰的重要题材。明器中出现成组的地主庄园生活器具和生产工具,如鸡笼、猪圈、羊圈、牛厩、鹅圈、畚箕、筛、扫帚、吊桶,有些明器上还装饰鸟语花香、五谷丰登的生活内容,如飞鸟展翅、人物宴乐等;日用瓷器装饰相对简单、朴实,既有追求保佑生活安定的佛教题材,如铺首、神仙、朱雀图案,也有反映当时植物内容的农业生产内容,如花蕊纹、联珠纹等。唐宋时期,越地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开发比较彻底,这里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粮仓,随着越瓷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宽,带有地域特色的动、植物题材被广泛搬上越瓷,如荷花纹、飞鸟纹、莲子纹、蝴蝶纹、鹦鹉纹、龟荷纹、飞雁纹等;反映佛教内容、王权地位的题材也频繁出现,如各类龙纹、凤凰纹、缠枝花纹、摩羯纹、神仙云纹、莲瓣纹。

二、突出产地优势是越瓷品牌宣传的策略

竞争是随着产业的出现而出现,即使在古代农业社会,各类作坊间也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没有行业协会协调的古代越窑制瓷业,品牌宣传实际上成为各窑场营销的一种有效手段。纵观历代越瓷铭文可以发现,产地位置是窑场确立自己产品质量的重要方法,凡是有窑址铭文的青瓷往往质地精良,而且在那个朝代这个窑址所在地总有大片制瓷窑场分布。就产地而言,自东汉至宋代越地窑场分布范围在不断东扩发展[8]272-274,汉唐间相对集中在曹娥江中游地区,唐宋时期窑址遍及整个浙东地区。

东汉至六朝,曹娥江中游地区是越地制瓷业的核心地带,这里不仅窑址密集,而且不乏制作精良、技术领先的窑场,因此,窑匠善于把自己窑场的地址铭文在青瓷上,用以提升自己生产青瓷的知名度,从而确立窑场的品牌。如江苏南京赵氏岗吴氏墓出土的三国青瓷虎子,腹部刻有“赤乌十四年(251)会稽上虞……”铭文[9];江苏省金坛县惠群村出土三国青瓷扁壶,腹部刻“紫鱼浦湖仁也”[10]99-100;西晋元康(291-299)年间,江苏省吴县狮子山出土、浙江省绍兴县出土、浙江省余姚县出土的五件堆塑罐的龟碑上都刻有“元康……会稽”、“元康出始宁”、“会稽出始宁”和“元康……越州会稽”铭文②。古会稽上虞县、始宁县都在沿曹娥江中游两岸,“鱼浦”经考证当属今上虞上浦冯浦村[11]120-128,位于曹娥江中游东岸。据文物调查资料,这一带发现东汉窑场37处,发现东汉至西晋窑址212处③,窑址相对集中在上虞四峰山、帐子山、梁湖一带。汉至隋朝这里属于上虞、始宁两县所辖,无论上虞窑、始宁窑,还是地址更小的鱼浦窑,其铭文青瓷都出自这片制瓷窑场;在当时对于购瓷者而言,只有上虞窑、始宁窑、鱼浦窑生产的青瓷才算得上正宗、高档青瓷器。

唐宋时期,特别是唐代中后期起,制瓷窑场迅速向东扩展,上林湖地区、东钱湖地区成为制瓷新的窑区,新窑区窑址铭文的青瓷明显增多。如浙江省慈溪上林湖吴家溪出土唐光启三年(887)墓,青瓷墓志罐志文有:“……光启三年岁……殡于当保贡窑之北……”[12]185;浙江省慈溪上林湖皮刀山窑址出土的北宋瓷盘上有铭文“上林窑……年之内一窑之民……”④。“上林窑”称呼的出现是上林湖地区制瓷业崛起的一个里程碑,与早先“上虞窑”“始宁窑”一样,上林窑就是当时制瓷业中的一个品牌,“贡窑”铭文青瓷的存在,说明上林湖地区窑场中有专门研发制瓷技术的窑场,这也是上林湖越窑能长盛不衰的原因。同一时期,传统制瓷产地曹娥江中游地区窑址铭文也一样存在,如浙江省新昌县出土的北宋青瓷瓶,在腹部上刻有“会稽长山窑也”的铭文[13]138-140。长山窑就是今上虞长山乡境内,位于曹娥江中游西岸。

越地制瓷窑场用小地名来命名生产的青瓷品牌,既符合私有制社会制瓷窑场私有化的现实,同时也是青瓷销售市场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只有那些掌握先进技术的窑场才会在市场中胜出,确保其制品在销售市场中拥有竞争力。

三、确立名匠地位是越窑持续兴旺的关键

以手工形式制作青瓷的古代越窑,一个优秀的窑匠会直接提升其知名度,同时也能扩大该窑口产品的销路。青瓷销售市场上以窑口为单位产生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窑场间窑匠之间生产技术水平的竞争。因此,窑场把大师级窑匠姓氏直接刻写在瓷器内底或者外壁、外底上,就是为了利用窑匠的知名度来形成产品品牌。现代考古也证实,拥有大师级窑匠的越窑往往是那个时代最有竞争力的窑场,其产品质量也能引领当时其它越窑的装烧技术,成为当时越窑制瓷技术的创新基地。

四、渗透文化内涵是越瓷营销谋划的精华

把文化当作产品的品牌去宣传,既可以丰富品牌的内涵,也可让已经形成的品牌有持久的动力。越窑作为手工制瓷作坊,在汉宋千余年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着把渗透地域文化当作自己的主打品牌,适应消费市场需求,扩大产品销量。

三国西晋时期,宗教文化作为越窑制瓷品牌就是其中的一个实例。汉晋时期,受传统越地阴阳两世观影响,民间巫术盛行,祭祀频繁,厚葬成风,民间更是“俗多厚葬”[19]1824,普遍出现“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20]115的现象,“民贫而俗奢,百工作无用之器”[21]504。越窑生产也不例外,窑场主看准了民间在丧葬过程中需要大量随葬物品,就把制瓷重心从日用品转向明器。随葬明器既需要有日用瓷器的实用功能,同时还需要有文化内涵的宗教思想。越窑窑场主不惜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雇佣窑匠潜心研究明器的装饰,汉晋时期“明器装饰自然代表当时制瓷业的最高水平”[12]144。明器生产的高附加值,极大地促进了六朝越窑制瓷业的大发展,生产明器成为当时窑场间竞争的主要内容。人物堆塑罐是当时明器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不仅墓葬出土比较普遍,而且器物自成体系,制作结构复杂、装饰精良。从制作方式上看,在它身上可以找到捏塑、模印、刻画、雕塑、戳印等众多制瓷工艺;从装饰技术来看,体现制瓷窑匠娴熟精湛的手工技艺,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从承载文化来看,隐含着墓葬文化中灵魂不死、可以升天的宗教思想。

唐宋时期,越窑制瓷业打出茶文化品牌。唐代越窑制瓷业为何会兴旺发达,一个重要原因是青瓷的釉色、质地符合当时人们品茗的需要,达到“越瓷青而茶色绿”[22]11的效果。其实越州一带自古产茶,汉晋时期都有记载,汉代“(四明)山中有大茗”[23]514,说明东汉越窑生产出成熟青瓷那天起这里就产茶叶,然而,唐前用煮茶法制茶,煮茶饮茶方式简单,煮茶饮茶过程并没有对越窑青瓷茶具制作提出严格要求,茶碗可以兼作酒碗、饭碗。到了唐代,烹、煎茶法取代煮茶法而逐渐推广,烹、饮茶的方式已不同于过去的随意,讲究“沸”的时机和“品”的方法,这种饮茶方法符合文人品茗沉思的需求,所以得到文人们的大力倡导。茶文化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越窑制瓷业的发展,窑匠们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釉色青莹、质地纯厚的秘色越瓷,成为文人笔下茶文化描绘的重要素材。陆龟蒙诗中称越瓷釉为“千峰翠色”[1]1585,因为这是“青则益茶”[22]11的理想之色;陆羽更是把越瓷茶具的质地描绘成“类冰、类玉”,因为只有这样厚重的越瓷,其饮茶效果才可“邢不如越”;徐夤认为精致越瓷茶具具有“捩翠融青”的整体色泽,这种色泽才使得烹茶品茗者能欣赏到“染春水”“盛绿云”[24]1793-1794的艺术效果。茶盏是五代、北宋时期茶具中的精品,制作过程中受唐代金银器成型工艺的影响,盏托形似卷状荷叶,中间有莲蓬托台,上置莲花形茶杯,用茶盏盛茶,犹如朵朵开放的莲花,使饮茶者融入江南自然环境这中。

越窑青瓷是浙东地区一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本地传统文化,现代人开展仿越窑青瓷开发研究,实际上就是在传承和发掘老祖宗传下来的精神文化;通过仿品制作既可以再生失传千年的制瓷手工工艺,更重要的是能把积淀在越窑装烧、青瓷装饰中的文化融合思想、营销宣传谋略、环境和谐思想为现代人所利用。

注释:

①(东汉)袁康,吴平著,乐祖谋点校:《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乐墅者,越之弋鼠处,……去县七里。”

②张志新:《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期: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傅氏家族墓出土两件堆塑罐龟碑上,一件有“元康二年润月十九日超(造)会稽”,另一件有“元康出始宁。用此,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铭文。周燕儿:《越窑青瓷款识初析》,《江汉考古》,1996年第3期:1982年、1987年绍兴南池乡先后发现两个堆塑罐,一个有“会稽出始宁,用此,宜子孙,作吏高迁,众无极”碑铭,另一个分两行上刻“会稽”,下刻“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众无极”;徐定水,金柏东:《浙江平阳发现一座晋墓》,《考古》,1988年第10期:有“元康元年八月二日(造),会稽上虞”堆塑罐碑铭。

③根据上虞市博物馆藏《1985年上虞县文物普查工作情况总结》未刊稿统计,上虞县文管会调研。

④参见慈溪市上林湖文物保管所陈列品。

[1](唐)陆龟蒙.秘色越器[M]//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蔡保全.杭州湾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环境[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3](梁)沈约.谢灵运传[M]//宋书: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庄子·天道第十三[M]//诸子集成:第一册.仪宏斌,马明,点校.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5](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陈桥驿等,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6](唐)杜佑.州郡十二[M]//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8.

[7](宋)范晔.安帝纪[M]//(唐)李贤,注.后汉书: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

[8]魏建钢.越窑区位东扩及其原因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3(7).

[9]倪振逵.南京赵士岗发现三国时代孙吴有铭瓷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5(8).

[10]宋捷,刘兴.介绍一件上虞窑青瓷扁壶[J].文物,1976(9).

[11]魏建钢.越地民间“犴龙舞”调查及起源考证[J].文化艺术研究,2010(2).

[12]魏建钢.千年越窑兴衰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3]王佐才.刍议“上虞窑”[J].东南文化,1989(6).

[14]魏建钢.唐代越窑秘色瓷原产地地理考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1).

[15]杜伟.上虞越窑窑址调查[J].东方博物,2007(3).

[16]嘉泰会稽志[M].嘉庆戊辰重镌.采鞠轩藏版.

[17]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8]倪振逵.南京赵士岗发现三国时代孙吴有铭瓷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5(8).

[19](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宋)范晔.后汉书[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2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

[22](唐)陆羽.茶经[M].卡卡,译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3]王浮.神异记[M]//鲁迅全集:第八卷:会稽郡故书杂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24](五代)徐夤.贡余秘色茶盏[M]//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Produce of Yue-Kiln Blue China

Wei Jiangang1Chen Yangjun2Yu Hui2

(1. College of Shangyu, Shaoxing Univerty; 2.Shaox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3.Shangyu Yue Kiln Pottery Co. Ltd., Shaoxing, Zhejiang 312300)

Yue-kiln blue china, existing in physical form, contains much traditional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Han and Song dynasties. Color of blue glaze and shape of simulation of nature contain agricultural labors’ philosophic thinking of integration of nature and human in the kingdom of Yue; Refined decoration and practical design reflect the importance that the potters of Yue kiln pay to creative spirits; Brand awareness and culture penetration indicate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the owners of Yue kiln. Modern produce of modeled blue china renews the ancient method of Yue-kiln blue china produce in form and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ancient Yue people in reality.

Yue-kiln modeled blue china; physical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2014-07-29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越窑制瓷业产业兴衰研究》(11JDYW02YB)、绍兴市“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本土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125386)研究成果。

魏建钢(1963-),男,浙江上虞人,副教授。

K876.3

A

1008-293X(2014)05-0014-05

(责任编辑林东明)

猜你喜欢

窑场越窑上虞
何为黑胎青瓷
越窑青釉直颈瓶
Assembly集结号
青瓷出越窑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热河窑场
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