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在社区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疗效观察

2014-10-25李文华储珏沈文博周琴

上海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治未病肾虚骨质疏松症

李文华 储珏 沈文博 周琴

(1.上海市闸北区北站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71;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海 200032)

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使骨脆性增加,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为骨痛、驼背、易发骨折。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已有大量工作,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获得了理想的疗效。本研究将社区人群分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及骨质疏松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分为肝肾亏虚、脾肾两虚及肾虚血瘀3个证型,经临床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收集①社区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性别不限,年龄50~70岁;②社区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在50~70岁。剔除①晚期畸形、残疾、丧失劳动力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2年5月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无力,多有明显腰背部疼痛,并逐渐加重,轻微外伤可致骨折。骨密度测定:①正常为T值≥-1.0;②低骨量(骨量减少)为-1.0>T值>-2.5;③骨质疏松症为T值≤-2.5。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的诊断标准。

1.3 患者分组

将骨质疏松症高危组和骨质疏松症组的观察对象分别分为中医“治未病”指导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A组在常规骨质疏松症西医治疗基础上,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实施中医三级预防保健服务。骨质疏松症高危组103例,A组52例,B组51例;骨质疏松症组102例,A组51例,B组51例。

1.4 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开展骨质疏松症社区中医健康教育,调查、了解本社区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及患者对中医治未病及骨质疏松症知识的知晓率。

根据2002年5月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辨证分型,分别对社区骨质疏松症高危组和骨质疏松症组进行辨证分型,即肝肾亏虚型、脾肾两虚型及肾虚血瘀型,并根据证型予以相应的中医内治法。①肝肾亏虚。临床症状:腰脊疼痛,酸软少力,不能持重,耳鸣目眩,舌质淡或偏红,脉沉细。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健骨。方药:六味地黄丸合虎潜丸加减。②脾肾两虚。临床症状:腰背疼痛,神疲倦怠,肌肉消瘦,面色无华,纳谷不馨,便溏溲清,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 健脾益肾,壮骨生髓。方药:四君子汤合虎潜丸加减。③肾虚血瘀。临床症状:周身骨痛,腰膝酸软疼痛,常易抽筋,下肢痿弱乏力,舌暗淡或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方药:身痛逐瘀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1.5 骨质疏松症社区中医三级预防保健服务

1.5.1 一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目的:未病先防。对象:社区健康人群及高危人群。内容:骨质疏松病因预防。方法:健康教育、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起居调摄、体质调养、运动功法。

1.5.2 二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目的:即病防变。对象:骨量减少人群和骨质疏松患者。内容:骨质疏松早期治疗、控制发展、预防并发症。方法:西药治疗、健康教育、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起居调摄、运动功法、中医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理疗、中医外治。

1.5.3 三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目的:病后防复。对象: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改善者、发生骨折患者。内容:降低骨折发生率、减少致残 、减少复发。方法:西药治疗、健康教育、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起居调摄、体质调养、运动功法、中医辨证论治、理疗、中医外治。

1.6 评价方法和标准

1.6.1 观察指标

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骨质疏松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中医症状评分:无症状为0分;偶有症状或症状较轻为1分;经常发生,部分影响日常工作为2分;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为3分。

骨密度检测: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2周内使用超声骨密度仪7000 SP,将受试者右臂挠骨33%作为诊断部位,测定骨密度。

1.6.2 疗效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骨质疏松症疗效。显效:疼痛完全消失, 骨密度检查显示骨质密度增加;有效:疼痛明显缓解, 骨密度检查未见骨质密度下降;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1.7 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质疏松症高危组

本组共计103例,其中A组52例,男10例,女42例,年龄51~82岁,平均67岁,病程2~121个月,平均30.44个月。B组51例,男10例,女41例,年龄51~90岁,平均68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27.35个月。A组中肝肾亏虚型35例、脾肾两虚型13例、肾虚血瘀型4例;B组分别为32例、14例和5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1 干预效果

统计结果示干预前A组和B的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9±0.46比-1.89±0.41,P>0.05)。A组干预后T值为-1.63±0.45,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与B组(-1.75±0.3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预后T值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A组和B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5±1.15)分比(9.08±1.59)分,P>0.05]。A组干预后[(6.40±1.12)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干预后[(7.53±1.60)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在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减少(P<0.01)。

两组有效率比较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见表1。两组依从性比较见表2, A组依从性有明显提高。调查问卷显示A组的认知率有明显提高(21比82),而B组无明显提高(19比21)。

表1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两组疗效比较

2.2 骨质疏松症患者基本情况

A组51例,男4例,女47例,年龄47~88岁,平均72岁,病程1~144个月,平均病程33.94个月;B组51例,男3例,女48例,年龄54~87岁,平均73岁,病程1~156个月,平均病程26.73个月。A组中肝肾亏虚型33例、脾肾两虚型15例、肾虚血瘀型3例,B组分别为34例、14例、3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两组依从性的比较

2.2.1 干预效果

统计结果示干预前A组和B的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0.65比-3.47±0.75,P>0.05)。A组干预后T值为-2.97±0.65,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与B组干预后(-3.30±0.7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预后T值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和B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3±1.67)分比(11.82±1.57)分,P>0.05]。A 组干预后[(9.51±1.65)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干预后[(10.27±1.54)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在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减少(P<0.01)。

两组有效率比较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见表3。两组依从性比较见表4, A组依从性有明显提高。调查问卷显示A组的认知率有明显提高(22比84),而B组无明显提高(18比22)。

表3 骨质疏松症患者两组疗效比较

表4 骨质疏松症患者两组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根据我国”九五”公关课题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骨质疏松症及低骨量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2.6%和13.3%[2]。中医学虽然无骨质疏松症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当属“骨痿”、“骨痹”的范畴。“骨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痿论篇》云:“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骨伤则痿,名曰枯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认为骨痿是本病的初起阶段,进一步发展则可演变如骨痹。关于本病的症候, 《内经》中所论已颇为详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肾脉微滑为骨痿, 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这些描述都表达了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辨证分型在防治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历代医家多从“肾主骨”出发,认为与“肾虚”有关。《内经》云: “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肾虚精不足致骨髓失养,进而出现骨骼软弱无力不用,临床可见腰背疼痛、胫膝酸软等症状,甚至轻微暴力即可导致骨折。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虚肾失所养,进一步导致肾虚,从而使骨髓失养而致“骨痿”。另外,“脾主身之肌肉”,脾气虚弱,中阳不振,气血不足,津液不布,肌肉消瘦,倦怠乏力,肢体痿弱不用而致“骨痿”。中医理论认为:“瘀则不通,不通则痛”,疼痛是血瘀证的重要症状。骨质疏松症的疼痛也是由于血瘀所导致。同时血瘀可致气血运行障碍,营养不能濡养脏腑,引起脾肾俱虚而加重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肝与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能引起肾精亏损,肾亏则髓空,骨骼虚损,而形成骨质疏松症。研究证实: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 脾虚、血瘀及肝虚在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3]。故在临床治疗干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证型使用熟地、山茱萸、补骨脂、骨碎补、川断、杜仲、黄芪、白术、茯苓、丹参、鸡血藤、三七等中药。总之,中药具有提高骨密度、骨矿含量,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改善骨基质的分子结构,使骨结构力学特性得以加强,调节体内新陈代谢和骨骼内环境微量元素的平衡,延缓细胞组织的衰老退变过程,促进骨的重建[4]。

通过临床分析证明,中医“治未病”在社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社区积极发展中医三级预防保健服务,宣传推广中医适宜性技术,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认知率和依从性,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减少居民医疗支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故易于在社区推广。

[1] 叶任高, 陆再英. 内科学[M]. 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869.

[2] 王新风,李晓林. 骨质疏松症非药物治疗研究[J],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6):365-367.

[3] 李爽, 刘海全, 刘庆思.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J]. 中国临床医生,2005;33(3):19-20.

[4] 刘峰, 梁翔, 彭太平.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128例[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 5(4): 52.

猜你喜欢

治未病肾虚骨质疏松症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透视“肾虚综合征”
肾虚是种文化病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