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药物监管对社区儿科门诊用药影响的分析

2014-10-25尤兰韦莉君

上海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针剂指征使用率

尤兰 韦莉君

(上海市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103)

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其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滥用情况也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使用量、销售量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1],儿科中普通感冒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2%~98%[2]。由于儿童器官功能的发育不健全,抗菌药物的滥用可致儿童器官发育受损[3],并使得耐药菌株不断产生,故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保障儿童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9年在闵行区卫生局的倡导下,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加强宣传和监管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工作。结合《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每月定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费用、用药指征、剂量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及时整改,使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使用得到了明显改善。为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现将本中心2009-2012年儿科门诊病历及处方进行抽查及统计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调阅2009-2012年本中心所有儿科门诊就诊人数、处方总数、抗菌药物处方数、抗菌药物针剂处方数等资料。并从2009-2012年的门诊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10份抗菌药物使用病历,每年120份,4年共480份。

1.2 方法

通过计算机后台数据逐年统计出儿科门诊全年总处方数、抗菌药物处方数、抗菌药物针剂处方数,从而统计出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针剂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在治疗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

结合《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儿科诊疗常规》、《药物临床信息参考》及药物使用说明书,对每月抽取的病历进行用药指征、用药选择、用法用量等情况的调查,并对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009-2012年处方总数分别为5 970、5 694、6 054和8 599份。其中抗菌药物处方为2 961、2 341、2 115和2 397份。抗菌药物针剂处方为1 506、1 158、 908和824份。详细分析见图1、图2。

图1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图2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针剂使用情况

由图1及图2可看出,2009-2012年本中心儿科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针剂使用率及其费用率明显下降。

2009-2012年,每年120份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中,不合理使用的比例分别为18.33%、14.17%、8.68%和6.04%,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选药不当、用药剂量的不规范以及抗菌药物静脉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格。

3 分析

抗菌药物是儿科门诊使用最广泛也是最滥用的药物之一,在基层医院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抗菌药物滥用不但会造成儿童身体器官的损害,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会使耐药菌株不断产生,引发菌群失调,造成免疫系统抑制,而不利于疾病的治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案中明确指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为病毒感染所致,除确诊为细菌感染引起的之外,一般不宜用抗菌药物[4]。本中心儿科门诊中80%以上为上呼吸道感染,杜绝抗菌药物滥用工作十分重要。

本次调查中发现,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因素:①部分医生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②缺乏病原学依据而盲目选用抗菌药物。③对各类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不清楚,使得给药剂量、途径及给药间隔时间不规范。如“第一代、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需每天给药2~3次,部分医生未按规范用药,常大剂量单次给药,造成不良反应增加。④家长快速治愈孩子疾病的迫切期望,以及对抗菌药物知识的缺乏,盲目要求使用抗菌药物,甚至要求输液使用;家长受药品广告误导;家长将抗菌药物视为万能药而滥用。

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本中心质量控制科及药事管理小组依照《处方管理办法》,每月对门诊医生开具的处方和病历进行检查,督促相关科室及医生,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通过定期对医生业务培训和工作监管,做好《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的宣传教育,提高了门诊医生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合理使用的认识。组织医生轮流在社区举办讲座,向居民讲解抗菌药物的知识及合理使用的原则,宣传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增加居民的医学、药学常识,提高了其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减少了家长主动要求使用的现象,增进了医患间的相互信任。2009-2012年本中心儿科门诊量在逐渐增加,而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输液率反而逐渐下降,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67%,低于WHO小于30%的要求[5]。抗菌药物的费用也在总治疗费用中逐年下降,从而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本调查分析说明本中心监管和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是有效的。

4 结语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体现在药物品种、剂量、途径、时间、患者、疗程及治疗目标均是适宜的[6]。要实现有效控制感染,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这一目标,不但需要高素质的医生,更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不滥用抗菌药物的共识。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有效的监管、医院及社会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医生职业素质及道德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大力宣传和教育,才能确保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

[1] 邱家学, 李娜. 浅析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危害 [J]. 上海医药, 2006, 27(12): 555-556.

[2] 陆权. 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J]. 临床儿科杂志,2003, 21(1): 3-5.

[3] 中国药事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组. 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基础意见(一)[J]. 儿科药学杂志, 2005,11(6): 42-45.

[4] 胡浩夫. 关于WHO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的若干问题[J]. 中华儿科杂志, 1996, 34(6): 443-444.

[5] 李莲华, 聂剑. 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9, 34(2): 203-204.

[6] 刘晓琰.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J]. 上海医药, 2005,26(9): 409-410.

猜你喜欢

针剂指征使用率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药房针剂发放中的应用探讨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单针剂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12月龄接种加强剂量疫苗后的免疫原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
2011年至2012年医院抗肿瘤药物针剂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