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习主动性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4-10-24苏云普

新课程·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积极主动创设情境

苏云普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只有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增加动脑、动口、动笔的机会,强化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激发参与兴趣,使学生愿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愿学”。由此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的前提。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因此,学习的兴趣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只有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启发式教学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如“发现法”“探索法”“解决问题法”等等。例如,本人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时,上课一开始就问学生:“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就说:“我会用手机打电话。”还有的说:“我会大声喊‘救命!”我接着问:“你在荒山野岭,没有手机,也没有其他人,你又会怎么办呢?”由于在讲课文之前,先把疑点这么一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急于知道课文内容。由此,顺水推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以及借助现代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活泼、欢快的诗歌时,教师先放音乐,让学生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想象少年儿童在公园湖中划船的欢乐情景。学生在宽松、有趣的课堂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教学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三、培养参与能力,引导学生善学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与能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且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来,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答,都应该做到精讲、细讲,直到人人释疑为止。在解释问题时,要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可发动学生相互解释,引导学生自己解释,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从而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总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勇于创新,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积极主动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主动做好人大工作
要积极主动地支持老促会的工作
积极主动作为 大作“借”字文章
积极主动地做事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