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题式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设计
2014-10-24许华平
许华平
摘 要:从新课程背景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势入手,突出了该模式下的核心环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分析了问题设计所要遵循的四个特点,即:典型性与针对性、生动性与具体性、思维的发散性、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模式;问题设计;特点
纵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改革,不断有新的教学模式提出,其中主要包括“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这三种模式,“合作式学习”的优势在于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而“探究式学习”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的思维。那么何为“问题式教学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较有何独特的优势?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开展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同,问题式教学是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平台,而问题的解决则是学生活动的主要方式,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促进知识与思维的同步发展。由于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科技、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采用问题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控制教学,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有效落实。
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都是问号。”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教学内容的“问题”设计。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要抓住对概念的理解和对规律的运用提出问题,如重要的概念及规律的理解,分析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使得问题讨论与概念的建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例如,在上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时,学生虽然知道运用公式,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怎么能理解总路程和总时间分别指的是哪段路程和时间,尤其是对总时间的概念。于是就提出这样的问题:“龟兔赛跑时,谁先到达终点,谁先赢的?”学生自然回答说:“乌龟。”“为什么是乌龟?是因为总路程是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但总时间是多少?”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原来总时间是一路上的所有时间,包括休息的时间。这样的问题设计,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问题”的设计要具有生动性和具体性
“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指向要明确、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形式要生动,以利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悬念,揭示矛盾,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动机。例如,在学习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时,学生对石块的密度比水大的物体的测量方法已经很透彻了,此时我拿出一个木块,故弄玄虚地问谁能帮我测出这个小木块的密度,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等一番实验之后,有的学生激动地告诉我木块的密度是1.2克每立方厘米,而有些学生产生了质疑,这个实验结果和书上给出的不一样,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此时,有的学生醒悟道:“因为木块没有完全浸没水中,而我们之前的石块都是能浸没于水中的。”于是引导学生进行一番讨论之后,学生得到了一些方法。比如说用细针把木块顶下去,再比如说用铁块挂在下面帮助木块下沉等。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巧妙地拿出一个木块作为问题的导火线,而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
三、“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的发散性
在设问中,我注重一问多答、一题多解、问题变形的创设。
例如,初二物理光的反射中画出一个点光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因为我们已经学过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所以在讲这个题目时特意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作图,我们应该怎么去画呢?是不是有多种方法呢?”学生听我讲完后,好像有所领悟,想出一种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法画图之外,又想到了用光的反射定律去画图。这样的提问,不让学生禁锢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学会知识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四、“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深度、难度、广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
例如,在初二物理学质量和密度时,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中放入一个16.8g的物体,溢出10g的水,问杯子前后的质量变化是多少,当时学生思维只能停留在找原来质量是多少,现在的质量是多少,去算它的差值,这时我觉得学生可能理解不了,我就举了个例子,你现在有一笔钱,但我不知道是多少,我给了你10元,你又给了别人4元,你增加了多少钱?学生自然而然想到增加了6元,也能联想到原来算差值只要把增加的和减掉的相比就可以了。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和理解。
“问题式”教学是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也进一步深入,它必将对实施有效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