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014-10-24张燕

新课程·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英语课堂教学

张燕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笔者经常很无奈地看到这些现象:某学生数学成绩非常好,英语成绩却是一般,甚至很糟糕;某学生面对几十分甚至十几分的英语成绩自我解嘲地说: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某学生很苦恼地对教师说,自己知道学习英语是多么的重要,可不知怎么的就是提不起兴趣……这些现象只说明一个问题,学生经过了几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没有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我觉得,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完成初中的学业,为更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因势利导,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是关键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可以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教师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上课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任务基本上靠上课完成。因此,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如何安排好教学步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始至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平淡无奇、呆板无味的教学方法只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在有趣的语言环境中积极地发掘自我,尽情地、自然地、最大限度地获得语言能力。

例如,上课前三、五分钟的热身时间,有时以美妙的英语歌曲作前奏,有时安排学生上台讲英语故事或者趣事来迎接新课的开始,让学生陶醉在音乐声中,倾听同学的逸文趣事,体味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活跃了课堂气氛,犹如置身于一个英语乐园。这样紧接下来的英语课就可以自然地过渡,不会让学生有一种很突兀的感觉。反之,那种“满堂灌”“填鸭式”“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有害的。

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向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三)注重营造学生课堂学习环境的“安全感”

学生学习的情况各有差异,因此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常常会设计口头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训练,这时可以充分利用集体、小组、同桌组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创造一种互助协作的气氛,这对于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既得到参与练习的机会,又能感受到集体学习的安全感;当需要个别提问或检验个别学生情况时,教师应更多地做出鼓励和引导,适当、中肯的表扬、启发和暗示有利于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常出于交际性目的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训练能力,这时教师应该根据训练的深浅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例如,对于Yes/No Questions就可以提问程度较低的学生。随着问题的加深,如Special questions甚至Dialogue等,相应的就应该趋向提问成绩较好的学生。如此一来,学生遇到适合自己程度的题目并作答成功,就能从中获得了成功感,激发信心和热情,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兴趣也得以培养。

课堂学习的安全感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赏识。教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

二、内外兼修,课堂外辅助活动很重要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下新型的师生关系:(1)合作的师生关系;(2)和谐的师生关系;(3)互动的师生关系;(4)融洽的师生关系。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教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二)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要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组织过很多活动,效果非常好。比如,在学了牛津英语7A“Unit 1 This is me!”这一单元后,让学生出一期以自己为主题的英语小报,附上自己的美照。学生人人参与,编出了高质量的英语小报,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在学了7A Unit 6 Fashion show!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时装秀的表演,让学生自己串解说词,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也体会了一把在舞台上的滋味。在学了7B Unit 3 Find your way 后,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课本剧表演,要求有导演、演员、道具、台词,表演结束还要评出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最佳创意等奖项。学生参与的情况是可想而知的,这样做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让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这些课堂外的辅助活动是学生喜欢的,肯定也对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英语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读英语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酷酷英语林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