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2014-10-24王志堂申陆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素质体系

王志堂 申陆军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99)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课题,他们能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将会对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来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实践创新能力”是近年来教育界、学术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赵建华认为,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已经积累的丰富知识,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头脑中形成独创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大学生实践能力达到高级阶段的集中体现。[1]余琨把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定义为:是一个人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或者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包含了动手和动脑的两个方面,同时需要培养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综合专业知识的全面素质,是个人职业生涯起步的关键。[2]邓光,傅伟则认为,高等教育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是指大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条件下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形成的有可能创造新价值成果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大学生最终形成创新能力的心理和行为准备。[3]我们认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的原则,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现实表现,是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与创造、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多个概念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理论上的重构与发展。当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命光荣,意义重大。首先,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其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第三,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第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第五,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必要性

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目前尚无定论。苏国安等学者认为: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4]唐洁则把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超越学生智力、体力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在不危及学生个性和人格发展的前提下,寻求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精神素质、创新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提高的途径。[5]大学生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时代使命;其次,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是实现当代大学生自由、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四,是加快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三 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显然,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谋而合。笔者认为,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质。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创新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提高的过程,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和升华,是直接制约和影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质。第二,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实践创新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现实表现,是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科学精神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之源[6]。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实践创新能力自然就成了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驱动力。第三,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实践创新能力是个人职业生涯起步的关键。实践创新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表现,决不仅仅是一种智力行为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个人意志品质、独立自主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6]。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大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四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科学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遵循实用性、发展性、人文性和创新性的原则,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科学构建以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第二课堂建设、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为主要框架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图1所示: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应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进行整体设计,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打造基础实验平台、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科技竞赛平台等途径来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渗透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7]图2为湖南科技学院电子工程系近年来探索建立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六元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图,可供参考:

图1.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图2.大学生“六元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学生实践创新

开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局面,除了营造一个适合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还要造就一个高水平的、能担当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战略任务的师资队伍[8]。所以,高校要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规划和落实指导教师“老、中、青”导师梯队建设,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学习、进修、培训和研究。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全体教师以满腔热忱投入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的指导与培训工作。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在等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与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体系。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大学生,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为依托,以“挑战杯”及创业计划类竞赛为载体,着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全面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4.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组织学生实践创新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提升,也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9]。它不仅是大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所以,高校应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运行机制,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等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科竞赛体系,引导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实施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打造校园“科技创新节”和“文化艺术节”活动品牌,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学术研究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服务、“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实践活动;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来校讲学;修读第二课堂学分,促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奖励创新学分等。

5.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带动学生实践创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10]。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形式之一。因此,高校要与企业、科研院所积极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共建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建立科技园区、设立合作专项基金等产学研合作项目,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6.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加强学生生涯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的探索和创立阶段,是人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的人生更精彩,全面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和职业规划决策,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进而加强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就业创业和人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7.构建考核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考核激励、舆论宣传和物资奖励等多种方式,鼓励广大老师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记入教学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对于学生的创新活动,要因人而异,因项目而异,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将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当中。同时,对参与科技创新及竞赛表现优秀的同学通过给予创新学分、设立单项奖学金、资助科研项目等方式予以表彰和激励。

(二)精心打造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实践创新平台是为大学生提供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实践应用平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引擎和支撑,是科学研究活动向学生延伸的载体和平台,是高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1]。笔者提出,应在学校(系)实践教学中心和创新训练中心的指导下,精心打造以实践教学平台、大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科技竞赛平台、生涯辅导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为主要阵地的“七位一体”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具体如图3所示:

图3.“七位一体”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

其具体建设情况如下:打造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建立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和开放创新实验平台,建立工程实训中心和创新训练中心,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来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建设大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新载体,通过社团广泛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以科研开发、德育实践、社会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基地,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建设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科学创设大学生创业项目、健全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等途径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专业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打造科技竞赛平台。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运行机制,不断丰富学生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打造生涯辅导平台。实施生涯辅导,给学生提供全员、全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服务;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以“互利共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原则,探索建立一种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总之,这七个方面是相互独立而又有密切联系的整体,“七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 结 语

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课题,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高校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科学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精心打造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全面加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1]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分析[J].江苏高教,2009,(4):88-90.

[2] 余琨.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34):21.

[3]邓光,傅伟.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EB/OL].http://www.chinaqking.com/yc/2012/203813.html,2012-1-17.

[4]苏国安.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 2004, (9):64-65.

[5]唐洁.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浅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5): 161-162.

[6]聂永江,陈红华.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8):109-111.

[7]张松青,游振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7-108.

[8]顾建国,赵广全.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3,(3):39.

[9]谢相勋,杜理才,李同果.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134-137.

[10]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21):15-16.

[11]刘薇,王立金,成协设.高等农业院校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9):86-89.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素质体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