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攻防含义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4-10-24仇银霞陈学海

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验班含义太极拳

仇银霞 陈学海 于 杰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1 前言

简化24式太极拳,是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56年组织部分太极拳专家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改编整理而成的,全套共8组动作,内容简单、动作全面、规范,结构合理,充分体现了太极拳运动的心静体松、柔缓自然、连绵不断的特点。因此,早在80年代国内很多高校已把24式太极拳列为武术普修内容,当前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根据我校体育术科以终结性考试为主转为全过程考试,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的长效性越来越受到各教学单位的重视,如何更好的适应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改革教学方法,结合项目特点,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级的7个班级为研究对象,按照人数、性别、基础相近的原则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40名学生。

2.2 实验设计

太极拳课是牡丹江师范学院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由于新生入校后第一学期入学较晚、天气较冷的原因,考虑到授课的系统性和操作性,把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作为实验学期。本学期大学体育课前三周为越野课,第 4—13周为实验周,每周每班2学时,同一进度,同一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问卷调查法

实验前和试验后,分别发放实验班和对照班问卷。

2.3.2 实验法

实验班教学步骤:教师完整示范——学生跟做——教师分别讲解演示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条件攻防演练——教师领做——学生集体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并互相纠错——学生集体练习。对照班: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先完整示范——教师逐个动作分解示范——学生集体跟做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并互相纠错——学生集体练习。

2.3.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回收的数据和成绩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对比与分析

通过发放问卷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同学各40份,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前的太极拳的基础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同学基本上都是在上学期前八式或少于前八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而且各班的遗忘率和模糊率都达到了 80%以上。72%的同学认为太极拳的节奏太慢;对太极拳攻防含义教学感兴趣的同学占63%;希望通过太极拳的学习,所希望获得的效果中(多选):增强体质占56%,防身自卫的占60%,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占30%,调节心情的占20%;通过问卷的调查得出:太极拳攻防含义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2 实验中实验班的态度变动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攻防含义教学法的接纳程度,在第十次课上对学生对太极拳兴趣和新教学法的态度趋向做了大致的调查和统计。

图1 学生兴趣态度趋向

由图1显示,学生对攻防含义教学法感兴趣的人数与实验前增加20%,不感兴趣和无所谓的学生百分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攻防角度进行简化24式太极拳的学习,技术难度低,按照“练打结合”的学习原则设计运动形式,每段技术内容的单练套路既可以单练,拆分后也可以进行对打套路练习,还能以拆招形式体现实战技法,充分突出传统武术“既可单练,又能对打,还能实战”的技术要求,以突出方法为特点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太极拳新教学法的接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太极拳这项运动除了与其他项目具有共同的健身特点外,其本质属性技击性也得到了重新的认可,从而让学生从另一角度来解读中华的国粹——太极拳。

3.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对比分析

十四周为复习课,对照班按传统的教师领做和学生个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套复习;实验班前半节课将太极拳中具有典型动作野马分鬃、搂膝拗步、揽雀尾、云手等动作的攻防含义作为复习内容,后半节课整套复习。实验班采取自愿的考核方式分两种:一种将10个以上的典型动作编排在一起作为考核内容;另一种是与对照班相同的考核全套的方式。选择前一种考核方式的只有1名同学。

在十五周课上,相同的武术专业教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太极拳考核,考核成绩如下: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太极拳考核成绩(N=79)

表1的考核成绩数据显示,太极拳的成绩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说明在太极拳的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攻防教学的方法既有利于教师顺利完成技术的教学目标,又可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所学太极拳技术动作得学习目标。每节课增加攻防实战的实践,正迎合了大学生年轻好动的特点。能提高学生对单个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主动思考问题,而非被动接受,通过自主学习、对锻炼方法的掌握记忆深刻。

3.4 攻防含义教学对动作记忆能力的影响调查分析

影响技术动作记忆效果的主观因素有主体的觉醒状态、主体对记忆的意识状态、主体对记忆材料的加工深度三方面,采用动作攻防含义的讲解进行教学,可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

图2 攻防含义教学对太极拳动作记忆力的影响

由图 2 看出,学生对武术教学中采用攻防教学对他们的动作掌握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有5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利,25%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利。体现了学生通过攻防教学掌握了动作的攻防含义,更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路线以及动作的运用。同时,学生两人一组演练动作,这种亲身体会、分析、思考也就是对实际材料的深度加工。能够使学生明确记忆动作的目的任务,成为学习活动的动机,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从而加强了动作的记忆效果,有意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全部心理活动集中到掌握动作攻防技法这个目标上。动作在大脑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动作的记忆,有效地掌握技术动作。

3.5 攻防含义教学对加深武术文化的影响

因为太极拳技击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思想基础,所以在太极拳的教学中,把攻防、上下、前后、虚实、开合等太极拳等一系列阴阳矛盾作为基础介绍给同学,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就是阴阳的变化法则。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单纯的去模仿和应用动作,30%的同学能够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太极拳技术运动。这不仅与太极拳的生命升华理念相统一,而且改观对格式化、固定化太极拳的错误认识,激发学生对太极拳文化内涵更深一层的探究。

3.6 攻防含义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太极拳教学是单纯的模仿套路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的过程较少,仅限于小组集体练习,多采用自主练习的方式。采用攻防含义教学法需要实战操作,必须同学之间合作才能完成,从而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无形中拉近了各院系同学们的距离,活跃了实验班的课堂氛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攻防含义教学在太极拳教学过程的应用研究,攻防含义教学适合非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教学效果,并得出以下结论:(1)攻防含义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记忆能力,提高教学效果;(2)攻防含义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提供学生交流的机会,活跃课堂氛围;(3)攻防含义教学法能拓宽对中华文化的知识,改观对格式化、固定化太极拳的错误认识,激发学生对太极拳文化内涵更深一层的探究。

4.2 建议

4.2.1 攻防教学在套路教学能够适应非武术专业的学生学习,希望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

4.2.2 运用攻防教学时,一定要安排好运用的时机和发力的力度,避免课堂上学生乱打现象和伤害事故的发生。

[1]杜华.如何运用攻防法提高武术套路教学质量[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3- 104.

[2]华红光,等.攻防教学法在武术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武术科学,2011(8):70- 72.

[3]仇银霞,等.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攻防含义运用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3(3):129-130.

[4]胡容姣.讲解动作攻防含义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武术科学,2010(7):62-63.

猜你喜欢

实验班含义太极拳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42式太极拳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