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不足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武汉市几所中学为例

2014-10-24钱建龙

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毕业班武汉市强度

钱建龙

(江汉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当前由于运动不足而致使身体肌肉逐渐萎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对身体健康已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中学毕业班学生是青少年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初中毕业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会体会到强大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会使他们产生情绪的不稳定和心理的迷惘。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逐渐走向成熟,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状况。但是,由于高考压力,他们的心理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负荷。另外,近年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不足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预防措施却相对局限。为了有力改善中学毕业班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预防“运动不足综合症”,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让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对身心健康情况及运动对身心健康的有利影响进行更深的了解,增强体育意识,主动参加体育活动。本文研究武汉市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不足现象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体育意识和体育态度,并针对运动不足现象提出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武汉市城区一所省重点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和2所市重点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武汉市第十五中学)以及远城区的4所中学(江夏区湖泗中学、黄陂区姚集中学、新洲区第三中学、蔡甸区消泗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4个初三年级,4个高三年级,每个学校抽取50人,共400人。以体育人口为衡量标准判断:(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达到这三个条件的人群列为运动组,达不到要求的人群列为运动不足组。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体育活动次数和时间、强度、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动机等。正式调研前抽取小部分调查对象重复测量进行信度检验。

2013年3月中旬到4月初,对随机抽取8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71份,有效率92.75%。

2.2.2 个别访谈法

访谈了部分学生和家长、个别教师,了解中学毕业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

2.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运动不足现象调查结果与分析

以体育人口为衡量标准。将学生分为运动组和运动不足组,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武汉市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组和运动不足组的分布

由表 1可以看出,初三男生中运动不足组百分比为56.8%,初中女生运动不足组百分比为 79.8%,高三男生运动不足组百分比为 74.2%,高三女生运动不足组百分比为84.9%,总体上男女生运动不足组所占百分比为 73.8%。因而得出随机抽取的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不足比率为73.8%,而运动组的所占比例是26.2%,运动不足组所占比例约为运动组的3倍,由此可见,中学毕业班中,运动不足现象非常严重。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从教育环境看,尽管国家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努力保证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但实际效果并不如意,在当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环境下,一切为升学让路的观念依旧深刻影响着学校和广大家长、学生。针对中学毕业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落实的还不够,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减少,运动强度不够,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面不太重视,导致运动不足现象日趋严重。

初三女生和高三男、女生的运动组和运动不足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个人原因,可能是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使得他们没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或者是缺少伙伴陪同,缺少锻炼习惯,休息时间参加培训班或上网,怕脏怕累,意志力不强以及本身身体原因不能参与体育活动等多种原因,忽略了身体的锻炼,减少了体育活动的机会;家庭原因,可能是家长限制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将学业置于首位,或者家长鼓励支持或陪同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做的不够,不允许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家长们必须明白好的父母不仅能教出孩子好成绩,也能教出孩子好身体、好性格、好素质;学校原因,可能是学校重视考分排名、缩减体育课,老师关注优生发展、占用体育课,或者是体育场地设施有限,而专职的体育老师有限以及体育升学考试临阵磨枪等原因引起的,学校体育需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1.1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

武汉市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见图1。

图1 武汉市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次数(人)

由图1得出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频率以2次左右居多;初三学生活动次数3次或3次以上的多于高三学生;男生活动的次数多于女生,男生活动的频率也高于女生,且男生活动次数以2次以上居多,女生活动次数以2次以下居多。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 武汉市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

由表1可以看出,运动组中,每周参与3次或以上体育活动的初中毕业班学生占 32.1%,高中毕业班学生占20.5%,不运动组中,每周参与3次以下体育活动的初中毕业班学生占67.9%,高中毕业班学生占79.5%;中学毕业班活动频率以2次左右居多,有22%的中学毕业班学生参加次数达到5次或以上,有43.2%的中学毕业班学生不参加体育活动。

3.1.2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

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详见图2。

图2 武汉市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人)

由图2得出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以半小时左右居多;初三学生活动时间多于高三学生;男生活动时间多于女生,且男生活动时间以半小时以上者居多,女生活动时间以半小时以内居多。具体见表3。

表3 武汉市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

由表2可以看出,运动组中,每次参加参与体育活动半小时或以上的初中毕业班学生占52.7%,高中毕业班学生占43.1%,运动不足组中,每次参与体育活动半小时以内的初中毕业班学生占47.3%,高中毕业班学生占56.9%;中学毕业班活动时间以半小时左右居多,有18.2%的中学毕业班学生参加时间为一小时以上,有39%的中学毕业班学生不参加体育活动。

3.1.3 被调查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

根据数据,将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列成图3。由图3得出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以低强度居多,其次是中等强度;高三学生活动低强度居多,初三学生活动中等强度居多;男生活动强度高于女生,且高三男女生参与体育活动人数随强度升高而降低。具体见表4。

图3 武汉市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人)

表4 武汉市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强度(%)

由表3可以看出,运动组中,每次参加参与体育活动强度中等强度以上的初中毕业班学生占66.3%,高中毕业班学生占45.3%,运动不足组中,每次参与体育活动强度为低强度的初中毕业班学生占33.7%,高中毕业班学生占54.7%;中学毕业班学生活动强度以低强度居多,有26.6%的中学毕业班学生活动强度为高强度。

3.2 中学毕业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境况与体育态度分析

3.2.1 毕业班学生的体育活动价值认识的比较与分析

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体育素质素质不同,人们反映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就会不同。体育素质高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强;体育素质低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弱。本研究以体育活动(参与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的价值)和(意志坚强,精力充沛,心情愉快)两种的意识为内容来进行研究的,毕业班学生体育活动意识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5 运动组和不运动组学生体育活动意识的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选择“非常同意”的人数运动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而不运动组学生选择则最低,运动组合计为128.6% ,不运动组合计为11.2%,;运动组学生选择“非常不同意”的占的比例最少,只有 8.6%,而运动组学生选择“不太同意”所占比例也较少,合计只有 5.9%。综合可以看出,运动组学生体育意识比不运动组学生体育意识强,说明运动组学生由于心理上基本成熟,认识上更加全面,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也加强。

3.2.2 毕业班学生对体育活动喜欢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体育活动的喜欢度是体育态度直接反映,体育态度是学生在长期社会环境影响下,从一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习得的,是体育活动动力调节系统的重要心理成分。

毕业班的两组学生的体育喜欢程度进行比较,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6 运动组和不运动组学生体育活动态度的比较

由表6可以看出,运动组与运动不足组学生在态度类型为非常喜欢、喜欢和一般上差异非常显著,在不太喜欢和讨厌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毕业班学生中,运动组体育活动态度较运动不足组而言更好。

4 结论与建议

4.1 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不足者所占比例大,运动不足现象非常严重,其中女生运动不足现象比男生严重,高三学生运动不足现象比初三学生严重。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研究建立“三结合体育教育”即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有效结合协调的管理机制,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为辅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有效提高中学生体育参与程度,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为促进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毕业班学生总体上体育价值观较强,运动组学生体育意识比运动不足学生体育意识强。体育价值观念影响体育行为,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毕业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学校要在保证完成正常的体育技术课教学的,同时适当开设一定的体育理论课,大力全宣传体育的身心健康价值,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取向,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4.3 运动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好于运动不足组学生。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喜欢度,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学生身心健康的管理制度,还需全面落实学校体育活动内容,既要做好体育教学,也要搞好课外体育活动,并需开展两操和业余训练比赛,形成完整的学校“体育链”,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体育的氛围,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亲身实践,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对体育喜欢度。

[1]戴昕.运动不足与疾病关系初探[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8(4):65-66.

[2]申海军.浅谈当前学生运动不足的潜在危害[J].教育与职业.2005,(26):58-59.

[3]巩凌.运动不足的危害[J].中国健康知识画刊.2005,(2):33-34.

[4]汤明利.中专生运动不足人群健康现状及其体育干预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

[5]郑志丹,许月云.泉州市区中学毕业班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1):19-21.

[6]林芹芳等.泉州市区中学毕业班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4,8(2):101-104.

[8]刘美杰.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问题的调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9):91-93.

[9]吴健.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

[10]王伟忠,平越.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国民体育素质的关系[C].第八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11]张新萍,杨茜.中国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制度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1):17-20.

[12]冯亚川.中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其对策[J].利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4(2):51-52.

[13]曾海田等.中学毕业班学生焦虑状况研究[J].成都师专学报.2000,(3):99-101.

[14]杜智娟,郭纪昌.中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2):93-95.

[16]高芳等.体育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771-773.

[18]郭克峰等.初高中毕业班学生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习效果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90-91.

[19]李华禄,杨慧明.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5):130-133.

[20]朱春虹,申新悦.体育活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6(2):92-93.

[22]魏孟田,魏胜敏.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与提高学习效率的探讨[J].衡水师专学报,2003,5(3):84-86.

猜你喜欢

毕业班武汉市强度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尴尬
更 正
小学毕业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优秀教师“留级”弥补不了师资短板
户外课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