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盘早剥26例临床分析

2014-10-23居宝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9期
关键词:生儿胎心孕产妇

居宝芹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 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 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在国外为1%~2%, 国内为0.46%~2.1%, 而围生儿死亡率却高达20%~35%[1], 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 起病急、发展快,重者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早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多数研究认为其高危因素有多种, 临床上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以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现将本院收治的26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26例胎盘早剥患者, 年龄19~42岁, 平均年龄28.08岁。孕周<28周3例, 28~37周15例, 37~42周8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15例。Ⅰ度胎盘早剥16例, Ⅱ度胎盘早剥3例, Ⅲ度胎盘早剥7例。

1.2 诊断标准 参考谢幸《妇产科学》第8版关于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胎盘早剥分为3度:Ⅰ度:胎盘剥离面积小, 临床表现不明显, 产后检查胎盘见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即可诊断。Ⅱ度:胎盘剥离面1/3左右, 临床表现明显。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2, 临床表现较Ⅱ度加重。如无凝血功能障碍属Ⅲa, 有凝血功能障碍属Ⅲb。

1.3 处理方法 产前即诊断胎盘早剥的患者, 立即剖宫产或剖宫取胎;产前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 要严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胎心、胎动、宫底高度、腹围、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等, 同时将病情的风险性、严重性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 一旦出现胎儿窘迫、病情加重, 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对于在产时出现阴道流血, 疑为胎盘早剥, 如能短时间内经阴道结束分娩, 则予以阴道分娩, 否则立即剖宫产, 积极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对于先兆早产或20周后的先兆晚期流产, 予以积极保胎治疗的同时, 要注意排除胎盘早剥的可能。

2 结果

2.1 高危因素分析 本组病例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例;1例先天性双下肢活动障碍长期卧床, 2例因先兆早产保胎治疗需长期卧床;胎膜早破4例;脐带因素4例;外伤1例;分娩过程中破膜后突然出现胎盘早剥1例;缩宫素引产过程中出现胎盘早剥1例;合并子宫肌瘤2例;原因不明3例。

2.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本组病例中有持续性腹痛症状9例, 产前阴道流血12例, 6例拟诊先兆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予以保胎治疗, 3例出现产时阴道出血;胎心或胎动异常15例, 死胎9例;术中发现子宫胎盘卒中11例, 予以宫缩剂应用、按摩子宫、热盐水纱布湿热敷子宫, 子宫收缩佳, 子宫颜色渐渐恢复;合并血性羊水10例;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例, 经过迅速终止妊娠、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抗纤溶等治疗, 均保住了子宫, 痊愈出院。本组病例无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及孕产妇死亡发生。

2.3 诊断 本组26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入院后均行超声检查,产前B超确诊13例, 剖宫产确诊7例, 阴道分娩确诊6例(通过术中探查或分娩后检查胎盘剥离面有凝血块及压迹来确诊), 其中3例患者分娩过程中出现阴道流血, 考虑为胎盘早剥, 未能复查B超, 产后检查胎盘见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确诊。

2.4 围生儿预后 围生儿23例中, 无窒息10例, 轻度窒息3例, 重度窒息4例, 死胎6例。

3 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分析 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有多种, 具体如下: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主要由于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 容易引起远端的毛细血管发生缺血、破裂、坏死, 导致出血, 最终出现胎盘早剥现象[3]。②妊娠晚期或临产后, 长时间仰卧位, 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子宫静脉瘀血, 静脉压突然升高, 蜕膜静脉床瘀血以致破裂, 形成胎盘后血肿, 导致部分或全部胎盘与子宫壁分离。③宫腔内压力骤减, 胎膜早破、破膜后羊水流出过快等, 使宫内压骤减, 子宫骤然收缩, 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④机械性因素, 外伤, 尤其是腹部外伤;脐带过短或因脐带绕颈、绕体相对过短时, 分娩过程中胎儿下降牵拉脐带等, 导致胎盘后血肿形成, 引起胎盘剥离。⑤其他:孕妇血栓形成倾向、子宫肌瘤等。本组病例的高危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最高, 有10例, 占38.5%,胎膜早破、脐带因素次之, 各有4例, 均占15.4%, 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高危因素, 与大多数文献报道一致[4,5], 其次有胎膜早破和脐带因素等。

3.2 胎盘早剥的诊断及处理 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非常重要。胎盘早剥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持续性腹痛, 伴或不伴阴道流血, 严重者出现休克、DIC、产后出血、急性肾衰等, 威胁母儿生命。但临床上往往有许多病例并不典型, 这与胎盘的附着部位、剥离面积、出血量多少有关。附着于子宫后壁的胎盘, 如剥离面积小, 则无明显症状。B超是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 但对于附着在子宫后壁的胎盘发生胎盘早剥或者隐性、不典型的胎盘早剥, B超的漏诊率较高, 如过分依赖B超检查, 容易导致误诊, 延误治疗, 严重影响母儿预后。对于可疑胎盘早剥的病例, 不能盲目等待B超确诊。胎心监护是发现胎儿窘迫的有效手段, 但胎盘早剥患者常病情危急, 往往没有时间做胎心监护, 因此, 临床建议应充分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产科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动态进行胎心监护与B超检测, 尽可能减少误漏诊。患者出现胎盘早剥, 由于胎儿未娩出, 剥离面积可能继续扩大, 出血持续加重, 轻型可发展为重型, 而重型胎盘早剥可致死胎、DIC、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危及母儿生命。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时, 必须争分夺秒, 积极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新生儿存活率[6]。Ⅰ度胎盘早剥的患者, 如胎心良好, 如经充分评估能在短时间内阴道分娩,可在全程心电与胎心监护下给予试产;而对于Ⅰ度胎盘早剥患者胎心异常, 产程异常, 不能在短时间内经阴道分娩或Ⅱ度、Ⅲ度胎盘早剥患者, 不论胎儿存活与否, 都应及时剖宫产或剖宫取胎;对于一时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 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一旦出现胎儿窘迫、产程异常、病情加重等情况, 应及时终止妊娠。对于20周后不明原因的流产或早产,尤其是伴有阴道流血者, 要注意排除胎盘早剥的可能。本组26例胎盘早剥患者入院后经积极诊治, 无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及孕产妇死亡发生;围生儿中无窒息10例, 轻度窒息3例,重度窒息4例, 死胎6例。因此, 加强本病认识, 尽早诊断,积极治疗, 对于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胎盘早剥的预防 预防该病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产科医师及孕产妇双方充分合作。健全孕产妇三级保健制度, 定期产前检查, 临床上针对其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注意胎动情况, 避免劳累及外伤, 孕晚期避免长时间仰卧位, 有异常腹痛、出血或外伤, 要及时就诊;有临产征兆时, 应及时住院。临床医师要严密观察产程,选择宫缩间歇时人工破膜, 缓慢放出羊水, 防止宫内压骤降。对有产前出血的患者, 在排除见红、前置胎盘等因素外, 要高度怀疑胎盘早剥, 尽快确诊, 及时终止妊娠, 防止DIC、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确保母儿生命安全[7]。

综上所述, 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众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常见。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很大, 临床上应针对其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 全面加强产前检查, 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并尽可能早期诊断, 积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47(12):957-958.

[2]谢幸.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31.

[3]余美佳, 李俊男, 王琳, 等.119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2):146-148.

[4]Tikkanen M.Placental abruption: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consequences.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11, 90(2):140-149.

[5]Pariente G, Wiznitzer A, Sergienko R, et al.Placental abruption critical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perinalal outcowes.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1, 24(5):698-702.

[6]孟以秀, 熊林.胎盘早剥56例诊治体会.临床合理用药, 2009,2(5):35-36.

[7]赵红梅.胎盘早剥40例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2):189-191.

猜你喜欢

生儿胎心孕产妇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某省围生儿缺陷病因及引起死亡的原因分析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