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数量的相关性研究
2014-10-23宋长曌邓汝荣程遥徐显林陈三民王道伟
宋长曌,邓汝荣,程遥,徐显林,陈三民,王道伟
近年来,临床上对于颈动脉硬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血脂代谢紊乱与血糖增高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较多,而关于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单纯的血尿酸水平增高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数量关系的研究更少。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共同的发病过程,颈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的窗口,且早于冠状动脉硬化,观察颈动脉硬化程度可以间接了解全身动脉硬化水平[1]。本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观察性研究,对研究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等指标,探讨了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数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早期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每年均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进行健康查体人员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所有入选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①饮食习惯未严格控制;②未服用别嘌醇、苯溴马隆、利尿剂等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③年龄在35~50岁。排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痛风、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男性尿酸>420 μmol/L和女性>360 μmol/L。依据入选对象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其中高尿酸组患者39例,男性2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45.7±4.5)岁;正常尿酸组患者有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44.8±3.6)岁。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血脂水平、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均衡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颈动脉超声检查两组患者均采用美国GE V730-PRV型、探头频率7.5MHz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颈总动脉近端、远端和颈动脉窦部内膜中层厚度。受检者取卧位,低枕。二维超声观察血管走向、管腔内径、管壁厚度、有无斑块等情况。取样部位:颈总动脉离分叉处1 cm及2 cm处,颈外动脉离分叉处1 cm或更远,颈内动脉离分叉处1 cm或更远。记录上述部位硬化或斑块的数量,凡一侧或两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4 cm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形成。
1.2.2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所有入选对象生化检查前禁食禁水8 h以上,以日本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尿酸、血糖等指标。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数据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数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高尿酸组与正常组尿酸水平纳入患者5年随访期间,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中男性人群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女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尿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5年随访期间男性及女性血尿酸水平变化不明显,年度之间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2.2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及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随访第5年时,高尿酸组男性和女性颈动脉斑块数量平均为(1.9±0.5)个、(1.2±0.3)个,正常尿酸组男性和女性颈动脉斑块数量平均为(0.8±0.3)个、(0.4±0.2)个;高尿酸组男性和女性颈动脉斑块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男性和女性颈动脉斑块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数量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男性r=0.768,P=0.021,女性r=0.72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美国心脏病学会2004年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仍是美国头号杀手。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大约同时进行,而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要早。颈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显著相关,而且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支数的增多,颈动脉硬化严重程度也有明显增加[2-5]。
自从1951年Gertler等[6]首次提出尿酸与冠心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以来,许多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血尿酸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是通过黄嘌呤脱氢酶或黄嘌呤氧化酶降解嘌呤形成的一种代谢产物。血尿酸促进动脉病变产生和发展的机制是尿酸在血中升高后会出现尿酸盐结晶,而后者沉积于动脉壁导致动脉内膜损伤而引起动脉硬化[7]。血尿酸增加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并与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和血小板黏附性增加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老年人,并且存在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为前提,是否单一的尿酸增高就一定导致动脉硬化尚无确定依据。
本研究首次经过较长时间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和无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均有颈动脉斑块形成,两组人群人均颈动脉斑块数量有显著差异。根据受检者5年健康查体及随访资料显示,两组研究对象血脂、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因此通过本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尿酸增高水平明显相关,独立于血脂、血压。日本一项横断面研究入选8144例健康个体,发现在校正吸烟、年龄、胆固醇和其他代谢综合征因素后,男性血尿酸水平≥6.2 mg/dl(371μmol/l),女性血尿酸水平≥5.4 mg/dl(321μmol/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呈独立正相关[8]。
表1 正常尿酸组与高尿酸组5年尿酸值(μmol/L)
本研究显示无症状高尿酸组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数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人群,并且斑块数量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因此,尿酸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是经过临床证实的一个危险因素[9-12],加强临床的早期干预,包括合理生活方式的宣教,药物的早期应用等等,对于健康是大有必要的。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①样本量小,纳入高尿酸组与与正常尿酸组的男性及女性数量偏少;②只记录了研究对象第5年颈动脉斑块数量,缺少第2、3、4年间颈动脉斑块数量的详细记录,不能明确颈动脉数量每年的增长趋势;③高尿酸组无药物干预治疗组对照,不能了解药物干涉后对颈动脉硬化及斑块数量的影响。因此,今后应继续扩大样本数量,并进行药物干预方面的研究。
[1]O’Leary DH,Polak JF,Kronmal RA,et al. 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es of sonographically detected carotid artery disease in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The CHS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J]. Stroke,1992,23(12):1752-60.
[2]Khoury Z,Schwartz R,Gottlieb S,et al. Rel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o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n the aorta, carotid, and femoral arteries evaluated by ultrasound[J]. Am J Cardiol,1997,80(11):1429-33.
[3]刘新建,杨秀玲,王汴风,等. 139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5):319-20.
[4]Kallikazaros I,Tsioufis C,Sideris S,et al. Carotid artery disease as amarker for the presence of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evaluated for chest pain[J]. Stroke,1999,30(5):1002-7.
[5]Mack W J,La Bree L,Liu C,et al. Correlations between measures of atherosclerosis change using carotid ultrasongraphy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J]. Atherosclerosis,2000,150(2):371-9.
[6]Gertler MM,Garn SM,Levine SA. Serum uric acid in relation to age and physique in health and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nn Intern Med,1951,34(6):1421-31.
[7]李秀峰. 尿酸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子[J].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1994,13(4): 139-140.
[8]Ishizaka N,Ishizaka Y,Toda E,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Japanese individuals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5,25(5):1038-44.
[9]Levine W,Dyer AR,Shekelle RB,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11.5-year mortality of middle-aged women: findings of the Chicago Heart Association Detection Project in Industry[J]. J Clin Epidemiol,1989,42(3):257-67.
[10]Freedman DS,Williamson DF,Gunter EW,et al. 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to mortality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The NHANES I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J]. Am J Epidemiol,1995,141(7):637-44.
[11]Waddington C. Elevated uric acid can raise risk for CHD[J]. Cardiol Today,1999,2:15.
[12]Beevers DG,Lip GY. Is uric acid really an independent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J]? Lancet,1998,352(9139):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