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

2014-10-23张琦李海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白昼收缩压颅脑

张琦,李海涛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有效平稳的控制血压是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敏感、及时、客观地反映血压的波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干预时间点[1]。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其特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干预靶点。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62例,平均年龄(57.2±13.8)岁,平均病程(22.4±10.1)年,其中急性脑梗死组86例(男性44例,女性42例),无症状脑梗死组82例(男性42例,女性40例),非脑梗死组94例(男性48例,女性46例)。所有患者在继续服用原先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入组标准:非同日3次以上随机测量的血压符合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按照患者有阳性神经系统受损临床症状,如言语不清、肢体麻木、肢体活动不利、饮水呛咳或共济失调等并经颅脑CT平扫和颅脑磁共振弥散成像(DWI)证实有急性期梗死病灶的患者选入急性脑梗死组;按照患者无阳性神经系统受损临床症状,但经颅脑CT平扫和颅脑磁共振平扫证实有脑梗死病灶的患者选入无症状脑梗死组;有高血压但无脑梗死临床症状,经颅脑CT平扫和颅脑磁共振平扫证实无脑梗死病灶的患者选入非脑梗死组。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其他影响动脉压的疾病等。

1.2方法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德国Mobil-O-Graph型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时间为08:30至次日08:30。有效血压读数为收缩压70~260 mmHg,舒张压40~150 mmHg,脉压20~150 mmHg。监测期间患者正常生活作息,避免剧烈运动。监测、记录及计算以下指标,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白昼舒张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三组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病程、药物治疗情况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1)。

2.2三组患者24h动态血压参数的比较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症状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及急性脑梗死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无症状脑梗死组和急性脑梗死组患者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2)。

2.3三组患者血压负荷的比较与非脑梗死组患者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无症状脑梗死组患者的白昼收缩压负荷 、夜间收缩压负荷、白昼舒张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3)。

表1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2 各组患者 24h动态血压参数比较(mmHg)

表3 三组患者血压负荷参数比较(mmHg)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增加[2],高血压患者血压合理控制是防治脑梗死的关键因素之一[3],收缩压升高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增加。为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患者的社会经济负担,改善生存质量,积极合理降压的准确切入点选择,是临床内科医师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中,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高于非脑梗死组。血压负荷增高是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因素。本研究中,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无症状脑梗死组患者的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白昼舒张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均显著增高。提示,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降压时以降低血压负荷为主,而在出现急性脑梗死并发症时降压的侧重点应以干预收缩压兼顾降低血压负荷。本研究病例样本有限,有待于进行大规模样本前瞻性研究。

[1]Cugini P. Exploiting the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via chronobiometric and chaosbiometric methods for a more exhaustive diagnostic approach to arterial hypertension[J]. Clinica Terapeatica,2008,159:e1-e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43(2):154-60.

[3]李静,张丹,李希,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治疗现状的调查[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23(3):246-50.

[4]莫小丽,杨柳,安魏.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1):3107-8.

猜你喜欢

白昼收缩压颅脑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白昼之黑
白昼之月
白昼正在消隐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死去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