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全心全力为患者服务
2014-10-23王霞
王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主任丁惠国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及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治疗与基础研究和肝脏疾病合并胃肠、胆管及胰腺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工作。在阻止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不良进展,肝硬化合并腹水、糖尿病、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早期肝癌鉴别诊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丁惠国主任在中晚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和防治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应用药物或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十分显著,将病死率降至15%以内;他还熟练掌握了胰腺胆道疾病的内镜微创诊治技术如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胆道支架成形术及胆道取石术等。
多年来,丁惠国主任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优良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为患者服务着……
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
据记者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是该院的重点专业学科,是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传染病学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消化系病)重点培育学科和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传染病重点专科,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本科、七年制教学任务及内科学(消化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还承担了北京市传染病的防控、应急会诊任务,全国传染病内镜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
丁惠国主任介绍说,目前,肝病消化中心包括2个病房、北京市肝病消化内镜会诊治疗中心和肝病消化研究室,在国内最早开展传染病合并胃肠病、胆管及胰腺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该中心先后承担国家及北京市等重大科研项目。在肝硬化/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治疗与研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防治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合并腹水、糖尿病、营养不良、肝性脑病,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原发性肝癌早期鉴别诊断与筛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年均门诊约8万人次,年均住院患者约3000人次。在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并发症的防治及肝癌早期诊断与筛查等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了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丁惠国主任接着回顾说,佑安医院于1988年在国内传染病医院率先成立消化专业组,1993年正式成立肝病消化科,2006年更名为“肝病消化中心”。经原北京市卫生局批准,2000年成立北京市肝病消化内镜会诊治疗中心。内镜中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高清晰电子胃镜、放大胃镜、大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胃镜、鼻胃镜、胶囊内镜,能够熟练开展内镜微创诊治技术,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肝病合并消化性溃疡、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以及肝病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下套扎和硬化治疗预防出血,胃肠息肉切除术,胆道梗阻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括约肌切开、放置支架、球囊扩张及内镜下网篮取石等,痛苦小,效果显著。目前,消化内镜中心普通胃镜检查患者每年可达6000例次至7000例次,内镜下微创介入治疗在全国传染病专科医院属领先水平,成功率达到95%以上。
丁惠国主任表示,肝病消化中心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未来将建设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本专业疑难危重症患者为重点的专病种特色和学科优势,集诊治、保健、康复及预防一体化的肝病消化中心”。到2020年,将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培训、医疗救治、科学研究、信息服务的肝病消化临床诊治研究中心。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救治与基础研究方面,重点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机制,探讨和评价临床防治新方法和策略。通过实施该人才培养计划,力争到2017年,使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肝硬化Child A、Child B、Child C级患者病死率分别为<5%、<10%、<20%,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内肝硬化并发症临床诊治规范或指南。在原发性肝癌早期鉴别诊断及预测因素综合研究方面,重点研究血清学、影像学在原发性肝癌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预测因素。经过5年努力,该中心初步建立了肝癌早期鉴别诊断体系,肝癌早期诊断率提高了40%。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脏疾病不同临床转归的因素及内科综合治疗策略方面,重点研究HBV相关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代谢、病毒变异及分子免疫调节变化及临床干预方法(药物、消化内镜)。到2020年,该中心将初步建立晚期危重症肝病相关并发症优化的适宜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的诊断、治疗策略。
筛查肝癌新方案研究
取得初步成果
记者了解到,在丁惠国主任的带领下,肝病消化中心长期致力于提高临床危重症及疑难肝病患者医疗救治技术,已形成了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特色和良好的社会口碑,实现了门诊及住院病人年诊治量增加20%的目标,近5年来床位使用率>100%;该中心还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和新项目(小儿AIDS患者食管扩张术、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诊治新技术、肝癌筛查新技术),肝癌早期诊断率达到70%,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死率进一步下降。肝病消化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保持了该学科在全国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带头地位。
谈及该中心科研方面的成就,丁惠国主任介绍说,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北京市科技计划及首都发展基金的资助下,他们从肝炎肝硬化筛查肝癌的新方案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该项目已建立肝癌高危人群1694例(肝炎肝硬化576例、慢性乙型肝炎1118例)的队列。采用“GPC3+AFP+超声”间隔3个月1次的筛查新方案,对31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3年随访研究发现,早期肝癌(BCLC A)占68.8%,显著高于传统筛查方案或未筛查者,为完善我国肝癌筛查规范和防治技术标准,提供了重要证据。
对此,丁惠国主任继续介绍说,目前临床证据表明,早期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5年生存率高达75%。然而,80%以上的肝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只能接受姑息性介入等非手术治疗,严重影响其预后,5年生存率不足15%。因此,早期诊断是降低肝癌病死率的关键。加强经肝炎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过程中早期预警指标的研究,建立适合临床转化应用的筛查新方案与规范监测,对在肝硬化患者中更多地发现早期肝癌意义重大,是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病死率的关键。
甲胎蛋白(AFP)一直是肝细胞肝癌筛查、诊断的标志物,但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仍有争议。以血清AFP 20 ng/ml作为HCC筛查临界值,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65%和80%~94%,但部分良性肝病、胃肠道恶性肿瘤中AFP 也有升高,且30%~40% HCC中AFP阴性(AFP<20 ng/ml),严重影响了AFP筛查和诊断HCC的准确性。因此,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未将AFP作为肝癌诊断的必备指标。目前国内及亚太地区肝癌相关指南,对于肝癌高危人群仍建议每6个月检测血清AFP和肝脏超声检查作为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监测方案。丁惠国主任认为,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非肝硬化患者,临床医生没有重视肝癌的监测与筛查。目前在我国尚不清楚究竟有多少肝癌高危患者接受了规范的筛查。从临床推断,我国至少有80%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规范的筛查。超声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低廉、方便无创、广泛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但是,超声检查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手法和细致程度的影响,小肝癌(直径<2 cm)敏感性差。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 GPC3)是一种癌胚抗原蛋白,外周血浆GPC3 敏感度为40%至50% ,特异度在90%以上。在AFP阴性的早期肝癌中,GPC3的阳性率达到50%左右。在组织学方面,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现已成为肝穿刺标本良恶性鉴定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保障学科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为编委,丁惠国主任完成了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的《中国医学百科大全书》(门静脉高压及肝脏血管疾病)和《肝脏病病学新进展》等专著的编写工作,提高了医院及个人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力和地位。另外,作为北京医学会及中华医学会肝病、消化及内镜专业的委员,他还为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丁惠国主任的组织下,该中心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波特兰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24名,同时重视各级医护人员的培养,2名副主任医师获得了2013年北京市卫生局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骨干培养计划及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人才培养是未来5年本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本学科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 丁惠国主任说,未来5年,该学科将努力鼓励研究生、青年骨干依托国家及北京市重大课题、关键临床救治技术等创新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培养或引进与重点学科建设相适应的技术骨干,使本学科点的学科队伍的职称、年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具备参与国际技术合作研究和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能力,在国内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到2017年,该学科具有教授职称人员将达到2名,副教授职称人员将达到4至5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3到4名,同时将为国内培养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丁惠国主任认为,医生道德、学术水平是医疗卫生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抓好的根本所在。深入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医德风尚,传承仁医仁术的为医之道,深化“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医务人员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意识,实现医患和谐的良好氛围,对科室的长远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首先强调了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只有精湛的医术、出色的临床工作,才能解救患者于病痛之中。因此,必须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丁惠国主任在介绍该科室的工作经验时说:首先,要强化核心制度的完善与建设。开展床边带教,专业轮转,严格执行危重病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其次,要强化制度执行与监管。强化医疗和护理的质量控制,加强医疗护理安全责任防范意识,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医疗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安全隐患,防范医患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丁惠国主任介绍说,科室注重引进并运用临床适宜新技术,以临床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在未来几年,科室将初步建立一支能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和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学科团队,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和推广内镜微创新技术在传染病诊治中的应用,保持该技术在全国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带头地位。为进一步提高重要脏器的监测与支持水平,巩固专科优势,每年开展一项新技术,通过高新设备带动发展或引进高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搭建高水平的临床危重症肝病救治平台。同时,科室试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肝病消化中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科室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好的带头人,还需要有一套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作为后盾。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鼓励优秀,督促落后,促进科室成员全面发展,促使全科人员既要业务精,又要做医、教、研工作的管理行家,从而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能力。
在采访中,丁惠国主任还介绍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经验。他们实行竞争聘用、竞争岗位机制,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促使每位医生都能成为临床加科研型的综合人才。
“加强科室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也很重要。”丁惠国主任说,通过医院网络及慢性病管理系统、健康教育和学术交流及努力参加全国、北京市的专业学术团体等扩大对外宣传活动,可以在同行间扩大影响,提高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加强科室团队及文化建设,深化“团结协作、人人为科、科系人人,以科为家”的科室文化理念,有助于推动学科发展。
专家简介
丁惠国,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系副主任。1988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并分配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工作,1993年、2002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科学(消化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和牛津大学Jone Radcliffe医学中心进行消化内镜技术及临床研究技能的培训。现兼任北京医学会肝病专业、消化内镜专业、中华肝病学会肝纤维化/肝硬化学组、脂肪肝学组及中华消化学会肝胆病学组等学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消化专业委员。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和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科技新星和北京市高层次卫生人才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培养计划。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863”专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北京市科委等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