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方向研究展望

2014-10-22罗琴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方向教学管理

罗琴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技术人才。本文针对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充分发挥新建本科院校的后建优势、明晰教学管理制度转化为现实的路径,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是实施纲要期间展望湖南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66-02

2010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提出:“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从政策层面指明了高校办学方向,同时也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管理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正是应用型技术人才[1]。所以,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把握好这一大的发展机遇。目前湖南普通本科院校33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19所,新建本科院校占普通本科院校的57.57%,这个比例在全国排名第五。也就是说湖南新建本科院校不只是占领了湖南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在全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也是举足轻重。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建院校优势,笔者认为,立足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充分发挥新建本科院校后建优势、明晰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转化为现实的路径,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是实施纲要期间展望湖南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研究的重点。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湖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面积27万平方公里,在资源和环境上历来缺乏明显优势;再者湖南地处大陆内部,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导致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正是在这人人共知的大背景下,湖南人坚持“强省必先强教”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通过5年的努力,教育整体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八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投入显著增加。2011年教育投入比2007年增长9成。2011年,湖南省教育总投入达到798.76亿元,各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44.74亿元。湖南省化解高校负债投入87.8亿元;2007年以来,全省发放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各类资金80多亿元,确保了全省无一大学生因贫失学。第二,教育实力明显增强。通过高等学校的合并调整,湖南的高等教育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各市州均设有一所本科院校、一所或一所以上高等职业学院的办学格局,为地方更好地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与创新型拔尖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科技成果及时转化。据初步统计,全省高校已经与211个县级以上政府、516家企业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7000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产学研合作,建设了165个校企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实施了6408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不足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明显不足。学校定位模糊,在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定位选择上摇摆不定,一味攀高求全,出现同质化倾向;教学管理制度待建或待修订;专科阶段的制度开始表现为不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审查、学士学位证书管理等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升本评估时照搬照抄他校的制度肯定不适应本校的实际运作,临时也找不到有效的适合各学校实际管理制度建立的新路径;科研水平落后,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少,学科梯队结构不够合理,学科体系没有形成,学科建设普遍面临学科基础薄弱,缺乏整体思路和系统规划等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缺乏创新机制,专业设置盲目,花重金引进来的学科带头人连基本工作量都不能保证,资源闲置或浪费非常痛心。第二,新建本科院校较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新建本科院校大都实行省市共管,以市管为主的管理体制,地方性是其显著特征;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性院校,大都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定位;新建本科院校全部是扩招后“新建”的,因此“后发性”是其另一个重要特征。这三个共同特点可以带来三大利好:第一,其地方性的特征可以从微观促进教育公平,缓解高考考生竞争时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减轻高校招生属地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学校软硬件建设所需的经费投入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学校的稳步发展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可持续培养就是对地方经济的潜在推动;第三,新建和后发的特点可以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规划学校的发展,让新建学校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快速崛起。

二、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优势与实践

在我国,有关高校后发优势问题的研究,是从2008年开始的。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湖南新建本科院校正在经历着对其原有的办学格局、办学思路、办学传统、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与变革。只有通过调整和变革,湖南新建本科院校才能实现自我蜕变、自我超越、化茧成蝶的目标。“经济趋同”理论认为:趋同现象的存在表明了后发优势的存在,增长趋同是由于后发优势所导致的结果。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历程看,其规模增长速度、战略执行能力、制度贯彻能力普遍明显优于传统本科院校,这种增长趋同性有力地证明其后发优势的存在。

制度后发优势向现实转化基于两个条件:一是发展差距造成的压力;二是其特有的社会能力的支撑。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之间发展差距毋庸置疑,其社会能力的实现主要依赖政府助推、天赋要素和发展理念三个路径。路径之一,政府助推。一方面教育强国战略和高等教育“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已经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被明确提出,新建本科高校作为地方性后发型高校,既有国家教育发展及改革政策支持,又有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旺盛需求直接拉动。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的强力推进和目标的提前实现,也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路径之二,天赋要素。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是由水平较高、条件较好的专科院校升本而来,都拥有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文化资源做基础。同时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在专科阶段,还是升本以后,都积累了一定的大众化办学经验,因此也具有探索在大众化发展后期异于传统本科院校的发展路径,实施基于特色发展的后发追赶战略的天赋要素。如笔者所在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高职高专阶段因注重规范办学、特色发展,积淀了较为扎实的发展基础。进入本科后,根据湖南建设教育强省的规划和农村缺乏高学历层次小学教师的现状,我们把培养高素质农村小学教师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重点培养四年制高中起点免费定向生、五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定向专科生和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定向本科生,其依据的基础就是天赋要素。路径之三,发展理念。新建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的差距,关键不在于硬件差距,而在于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等软件差距,这是制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2]。面对相对落后造成的紧张状态以及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攸关存亡的发展压力,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高度共识。发展理念使新建本科院校后发优势转化的原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动。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战略执行力更强、制度贯彻力度更大、环境的适应性更高的关键就是发展理念。endprint

三、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策略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更能体现其为地方服务、为现代社会服务的目标。那么,什么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呢?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参照国内外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应注意以下策略。

(一)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

新建本科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均等化,也是高等教育布局向高等教育薄弱地区倾斜的重要举措[3]。区域教育的均等化,为缩小区域差距,使各区域都可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挑战,打下了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当前,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争夺已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许多省市都通过竞争性财政拨款,促进应用型技术教育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从而提升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区域竞争力。政府意志通过制度工具和财政工具的组合,改变以往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在实践中促进新的应用技术的更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和效率。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指导教师或所在院系,而是发散至各实习工厂和学校及所在单位的领导和资深同事。同时,各新建本科院校还可以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为动员和整合全区或全省上下最优质的资源,培养一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提供组织保障。

(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透明化、规范化、制度化

培养模式方面,注重破解制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机制障碍,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由作坊化向社会化转变,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最大限度地将区域间的公共资源转化利用为人才培养的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阵容最大化。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公开透明,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标准稳定透明,不随意修改。明确实习时间期限,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的应用技能。严把毕业资格审查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对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生按照国家规定延长学习年限,直到达到毕业要求止。

(三)健全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速度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要密切关注当今科技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未来适应性,合理设置专业,使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为了避免盲目和随意设置专业,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前,可组织相关学科和行业专家成立专业评审委员会,进行充分的专业设置论证。然后根据对所设置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学校所拥有的优势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对新增设的专业进行评审。最后指导学校专业的设置,并定期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也就是说,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在专业设置时、人才培养中以及毕业离校等许多环节中都应有完整规范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1〕陈静.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3):160-161.

〔2〕孙惠敏.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的制度后发优势[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81-84.

〔3〕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13-115.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方向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