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角下彝族音乐的危机与传承
2014-10-22鲁庆华
鲁庆华
摘 要:彝族音乐历史悠久,彝族音乐文化更独具特色。但是类似彝族音乐等音乐文化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彝族音乐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文化生态是社会存在的历史文化的基础,是一种对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的反思和方法,所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对彝族音乐进行重新的诠释,进一步明确危机,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变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文化的涵义、特点、功能和彝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分析了彝族音乐的文化现状、危机及其原因。最后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彝族音乐;文化生态;传承和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36-03
彝族是我国具有古老文化的少数名族之一,彝族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名族,有着丰富多彩的彝族音乐文化。彝族音乐是将风俗和音乐融为一体,彝族人民借以抒发内在情感,进行沟通的珍贵技术。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加大对彝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更具有实际意义。所有类似彝族音乐的文化艺术都是植根于外部环境和社会因素的,都会受到文化生态的影响。通过对彝族音乐进行文化生态视角下的研究,这样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彝族文化。
一、文化生态的涵义、特点和功能
(一)文化生态的涵义
“文化生态”的概念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 斯图尔德于1955年首次提出来的。“文化生态”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文化的研究中,目的在于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和起源。文化生态的涵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生态是各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动态系统。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各种文化聚集,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后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生态中的“生态”即“生命的存在状态”,是事物有机联系所形成的主体的生命力的外在表现,凸显的是主体内部以及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对于主体生命的意义。文化具有生态性,体现在文化的生成、传承、存在的各个状态。
2.文化生态是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结合。人类与其生活环境是紧密的不容分割的整体,一个名族的文化的创立和发展都是植根于当时的生活环境的。生活环境包括文化生产的一切要素,是文化的依托。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并规定了它的发展脉络,让文化有着鲜明的生态烙印。
3.文化生态强调的是文化和环境的相互影响与制约。文化生态是指人类适应环境而创造出来并身处其中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伦理、科学技术、宗教信仰、文艺活动、民间习俗等,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存智慧、生存策略。
(二)文化生态的特点
1.文化生态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文化生态是人类现时精神和观念的体现。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本时代的文化生态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另一方面,文化生态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精神和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发展性。
2.文化生态具有有序性和逻辑性。文化生态是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既包含社会文化行为和文化资源,又包括文化思潮和文化运动。这些文化现象根据相应的逻辑机构进行有序的排列,具有有序性和逻辑性。并不是杂乱和无序的。
3.文化生态具有非组织性和自然性。文化生态的形成具有规律性和逻辑性,但这都是自然作用的结构,不是人为组织的结果,具有非组织性和自然性。
4.文化生态具有作用渗透性。文化生态持久性和基础性特征却使其对社会的作用大通过隐蔽途径渗入其他领域,对社会产生基础性的影响。
(三)文化生态的功能
文化生态对社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心态、风俗等重大方面。
1.文化生态具有表现功能。文化生态植根于外部环境,所以文化生态能偶将社会政治、经济等制度的文明程度和水平准确的表现出来。
2.文化生态具有评价功能。文化生态能够通过自身的形式能够准确的评价社会制度、国民素质、民族传统,不是是简单的复原和表现。社会各方面的好与坏都可以动过文化生态进行评价。
3.文化生态具有社会唤醒功能。文化生态状态的好坏程度,表现为涉及全体公众的公众活动和利益时是否存在社会公理,此外还表现为人民对社会现状是否满意,进一步显示了显示社会的思想基础是否稳定;文化生态能唤醒人们对于社会的思考与思想。
4.文化生态具有统一价值观功能。文化生态的价值性倾向,反映了公众的愿望和需要,显示了公众对社会制度、社会现状、国家领导集团的期望和满意程度,使人们的迫切需求和价值观的统一。
二、丰富多彩的彝族音乐文化
(一)民歌
彝族的民歌演唱多种多样,涉及内容很多,具有很鲜明的风格特色,彝族的民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彝语演唱,每句五个音节,另一类是是汉语,其结构是七言四句。
1.情歌:彝族民歌中最丰富的当属情歌,是彝族青年男女在用于谈情说爱,表达爱慕之情时候唱的歌,彝族曲调丰富多样,多在野外演唱,彝族情歌反映的是彝族人民的爱情生活。按照风俗,适龄女青年均必须会唱会跳才算有本事,自己体面,父母也高兴。
2.劳动歌:彝族的劳动歌反映的是农事的劳动内容和情感,是伴随摘采、狩猎、农事、放牧、伐木、建造等多种劳动下唱的歌,劳动歌调子丰富多样,播种时的《梨地调》,妇女刺绣时的《绣花调》等。
3.叙事歌:彝族人民在民族节日,婚嫁喜庆或新房建成都会演唱叙事歌。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叙事歌也称古歌,叙事歌的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彝族民间叙事长诗、神话故事、爱情传说和诗史等方面,叙事歌具有结构短小,音域不宽,旋律变化小等特点。
4.山歌:彝族民歌中最为独特、最为丰富当属山歌,山歌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endprint
山歌表达的是演唱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 彝族山歌大都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荡等特点。
5.童谣:彝族童谣的主要内容是小孩传授简单的生活、生产常识,或者表现儿童欢快游玩。彝族童谣具有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
6.风俗歌:彝族的风俗歌发展至自己的特殊的风俗,节日、婚丧等礼仪性场合,都会唱传统的风俗歌。如喜宴场合演唱的《酒歌》,人死送葬时的《哭丧调》等。
7.小调:小小调表达的是各种生活情趣与思想感情的民间调子。调曲调优美明快,结构短小简练。如《猜调》《哄睡歌》等。
(二)器乐
彝族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乐器,彝族乐器风格独特,演奏形式多种多样,彝族主要的乐器多达30余种。以下是常见并富有民族特色的几种乐器。
1.马布:马布是彝族的吹奏气鸣乐器,马布管身为竹制,管身上有圆形按孔,管的上端为单簧竹哨。马布具有音色明亮、音量宏大等特点,主要用于火把节、婚礼等重大仪式的演奏。
2.巴乌:巴乌为竹管铜簧乐器,簧为舌形。双眼巴乌具有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较大,乐曲欢快的特点。
3.葫芦笙:葫芦笙是一件极为古老的民族乐器。彝族的葫芦笙的笙斗为葫芦,笙苗为5支长短不一的竹管葫芦上端钻孔。葫芦笙曲调节奏明快,有舞曲风格明显。
4.月琴:月琴是彝族成年男子抒发自己情思的必备之物。彝族月琴的基本形制是圆腹、长颈,弦数有二弦、三弦、四弦等类。
(三)舞蹈
彝族的民间舞蹈可分为歌舞与乐舞,彝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歌舞 彝族歌舞节奏鲜明、音调明快,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彝族舞蹈:
1.跳月舞:俗称“阿细跳月”,得名于在月出之际开始舞蹈在民间。跳月舞分为慢舞和快舞两类。快舞热情奔放,慢舞优雅抒情,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2.踏歌:踏歌彝族最具群众性和普及性舞蹈,在各地彝族中踏歌又称“打歌”、“达踢”、“跳歌”“、左脚舞”等。
3.烟盒舞:也称“跳弦”或“跳乐”,烟盒舞得名于舞者手弹木质烟盒。烟盒舞流行于云南个旧、石屏、开远、通海、元江等地。
4.四弦舞:四弦舞的意思是弹着月琴跳舞,彝族男女青年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方式。
(四)说唱
彝族的说唱音乐来源于叙事歌,主要有甲苏、四弦弹唱、白话腔、噻噻调、要柳叶等。
(五)戏曲
彝剧音乐主要来自叙事歌,具体的音乐形式为传统民间生活小调、舞曲和乐曲。主要靠芦笙、笛子、唢呐和月琴等乐器进行伴奏。
三、彝族音乐的现状与危机
(一)彝族音乐的现状
1.彝族虽然仍保留着火把节、彝族年、出生仪式、成人仪式、送灵归祖等传统仪式活动,但规模相对缩小、程序相当简化,音乐舞蹈大量删减。
2.会演奏彝族乐器的人和会吟唱祈祷,歌舞求援的人越来越少。
3.现代的娱乐方式取代了彝族人民传统的歌舞的娱乐方式
4.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民族汉化严重,民族特点越来越模糊。音乐、舞蹈文化衰败和流失现象更为突出。
(二)彝族音乐的危机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彝族音乐的本土性和民族性则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彝族音乐的生态文化系统正在遭受的严重的挤压,彝族音乐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文化生态界限被打破。随着彝族文化生态圈与的外部世界的密切联系,不知不觉的改变着彝族音乐的文化土壤。
2.音乐文化功能的消解。由于彝族聚集地区相对偏远,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较差,所以彝族音乐是植根于社会活动关系的,具有宗教、交际、娱乐及教育等多重社会功能,如今随着文明的发展,彝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彝族音乐变成了一种表演性的“舞台艺术”,丧失了其社会价值,显得死板僵化。
3.缺少传承主体。在传统的文化生态中,彝族音乐的表演者、接受者和传承者三者的角色是相互统一的。当今的彝族儿女希望能进步现代文明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得彝族音乐缺少传承主体。
四、彝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如今彝族音乐的文化生态受到了多种因素的破坏,更为严重的是最为彝族音乐滋养土壤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彝族音乐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彝族文化,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1)尊重彝族人民群众的艺术创造成就,坚守彝族音乐的传统性、地域性和独特性。彝族音乐蕴含着彝族人民的思想和精神,彝族音乐的生命来自与彝族人民的认同感和传承。只有坚守住彝族音乐的传统,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2)地方政府要重视民族文化发展,鼓励多种力量加入到彝族音乐文化产业中,提高并尊重彝族音乐传承者的地位,使彝族音乐能够世代相传、后继有人。
(3)将彝族音乐和舞蹈搬上更大的舞台,音乐舞蹈要尊重彝族音乐文化的传统,进行本土原始的表演,不能一味的为迎合观众而改变音乐和舞蹈的原有特质。
(4)音乐艺术类院校针对彝族音乐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和宣传,同时将彝族音乐、舞蹈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认识、喜爱彝族音乐。
(6)彝族音乐要立足于彝族音乐文化传统,进行改革和创新,要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元素合理利用,兼容并蓄、包容开放。
结束语:如今现代文明的加快,各国、各民族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彝族音乐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浓墨重彩的的一章,如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彝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是当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彝族音乐的文化的特点,探究了其传承与保护。希望能给相关的研究人员以参考。
——————————
参考文献:
〔1〕周凯模.彝族音乐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2〕汪致敏.红河民间音乐舞蹈研究[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3〕靳丽芬.彝族音乐文化述[J].民族音乐,2006(02).
〔4〕张兴荣.云南原生态彝族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5〕陈岳琴.彝族音乐构成体系的综述[J].电影评介,2008(10).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