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支玉恒——一个历史老师遇见的语文教育
2014-10-22赵欣欣
赵欣欣
什么是教育?应当是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的: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比怀特海知名的爱因斯坦重复了他的话,再以后的许多引用者便把这句话当作爱因斯坦语录了。语文教育忘掉了学校所学后应该剩下什么?我想,是语言文字能力的综合提升,它包含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是对语言文字始终保有的一种兴致和欲求;是对语言文字恰当准确的应用;是对生活中善恶美丑的善感和敏锐;是内心世界人文精神的和谐表达……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概括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在今年3月举办的“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践行课程标准理念”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上,遇见支玉恒老师,有幸观摩其执教的《晏子使楚》一课,有幸聆听他的教育箴言,深深地让我感受到——一节课的容量有多大?可以是,无限!于是一个历史学科背景的老师,一个教育管理者,有感于老先生课堂中体现的语文味——那些渗透学科本质的学科思想、那些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那些“文化化人”的爱的教育,不揣冒昧写下此文。
一、那些渗透语文本质的学科思想
(一)教孩子学会语文表达的简约、对仗之美
请看开课前的对话:
支老师说:“同学们好!”
孩子们答:“老师好!”
支老师又说:“同学们真可爱!”
孩子们说:“老师真可爱!”
支老师说:“同学们请坐下。”
孩子们说:“老师请上课。”
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们语文表达的对仗之美。
再看每段语意的提炼。
《晏子使楚》主体一共有三段。支老师请学生提炼三段的主旨。经过“面圣”还是“会王”、“参加宴会”还是“赴宴”等的讨论,最后梳理成“入城、会王、赴宴”三个动宾结构的短语,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晏子使楚的过程。
这三个词语,好在哪里呢?首先,词语都符合本文描述的那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其次,三个词语都是动宾短语,格式统一,显示了中国语言的对仗美;再次,高度凝练,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简洁之美。
再看支老师另一节课《桂林山水》的主旨表达。
慕名观赏荡舟行,
水静山奇绿意凝。
山水相依成一体,
人入画中更添情。
支老师用诗化的语言,将一篇541字的课文用28个字提炼出来,而且“行”、“凝”两字也体现了用词的恰切和中国文字的对仗之美。
原来可以这样教语文,这是支老师带给我的第一个惊喜!
那么,这种教会学生对仗和句式整齐的教学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常常读成人们的文字,包括各种计划、总结、报告、自我推荐信等等应用文,很少发现有人能精准提炼文章小标题的。小标题表达随意,字数长短不一,句式混乱不清,甚至有的小标题用一个词组,另一个用一句话。什么是终身受用?就是在学生时代习得的语言文字表达习惯讲究并能够迁移到工作、生活中,使中国语言、中国语法服务于工作生活,这就是怀特海所说的教育,也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教育。
(二)教孩子体会语文表达的逻辑之美
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晏子的话为什么有力量?接下来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晏子式推理”。
第一例:
面对“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的侮辱,晏子怎样回应的?学生根据课文回答:“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来了。”支老师接着说出了这段话隐含的逻辑关系:
因为:“敝国规矩——上等人去上国,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又因为:“我是下等人”。
所以:“我最不中用,派我来访问楚国”。
隐含:所以:楚国是下等国。
通过这样的逻辑推理,有理有利有节地回应了楚王的挑衅,显示了语言逻辑的力量。
第二例:
面对楚王“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是哪里人?”的挑衅,晏子再一次用严密的逻辑捍卫了齐国的尊严。且看这段话语的逻辑关系:
因为:南橘北枳。
所以:植物的生长特点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
又因为: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楚国却做起盗贼。
所以:是“水土不服”,是社会环境改变了人的本心。
那么:为什么好人会变坏呢?
隐含:楚国社会风气不正,致使良民变盗贼。
又一次使居心叵测的楚王无言以对,连连赔礼道歉。
两次体验之后,学生们深深体会到“晏子推理”的力量,支老师紧接着说了这样一番话:“晏子的话为什么有力量?因为这里面渗透着一门学问,叫做形式逻辑,这对于西方来说的新兴学科,我们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会使用了!”
原来可以这样教语文,这是支老师带给我第二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惊喜!
我很少听过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逻辑关系,教会学生体会逻辑推理的力量,并进而学会有逻辑的表达。
逻辑的魅力在于证明,通过证明,得出的结论才能无懈可击。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自圆其说,让读者信服,议论文尤是。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经历漫漫十多年的语文学习,很多人写起文章来还是那么艰难,条理不清晰,标题互相包含,材料游离于观点,逻辑顺序混乱,甚至不知所云?这是否说明,我们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辞藻的华丽、意境的幽美,忽略了语言逻辑美的挖掘和思维的训练呢?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利用课文中的逻辑之美,教会学生形成有逻辑的思维模式,是否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呢?支老师通过《晏子使楚》的例子,告诉老师们逻辑思维的培养不只是数学学科的责任,语文学科也有逻辑思维的元素,善于挖掘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逻辑的表达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的任务。
二、那些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支老师在本课中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非常实用,可操作,可迁移。他教给学生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用图示法表示课文结构。时下非常流行“思维导图”学习法,支老师的图示法很像“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好在哪里呢?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效果:其一,整个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大的图像,可据此了解课文的整体架构;其二,可以由学生自主建构,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其三,设计简单,而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记忆;其四,使用关键词可以提高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这种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学生们的归纳、提炼能力将大为提高,思维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也将逐步形成。
——用造字法教会学生辨字。学生在写晏子的时候,写成了“宴”会的宴,支老师马上解释“宝字盖”的意义是房子,“宴会”是在房子里进行的,所以和“晏子”不是一个字。接着又讲到“家”字的来历,进一步体会“宝字盖”的意义,让学生对两个字有了正确的区分。
——用范读法教会学生朗读。支老师和学生进行了分角色朗读,使文章中的人物立刻活了起来。支老师和学生们纷纷进入角色,课堂现场上便有了骄纵的楚王、机智的晏子,把人们拉回春秋时代“晏子使楚”的历史现场,感受晏子的外交智慧和不卑不亢。支老师形神兼备的范读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更为学生如何朗读做了示范。朗读教学,不再是机械造作的齐读,也不是诸如“轻重读音”等等没有道理的“朗读技巧”传授,而是人物性格、情感的宣泄与表达,是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不正是我们需要通过朗读教学教给学生的终身受用的能力和素养吗?
——用表演法教会学生体悟。在支老师的倡议下,楚王、晏子、宫人很快被选定,椅子变王位,课桌变几案,一场即兴课本剧开演了。每个演员即兴发挥,现场表达(支老师还提醒没有表演经验的同学表演的时候不可以背对观众),再一次再现了这段外交佳话,也让孩子们过了一把演员瘾,相信一定会给学生一生留下美好的回忆。表演是语言能力、人文素养的迁移和应用,支老师用表演的方法内化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的办法是会起到多重的教育效果的。
三、那些“文化化人”的爱的教育
——“叫我的名字”。支老师拿起印有他姓名的牌问同学们:“谁敢叫出我的名字?”一时间,同学们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眼前的这位爷爷级的老师。有个胆大的孩子首先举手,叫了声“支老师”,支老师说“那不是我的名字”;又一位学生叫道“支玉恒爷爷”,支老师说 “这也不是我的名字”;孩子们终于明白该怎么叫了,但还是觉得直呼其名不太恭敬,于是一个男生弱弱叫了声“支玉恒”,支老师爽朗地大声答:“到!”什么是教育民主?什么是师生平等?什么是不惧权威?什么是当仁不让于师?什么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学生?在这一声“支玉恒”——“到!”的师生问答里令人感动地明晰了……
支老师的课堂处处都是教育点,教学生长成“大”人。比如:
——“始终为自己争取机会”。开课不久,支老师提出一个未知的任务,问谁敢完成。面对未知的任务,大多数孩子迟疑了,个别学生高高举起了双手,支老师给了他一个简单的任务,说出本课的课题,随后加了一句“人生一世,机会不会很多,所以不要错过每一次的机会,把握机会的人才能更成功!”
——“好人不侮辱人”。一个学生在总结概括段落意思的时候,这样说道:“晏子受到了楚王的侮辱,他用智慧侮辱了楚王。”大多数听课教师、学生可能注意到这位学生表达用词的不准确,可是支老师跟进的一句话却几乎使我落下泪来,他淡淡地说:“换个词语,好人不侮辱人。”一句“好人不侮辱人”教育学生怎样做一个好人,怎样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能说这样的教育不会培育出一代君子呢?
听支玉恒老师的课,感受一位75岁高龄的老教育工作者心目中的语文教育,感慨良多,终生受益!遇见支玉恒,感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