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一季中稻和晚稻杂交稻新组合品比试验简报
2014-10-21陈利辉陈桂华唐文邦
陈利辉 陈桂华 唐文邦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湖南省水稻生产能力,挖掘水稻新选育品种的生产潜力,对新选育的一季中稻和晚稻杂交稻组合进行初步筛选试验,根据水稻产量表现,从中筛选出较适合湖南省种植的一季中稻杂交稻组合有:089S/92060、095S/8H361、134S/8H361、146S/92067、146S/92060、089S/92067、088S/92060、095S/92060、095S/0H001、095S/60207;晚稻杂交稻组合有:深95A/92194、深95A/518、深95A/92060、湘丰70A/92194、五丰A/60207、深95A/92194、深95A/8H361、炳1A/4418、深95A/0H001和263S/60207等。
关键词:一季中稻;晚稻;产量;杂交稻新组合;筛选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02-0028-03
杂交水稻的产量优势在增加粮食产量、解决人类温饱问题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获得一定产量的前提下,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稻米品质改良已成为目前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1],育成既高产又优质的水稻品种或组合已成为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2]。水稻产量和稻米的品质不仅受遗传特性的影响,也受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措施的影响[3]。水稻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种植,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均存在差异[4-5],因此在生产上需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为了鉴定新选育的雜交稻组合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筛选出适合湖南省种植的一季中稻和晚稻杂交稻组合,特进行了此次试验,以期为湖南省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一季杂交中稻以丰两优4号为对照组合,参试新育一季中稻杂交稻组合有:089S/92060、095S/8H361、134S/8H361、146S/92067、146S/92060、089S/92067、088S/92060、095S/92060、095S/0H001、095S/60207、134S/0H001、119S/92060、095S/92067、088S/92067、105S/92060、065S/92060、123S/92067、075S/60207、088S/60207、089S/60207、146S/92242、152S/92067、146S/92242、088S/70124、053S/92060等99个(见表1),均由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提供。晚稻杂交稻组合以天优华占为对照组合,供试新育晚稻杂交稻组合有:深95A/92194、深95A/518、深95A/92060、湘丰70A/92194、五丰A/60207、深95A/92194、深95A/8H361、炳1A/4418、深95A/0H001、263S/60207、炳1A/0H001等47个(见表2),均由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2在湖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阳光充足,水源清净,排灌方便,试验地为红黄泥土壤类型,肥力中上等,有机质含量中等。
1.3 试验设计
试验田前作为冬闲田。一季中稻杂交稻组合均于4月20日播种,采用塑料软盘育秧,6月9日移栽,栽插规格 20.0 cm×26.7 cm,单本栽插,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0.0 m2,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统一按常规栽培要求实施。晚稻杂交稻组合均采用塑料软盘育秧,于6月20日播种,7月17日移栽,栽插规格均为16.5 cm×20 cm,双本栽插,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0.0 m2,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统一按常规栽培要求实施。
1.4 指标测定及数据分析
分别在一季中稻和晚稻杂交稻组合成熟期,测定各小区水稻的实际产量。使用 Microsoft Excel 2003和DPS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季中稻杂交稻组合产量表现
从表1中看出,一季中稻杂交稻组合产量高于丰两优4号(对照)的组合有70个,产量低于对照的组合有29个。产量排在前10位的杂交稻组合是089S/92060、095S/8H361、134S/8H361、146S/92067、146S/92060、089S/92067、088S/92060、095S/92060、095S/0H001、095S/60207,分别比对照增产21.04%、18.40%、14.97%、14.80%、14.78%、14.02%、13.90%、13.83%、13.42%、13.28%;其中,产量最高的组合是089S/92060,产量达743.13 kg/667m2,比对照增产21.04%。产量排在最后5位的杂交稻组合分别是095S/Y0制7、053S/Y0制7、088S/Y0制7、117S/Y0制7、119S/Y0制7,产量分别为497.66、488.30、486.11、472.22、471.05 kg/667m2,分别比对照减产18.94%、20.46%、20.82%、23.08%、23.27%。
2.2 晚稻杂交稻组合产量表现
从表2中看出,晚稻杂交稻组合产量高于天优华占(对照)的组合有16个,产量低于对照的组合有31个。产量高于对照的晚稻杂交稻组合有深95A/92194、深95A/518、深95A/92060、湘丰70A/92194、五丰A/60207、深95A/92194、深95A/8H361、炳1A/4418、深95A/0H001、263S/60207、炳1A/0H001、236S/70124、深95A/92067、191S/60207、早丰A/518、早丰A/92194,分别比对照增产5.80%、5.73%、5.61%、5.06%、4.96%、4.62%、4.40%、3.56%、3.02%、2.99%、2.23%、2.20%、1.71%、1.19%、0.70%、0.28%;其中,产量最高的组合是深95A/92194,产量达681.12 kg/667m2,比对照增产5.80%。产量排在最后5位杂交稻组合分别是236S/02276、192S/10964、236S/10964、236S/518、236S/Y0制7,产量分别为577.47、571.44、555.73、551.76、546.36 kg/667m2,分别比对照减产10.30%、11.24%、13.68%、14.29%、15.13%。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99个供试新育一季中稻杂交稻组合中,产量高于对照品种丰两优4号的杂交稻组合有70个,产量低于对照的组合有29个。根据各杂交稻组合田间筛选试验产量结果可知,在筛选试验中产量表现较佳的杂交稻组合有089S/92060、095S/8H361、134S/8H361、146S/92067、146S/92060、089S/92067、088S/92060、095S/92060、095S/0H001、095S/60207,可继续开展进一步田间品比试验;而筛选试验中产量表现较差的杂交稻组合有095S/Y0制7、053S/Y0制7、088S/Y0制7、117S/Y0制7、119S/Y0制7,这些组合可考虑退出田间品比筛选试验。
在47个新育晚稻杂交稻组合中,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天优华占的组合有16个,產量低于对照的组合有31个。根据各杂交稻组合田间筛选试验产量的结果表现,在筛选试验中产量表现较佳的杂交稻组合有深95A/92194、深95A/518、深95A/92060、湘丰70A/92194、五丰A/60207、深95A/92194、深95A/8H361、炳1A/4418、深95A/0H001和263S/60207等,这些组合可继续开展田间筛选试验,进行丰产性能的研究。而筛选试验中产量表现较差的杂交稻组合有236S/02276、192S/10964、236S/10964、236S/518、236S/Y0制7等,这些组合基本上从筛选试验中淘汰了。
与常规品种不同,杂交稻品质改良难度更大,因为杂交稻商品大米为F2。对于高产、优质杂交组合的选育,首先要着力加强优质籼型不育系的研究。主要育种策略是利用现有的高产、品质优异(低或无垩白、整精米率高)的保持系或常规优质品种,与综合性状优良的不育系杂交,在后代中有目的地选择高产、优质的植株再进行不断回交,直至筛选出目标性状较好的不育系。同时,恢复系品质改良也很重要,优质恢复系培育的主要策略是利用现有的优质恢复系进行杂交,重点应放在提高恢复系的产量与稻米品质方面。另外,可利用远缘杂交,扩大遗传距离,以利于杂种优势的增强以及优质基因的导入。总的来说,就是通过优质不育系和优质恢复系配组来选育高产、优质的杂交组合[6-7]。
试验仅对所选育的一季中稻和晚稻杂交稻组合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其产量构成因素、植株的抗病性、稻米品质等方面还需作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才林,朱 镇,张亚东,等. 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 江苏农业学报,2008,23(2):199-203.
[2] 王 丰. 杂交稻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05,(5):11-14.
[3] 缪发华,张华书. 水稻新品种(系)品比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1,(5):40-41.
[4] 孙同林,尤和平,殷建华,等. 水稻品比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0,(3):41-42,30.
[5] 梁 珍,陈景智,黄伟平. 兴国县2006年水稻杂交组合品比试验简报[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2):122-123.
[6] 罗 明,霍中洋,张洪程,等. 稻米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1):18-20.
[7] 倪善君.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及对策[J]. 垦殖与稻作,2003,16(1):47-49.
(责任编辑:成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