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沿边金融开放中的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2014-10-21刘宏博唐青生

时代金融 2014年30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问题与对策

刘宏博 唐青生

【摘要】普惠金融是首次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推出的一个概念,它强调应建立真正普惠金融体系,从而把那些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轨道之外的农村低收入者纳入农村金融服务范围,使他们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改善。近年来,普惠金融已成为被国际社会和金融业普遍认同的金融发展战略,也是我国下一步金融改革和转型的主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这一影响极为深远的号召。2013年11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与东盟的开放合作,积极探索跨境金融改革创新,推动沿边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普惠性金融我国沿边金融开放中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普惠金融体系提出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关键词】普惠金融 沿边开放 问题与对策

一、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

(一)普惠金融的综述

普惠金融的概念来源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其基本含义是能有效的,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认为只有将包括穷人为对象的金融服务有机地融入金融体系,才能使过去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弱势客户群体获益,最终这种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对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过去难以到达的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开放金融市场,每个人才能有机会参与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认同的是只有将包括低收入者在内的金融服务有机的融入于微观、中观和宏观各个层面的金融体系,过去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客户群体才能获益。最终这种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能够对发展中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过去难以到达的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开放金融市场。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各层面内容见包括:客户层面,各类群体其中贫困和低收入客户是这一金融体系的中心之一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决定着金融体系各个层面的行动。微观层面,微观层面为零售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从民间借贷到商业银行以及位于它的中间的各种类型它直接向穷人和低收入者提供服务;中观层面,中观层面包括了基础性的金融设施和一系列的能使金融服务提供者实现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服务规模和深度、提高技能、促进透明的要求如审计师、评级机构、专业业务网络、行业协会、征信机构、结算支付系统、信息技术、技术咨询服务、培训等等;宏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有利于小额信贷发展的适宜的法规和政策框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当局、财政部和其他相关政府机构是主要的宏观层面的参与者。

普惠性金融服务体系主张包括穷人、富人、一般人和大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不同服务对象都得到金融服务满足各类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除了一般性的存款业务外贷款是最重要的内容另外也包括保险、理财、支付结算等各种业务。该体系特别强调给弱势群体提供一种与其他客户平等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利这是传统金融体系所无法实现的。作为一种扶贫方式普惠金融的提出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弱势群体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影响。

(二)云南省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

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集“民族、山区、边疆、贫困”于一体的省份,截至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总人口4596.6万人,其中60.69%的人口属于农村人口,全省山区和半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4%,云南省25个边境县中,有16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根据云南省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目前云南省人有467万农村贫困人口。云南省的有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国12.3%。就金融资源来看,在云南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的配置状况,包括金融资源向貧困地区的流动、贫困人口对金融资源的占有状况、金融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组合状况等,直接关系着云南省广大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截至2013年云南省农村金融服务在全省的乡镇实现了全覆盖,但是这些地区属于偏远、边疆、贫困、民族聚居的地区。从调查情况看,新设网点普遍面临交通条件差、安全保卫压力大、农村诚信意识尚需长期培养、业务发展缓慢,大多数网点面临持续亏损局面等问题。为了推进云南沿边金融综合试验区的沿边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云南省应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以小额信贷为主要切入点,服务广大偏远、边疆、贫困、民族聚居的地区,以促进这下地区的发展。

就云南沿边金融开放中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而言,发展普惠金融不仅可为云南贫困群众和贫困县乡提供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和公平性服务,更能够为那些未曾得到现有金融体系所能提供服务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我国的金融行业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一直被正规金融机构和组织占据垄断地位,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从而导致了我国农村地区严重的积贫积弱现象。在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下,改变传统金融体系中为了控制风险而使资金更多的流向大企业、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贫困和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采用多种不同的渠道,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送至目前仍被正规金融排斥在外的贫困群体手中。只有当目前被传统金融遗弃的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能平等的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我们的金融体系才能称得上是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

1.云南沿边金融开放中的普惠金融的发展便于促进贫困群体的自身发展。发展普惠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促进云南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群众的金融意识和观念的发展。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空白地区,通过布设自助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在有效管控风险断探索深化“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普惠金融活动促进自身的发展。

2.云南沿边金融开放中的普惠金融的发展利于向广大云南农村金融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由农村信用社所承担,国有大型银行的大部分机构都已撤销。大力发展云南金融普惠体系,建立村镇银行已成为发展云南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推动云南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村镇银行可以为广大的农村贫困群体提供生产性贷款,解决资金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供保险、理财等服务;另一方面,村镇银行把贫困群众当作同等客户来看待,更体现普惠金融的公平性。也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3.云南沿边金融开放中的普惠金融的发展是统筹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之一,特别是在云南省这个农业人口大省,必然要解决农村农户、低收入人群及微型企业的发展问题,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在云南广大农村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来进行小额信贷和其他的农村金融服务是完全必要的。建设云南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必然要求城乡能够统筹协调发展,这必然要有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目前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十分突出,一些农村贫困地区金融发展显然与滇中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加大。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造成了金融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造成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资源的流失,从而加剧了城乡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是发展农村金融的基本原则。要弥合城乡差距,必须发展云南普惠金融。

二、云南沿边金融开放中的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是云南省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致力于普惠金融体系,为社会所有阶层尤其是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等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2012年云南省“两会”期间,“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随后,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启动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试点工作。2012年8月,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的意见》。2013年4月,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行动全面推开,进入常态化开展实施阶段。近几年来,特别是云南沿边改革试验区被确立以来,在中央和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及金融、财政、扶贫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努力下,云南针对小微企业、广大贫困群体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金融、涉农贷款、小额信贷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总体看来,通过云南省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和“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一是实现了“两个不低于”:2013年,云南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为15.17%,高于全省全部贷款平均增速0.51个百分点,增量较同期增加17.11亿元;二是实现了“三个良好”:即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小微企业贷款获得率3项指标情况良好:截至2014年2月末,云南省小微企业的贷款获覆盖率为16.78%,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为69.95%,申贷获得率为91.61%①。云南普惠金融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小贷公司覆盖县域、惠及大众

截至2014年6月末,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由2008年试点的10家发展到553家,覆盖云南省16个州(市)、127个县(市、区),累计发放贷款348.39亿,其中支农支小贷款达248.38亿元,将近4万农户、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获益,间接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21万个,以股本、债权融资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推动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308家(目前全省已评审通过股权投资类企业381家),注册资本总计42.09亿元;大部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依法注册后,正积极依法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据不完全统计,基金规模协议额有望超过600亿元。推动设立股权投资基金73支,规模超过253亿元,私募股权重点投资的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涵盖生物制药、绿色能源、旅游文化、有色金属以及特色农业等投资领域,投向园区经济、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等基础设施和城镇化领域,广大小微企业因此获益。股权投资基金以股本、债权融资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村镇银行支农支小功能初现

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云南省共有村镇银行44家,已开业的36家村镇银行覆盖全省16个州市,注册资本金累计196亿元,存款余额115.61亿元,贷款余额80.44亿元,其中支农支小贷款占比达到90%以上。

(四)建立了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覆盖了122个农村金融缺失的乡镇

省级财政分3年对每个金融服务缺失乡镇新设立固定网点60万元、流动网点20万元、自助设备网点10万元的建设补贴,并按不同类型机构每年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的运营补助,3年合计补贴总额9970万元。目前,全省各级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补贴资金1.3亿元。省农信社、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富滇银行等各银行机构采取“先服务、后建设”或“边服务、边建设”的方式,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在居民相对集中、地方经济发展有一定规模、金融业务发展前景较好的缺失乡镇设立固定营业网点;对基础条件较差、金融机构保本经营困难的缺失乡镇,由距离较近的银行网点扩大服务范围,开展定时定点流动服务,并布放自助设备,提前一年时间解决了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群众长期存在的存款难、贷款难、结算难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信贷支持。

(五)普惠金融制度建设、产品设计、服务三位一体的格局初步形成

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增量奖励、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的措施,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确保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突出生产生活需求,开辟农户贷款“绿色通道”,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户贷款和专业合作社贷款覆盖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農林产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农村消费的支持力度。创新农村信贷、保险、直接融资和担保配套的金融产品,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户贷款和专业合作社贷款覆盖面,确保发放惠农卡累计突破200万张。

(六)搭建招商引资对接平台,积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活动方案》

云南省金融办开展了6期“小微企业融资超市日”活动,涉及昆明、保山、德宏、红河、普洱等部分沿边州市,金融机构198家次,小微企业1024家。120家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现场签订贷款合同,合同金额12.5亿元;490家小微企业与参与活动的金融机构达成意向融资协议50.6亿元。开展了6期“金融州市行”活动,涉及曲靖、普洱、保山、临沧、昭通、大理6个州(市),落实项目意向融资额度超过2800亿元。举办了5期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知识培训班、“小微融资便利化活动”高级管理干部专题研修班,累计培训小微企业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600余人次。举办各类论坛、峰会、产融对接会、招商会多次,推动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云南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多举措保护金融消费权益。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德宏州政府组织州内多家金融机构和银行网点结合德宏沿边经济、金融发展导向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借宣传契机,夯实金融机构网点服务,并落实监督检查;筹措和推行“12363”金融消费权益投诉咨询电话,充分落实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行为的监督。

(七)积极开展“三权”抵押,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现新突破

“小微”、服务“三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对德宏州林权抵押贷款模式进行了改革尝试,在“三权三证”抵押融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确保金融信贷对林业产业的不间断扶持,无偿服务,减轻负担,区别对待,降低门槛,采取不同方式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尽最大努力满足农户的有效信贷需求,多县市实现林权抵押贷款零的突破。2011年云南省在6个县(市、区)开展“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引导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林权、农房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截至2013年末,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达到133.21亿元;农民居民房屋产权抵押贷款居全国前列,达到44.14亿元;经济林木(果)权、观赏苗木抵押贷款全国首创,达到3.61;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小型水利产权抵押贷款实现零突破,达到1.79亿元;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达到8.38亿元。全省农业保险产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保费收入达到10.31亿元,同比增长44.55%。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德宏州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房产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截止2013年末,全州集体林完成确权面积746万亩,确权率98.9%。发放林权证14.2万本,发证面积719万亩,发证率99.1%;登记林权流转面积49.7万亩,林权抵押贷款面积18.9万亩。全州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发证宗地数2.19万宗,应发证面积86.8万公顷,现已完成内、外业工作,待发证;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应发证宗地数21.8万宗,已发证5.3万宗,发证率24.4%;完成农村居民房屋测绘工作5349户②。制定了《德宏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正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随着农村产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推进,将为以“三权三证”为核心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奠定坚实基础。

(八)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支持云南普惠金融建设

目前,云南省省内服务于农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第一、近年来,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继续稳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成立了三农金融分部管理委员会、三农金融分部和各地州经营管理中心,并根据需要设立三农会计核算、考核评价、信贷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五个中后台管理中心,合力推动服务“三农”工作,进一步提升农业银行支持“三农”发展力度。第二、邮储银行按照“以能力贯穿质量、效益、规模”、“以流程贯穿前、中、后台”、“以客户贯穿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的原则和工作思路加快云南省邮储银行“二次转型”步伐。第三、云南省各农村信用社已基本完成统一法人社改革目标,多年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社业务发展迅猛,总体情况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存款总量稳步增长,贷款增量均衡调节,信贷质量稳中有升,不良贷款有效控制,备付金头寸充足,盈利水平稳步提高,系统性风险抵御实力不断增强,整体经营步入良性、快速和稳健发展轨道,改革成效不断显现。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2013年末,德宏州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368,817万元,较年初增加252,121万元,增长22.58%;各项贷款余额747,713万元,较年初增加157,768万元;全辖农村信用社存贷比平均水平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为54.62%;辖内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10,025万元,较年初减少1650万元,下降14.13%;③同时,高风险机构化解工作取得实效,在州政府的积极主导下,对历史原因形成的高風险社(原瑞丽边城城市信用社更名瑞丽市新兴农村信用社)进行重组改制工作已纳入银监总局备案,拟组建省内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相关改制工作已有序展开。除对传统信贷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外,为支持德宏州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市场需要,2013年德宏州农村信用社结合辖区实际,相续创新了“信用社+商会+中小微企业”、木材质押担保、玉石质押等贷款方式,提升了信贷扶持力度。

三、云南沿边金融开放中的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云南在普惠金融的发展取得重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云南省农业经济基础薄弱,普惠金融运行环境不佳

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科技含量总体偏低,决定了农业金融具有交易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的特点。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村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发展缓慢和城乡差别扩大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日渐萎缩,一些在县城设立的银行分支机构为了追求利润,纷纷把视角从农村转移到大中型城市,农村资金外溢,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也给农村金融运行的整体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的情况下形成的金融生态环境不可能支撑当地金融的正常发展。

(二)云南省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削弱了资金投放能力

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存在农村地区群众信贷意识薄弱、信用意识欠缺、信贷对象条件不达标等客观问题。农村信用意识淡薄,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严重,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贷款就是纯利润”的错误观念,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借贷之前不想归还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损伤了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而依法收贷过程中,“执行不到位”,“司法打白条”的现象较为普遍,社会缺乏必要的信用意识,社会缺乏必要的信用管理措施,守信者未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得到严厉制裁,导致银企信用关系扭曲,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机。诚信环境缺失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当前,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对个人贷款所蕴涵的风险不能进行适时监测。加之信用信息开放度较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信息不对称、使贷前调查、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等无法正常运行。

(三)征信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意识淡泊

当前,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对个人贷款所蕴含的风险不能进行适时监测;同时,由于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作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上报政府产值高,上报税务利润少,上报银行利润好”的现象非常普遍,金融机构难以掌控企业执行国家会计和审计准则的真实情况和企业真实的运行状态,加之信用信息开放度较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信息不对称使贷前调查、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等无法正常运行。前我国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有相当一部分法规缺位或约束力弱,导致一些信用活动无章可循。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正规金融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至今没有一部《金融合作法》保护其合法权益,这对于服务“三农”为宗旨的作用发挥是很不适应的。

(四)小额保险的缺失使小额贷款风险难以回避

配合小额信贷开展的信用保险是规避贷款风险的有效方式,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保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农业保险的发展远远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覆盖面还不高,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贫困群体被排斥在传统的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五)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和融资体系不够完善

信贷政策一直没有放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控制数情况不容乐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授权授信问题难突破。一方面,对于云南省广大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户来说,主要的融资渠道仍是银行融资和私人借贷,其他的融资渠道虽然已经得到拓展,但运用很有限,还很不充分。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州市,特别是县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覆盖率偏低;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的数量、规模和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金公司、股权投资类企业所占比例还较少,布局也不平衡。

(六)普惠金融融资产品创新还不够和融资增信平台还未充分发挥作用

基于“三表三品”(水表、电表、税表,人品、押品、产品)的贷款产品和基于还款方式创新的贷款产品还需要相关部门和银行机构大胆探索,积极开发更加贴合小微企业特征的信贷产品;目前给类投融资担保公司众多,但总体上多而不强,增信能力不高,再担保机制作用还不明显。“三农”金融改革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三权三证”规范落实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面临金融产品创新权限受上级机构限制的问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存在局限。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农村小微企业资质较差、抵押担保不健全难以达到银行放贷条件。

(七)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有待提高

由于受农村产权融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产权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三农”产权融资保证保险及担保机构、抵押物处置机制和农村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建立,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基础依然薄弱,难评估、难流转、难处置等因素影响,制约了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

四、建设云南普惠金融的建议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滇中地区的发展加快,比起滇中地区来,其他贫困地区的发展的差异和差距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阻碍。解决云南省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建设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大力发展商业性、可持續的小额信贷机构,缩贫困地区与滇中地区的差距,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全面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普惠金融体系。根据普惠金融体系框架,从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需求(需求行为和需求满足程度)、微观(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金融机构提供产品的机制)、中观(征信体系、担保体系、支付系统、信息技术等金融基础设施)、宏观(法规、政策体系)等角度来分析。

(一)了解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需求

先要了解农户、小企业是否面临贷款难、信贷约束,贷款难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需要什么样的机构,目的是发掘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的原动力。

(二)加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建设

1.构建和完善云南普惠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在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正规机构,包括经过改革的或新成立的)对农户的金融服务供给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寻求增加对农户的信贷供给的办法。一个办法是继续改革原有机构或成立新的机构,比如增设新的基层机构、网点,或成立农民自己管理的组织等,让其更接近农户,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问题,从而增加对农户的信贷供给。

2.正规金融机构可以开发利用现有的、具有群众基础的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草根型资金互助社)作为营销渠道,通过机构之间的联结,让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农户提供零售性金融服务,而正规机构成为一个批发型机构(这种方式实际上利用了基层组织所具有人缘、地缘社会资本,来控制风险、减少交易费用,从而,最终增加了对农户的信贷供给(也缓解了农户的贷款难)。这种方式也是利用基层组织社会资本替代传统抵押品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农村金融服务程序的创新。当然,抵押品的替代机制还有很多,比如商业信用、信贷保险等。第一个办法,对应总体框架中微观层面的组织机构创新部分;第二个办法,对应总体框架中微观层面的抵押品替代机制和金融服务流程创新部分。

3.积极拓展多方面的普惠金融融资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小额信贷开展经营的基础。如可以使用国际组织和中央财政的捐赠资金和贷款,财政扶贫款;小额信贷组织的贷款;储蓄资金等。

4.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如2014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以“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为重点的“三农”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小微金融;同时还可以在普惠金融贷款业务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不同的贷款种类。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问题与对策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