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2014-10-21赵福亮白永生梁友君薛峰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实验室高校

赵福亮 白永生 梁友君 薛峰

摘要: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發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立新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实验室管理系统,更好的贯彻实验室改革思想。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目前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多方措施,以提高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实验室 信息化建设 高校

实验室作为高校展开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它在学校的科教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又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得到了长足发展,而要想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就必须要积极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强化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这对于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纵观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发展历程,一般将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内涵概括为:以现代先进管理理念为指导,依托信息技术,融合实验各要素(实验者、实验设备、实验环境、匹配资料、事务管理)和实验服务水平支撑力,从而提高试验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科研效率的管理方法。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上述实验各要素的融合、渗透和创新,也是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要找到各个实验各要素的动态平衡点,从而适应不同学校、专业的具体应用。实验室的管理内容通常包括:实验室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开放管理、建设管理、文档管理等,简单地讲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是指针对上述实验各要素而进行的信息化管理。

二、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基本跟随现代信息技术的步伐,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也各具特色,不少方面还是成绩骄人的。据大多数的高校实验室都建立了有线或WLAN 局域网,有的实验室设备配置已经很高端,诸多实验室依据自身的需求开发了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拥有专专职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人员,实验室信息化的普遍应用发挥着其自身的现实价值。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不容小觑,概括如下:

首先是现有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费效比较低。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高性能、高标配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方便实验者的实践效应,提高实验者的学习创新能力,发挥其科研效能,但时下诸多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多处于实验数据保存、实验任务、教学计划安排的基本系统应用层次上,其深层次的管理功能、决策服务支持以及管理数据挖掘都没有实施,个性化、知识化、因事而宜的管理系统较少,功能单一的模仿系统不能真正发挥实验室应有的效用,管理系统的诸多模块形同虚设。

第二,校级资源孤岛现象突出,信息共享不能深度实现。各高校都建立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实验室,即使在本校也有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实验室存在,校级、校内雷同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共享少,好的实验室管理经验总结以及自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交流较少,或许是管理方各因成绩和利益有别,其主观上缺乏传授经验的积极性,共享成果的主动性较低,闭门造车的意识严重影响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程。

三、加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完善实验室信息基础建设,包括设备、网络、软件等,把实验室信息化纳人学校的办公自动化总格局中进行同步建设,保持协调,同步发展,有长远的打算,考虑今后的发展需求

(二)选择最适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进行全而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该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和分析测试技术的集合体,是一个包括信号采集设各、数据通讯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实验室的内部管理在内的高效集成的管理系统目前每个学校、院系的实验室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各自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存在不同之处所以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学校或其他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在借鉴其他系统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真正适合本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三)建立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力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对实验室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提高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信息化素养成为一个重点。通过对相关实验室政策的调整,对岗位进行合理的定编;针对实验技术人员知识和学历结构、岗位职责的要求,优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结构;多方位促进技术交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定期派实验技术骨干到条件设备好、教学质量高的同类院校实验室相互交流,加强上岗前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实施鼓励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有效措施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为技术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达到提高实验人员素质的效果。

小结:

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有效改变实验室传统的管理的繁杂,减轻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因此,在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其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储艳兰.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2).

[2]贾青平,张映文.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10).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实验室高校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