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钢琴考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0-21宋瑾瑜
宋瑾瑜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有大批的学生加入到钢琴的学习中来,为了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和实际演奏能力,于是就产生了钢琴考级这么一个“形式”。钢琴考级在中国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对我国钢琴考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客观分析与研究,以便能更好地发挥钢琴考级在钢琴教学中的良性循环作用。
【关键词】钢琴考级;考级问题;解决对策;钢琴教学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也是艺术学习者首选的热门乐器之一。同时钢琴是一门比较难学的乐器,一般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才能入门,所以,许多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开始学习钢琴。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可以为培养出优秀的钢琴演奏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完善我国艺术教育体系,提高我国艺术综合水平。但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音乐教育者去深思,如对钢琴盲目的学习、钢琴考级的错误认识、钢琴学习中的盲目跳进等。
一、钢琴考级现状的分析
据资料显示,1991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的音乐考级开始举办,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发展很迅速,近20年来,钢琴考级“热潮”遍布全国。
(一)钢琴考级“热潮”的出现
根据四川省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工作委员会的统计数据,1993年四川第一次实行钢琴考级,当时报名两千余人,此后钢琴考级人数呈年年上涨趋势。2011年,仅成都考点报名钢琴考级人数将达到8000人左右,全省钢琴考级的学员预计在2万名以上。由此可见,钢琴考级的热潮升温之快速。可以用“一路狂奔”来形容钢琴考级大军。
钢琴考级一般都定于每年的暑假,从时间上来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很好的考级时间条件。因为钢琴考级是验证钢琴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最易获得学校、家长、社会等对钢琴学习水平的认同。同时,很多家长了解到钢琴训练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有益,于是出现了钢琴考级“热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出现了很多钢琴考级机构,如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等,这更让钢琴考级热闹起来。
(二)钢琴考级的引发现象
钢琴考级制度实施以来,社会上的钢琴教师供不应求,许多培训机构为顺应趋势,广招钢琴老师,降低钢琴教师的门槛。还有一些考级培训机构机械化的教学思路,不针对每个孩子出现的问題对症下药,只为一纸证书盲目跳进,这样下去会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阶段能力达不到,演奏就会很吃力,收获的是“拔苗助长”之结果。
二、钢琴考级的误区
钢琴考级制度施行以来,对规范业余钢琴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广大老师和家长对考级不断有新的认识,考级弊端也不断地显现出来。
(一)曲解钢琴考级的本质
钢琴考级的设立是为钢琴教育服务的,是检验钢琴学习者学习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整个钢琴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许多家长、学生一味地追求一纸证书,教师不顾钢琴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使得钢琴考级的本质发生了改变。要参加钢琴考级,我们首先应该清楚钢琴考级的意义。
钢琴考级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上台锻炼的机会;同时,考级给学生提供了接受专家鉴定与指导的机会。考级证书只是学生钢琴学习历程的一个阶段性纪录,是钢琴学习程度以及音乐综合素质与水平的一个测试。
(二)钢琴考级的功利行为
许多家长都是从智力投资的角度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钢琴,认为学习钢琴就是对孩子未来的一种潜在投资,甚至关系到孩子将来的升学、择业等方面。因此,家长极力要求自己孩子不断的参加各种钢琴学习班、不断地考证。
各种加分政策也导致了钢琴考级的功利化行为。一些地方学校明文规定有各种证书者考试均可加分,同时又分证书级别的高低来定加分的多少。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加更多的分数,只看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盲目的追求进度,只为考级弹琴,一些适合程度的基础练习几乎为零,认为考多少级就有多高的水平,因此使钢琴考级变成了一种带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质,为了证书而考级,为了加分而考级。
(三)培训机构及钢琴教师良莠不齐
近年来随着艺术事业的大力发展,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在师资上,人员需求越来越多,但专业教师的培养满足不了日益壮大的艺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就会打着“专业”的旗号聘请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非专业教师进行执教,许多音乐师范类的大学生和一些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业余时间做兼职钢琴老师,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教学技能,却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甚至还有一些音乐爱好者或是学生家长在经过几年耳濡目染后,也做起了“钢琴老师”。这样,使钢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使学生掌握了错误的学习方法,扼杀了许多有天赋的学生,阻碍了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甚至是整个艺术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四)钢琴考级组织机构目的异化
钢琴考级组织机构是学习者与钢琴考级之间的纽带,其任务是统一钢琴考级的标准,为钢琴学习者和钢琴考级服务。近几年来,随着学习钢琴的人数不断增加,钢琴考级组织机构也逐渐增多,不管是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如此。这样的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为考生提供了最大的方便。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机构的增多,务必会导致竞争的加大,从而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机构越多,标准就越不统一,各个考级机构各成一个标准体系,甚至会出现同一首曲子在不同机构属于不同级别的现象,这样会搅乱钢琴考级体系,使其信誉度降低。在考级过程中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一些不良交易现象出现,如为了争取更多的考生的报名费,大肆宣传可以交钱包过,这样就会使钢琴考级体系异化,造成恶性循环。
三、如何健全钢琴考级体制(解决对策)
(一)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对于钢琴考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行业监管体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规范,使之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针对钢琴考级制定相关的条例,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钢琴考级秩序,减少或降低学校加分政策,杜绝考级包过现象等。
(二)定期对钢琴教师进行培训
定期对钢琴教师进行培训能够使教师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在培训的过程中加大对教师专业理论的学习,多开展一些教师竞教比赛或舞台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钢琴教育的大力发展,使钢琴考级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健康有序地进行。
(三)加大对钢琴教师的考核力度
现在社会上招聘钢琴教师的门槛低,甚至出现“零门槛”,只要会钢琴,不管教学能力高低,就会出现在琴行、考级班、音乐中心等,所以制定对钢琴教师的考核方案能够促进钢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考试才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才会使钢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四)豐富教材容量
在众多的考级机构中,考级教材五花八门,如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的教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的教材、中国音乐家协会出版的教材等。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现象,就是参考曲目过少。在每一级别中,学生只要练熟规定的曲目,考试就能顺利通过,相关专家在修订教材时,应多从多样性、实用性等角度考虑编写教材,增加参考乐曲的数量,这样既能使学生考好级,又能使学生学有所得,使钢琴考级体现出真正的考级目的。
(五)形成良性的考级机制
一些考级组织机构为了争取更多的考生,大肆宣传一些不合法的操作手段,对整个考级体系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师的“随意性”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从而影响到了整个钢琴教育,因此形成良性的考级机制是相当有必要的。首先是对教师队伍的规范整顿,如采取钢琴教师资格认证机制。其次是杜绝协议包过或是拿钱买证等现象发生,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最后是考教分离,避免考官考核自己所教的学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只有建立良性的考级机制,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钢琴考级是评定钢琴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我们不能把考级作为钢琴学习的唯一目标,要对考级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要怀着很强的功利思想。面对日益壮大的“琴童队伍”,钢琴考级是十分有必要的,但钢琴考级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认识到钢琴考级中的弊端,及时加以修正和解决。只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科学的钢琴考级制度,才能对钢琴的学习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使钢琴这一门艺术学科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