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全面收费制度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2014-10-21邓晓敏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可行性必要性

邓晓敏

摘要:研究生全面收费制度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教育投入的提高及国际趋势是制度实施的可行性,解决教育公平,满足现实需求是其实施的必要性。为了促进这一制度的更好实施需要完善奖学金制度及收费制度,转变管理模式。

关键词:研究生收费制度;可行性;必要性

2014 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研究生全面收费制度再度成为公众争论的热点。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并建立与之配套的保障措施,促使研究生收费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我国研究生费用制度的发展

我国研究生教育在1981- 1985年实行的是单一的国家财政模式,全部经费由国家包揽。1985年起原国家教委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了双轨制,先后制定了定向培养、委托培养、招收自筹经费研究生和扩大计划外招生名额的有关政策。2006 年中国开始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试点,最初从华中科大、哈工大、西南交大 3 所高校开始,2009 年改革试点在部属高校全面推开。2013 年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要求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1]。

二.研究生全面收费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1.符合政策的国际趋势

上个世纪年代80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高等教育需求持续增长的态势,致使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引发了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危机。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教育经费拮据,开始用收费来分担教育成本。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高校也相继采取收费政策。[2]实践证明,学生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政府教育经费紧张局面,更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一个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增加个人投资比例。

2.人们对教育投入的观念与能力加强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13 年招生划更是达到 60.8万人,是 2001 年招生总数的 3.8 倍,这种大规模的招生在促进国民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3]。竞争机制成为人们获得收益的前提,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是人们提高竞争能力,获得更多收益的的主要途径,我国市场经济活跃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个人与家庭都非常舍得对等教育投入。

三.研究生全面收費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1.政策的现实需求,研究生数量扩张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紧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数量连年扩张,国家财政状况紧张使全面收费政策变得紧急而迫切。2011年,全国在读研究生172万人,2012年全国在读研究生总数达172万人,2013年全国在读研究生总人数继续上升,跃居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有研究结果说明2004 至 2006 年,硕士研究生生均年培养成本为 3.54 万元,博士研究生为 4.72 万元。[4]假设按照这个成本粗略估算,且培养成本全部由财政承担的话,财政投入将达到数百亿元,如再不实行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国家财政将难以承担快速增长的投资经费,高校也无法承受研究生扩招带来的沉重负担。

2.免费的研究生教育属教育不公平现象

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内,“教育公平”则主要是指高等教育这样一种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分配应当趋于公正。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端产品,却有部分学生不用缴纳学费上学,这无疑有碍于教育的公平性。首先,从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来讲,政府所支出的每一项补贴都要使绝大多数人受益。而免费研究生教育的存在,仅仅使那些极少数的人受益。也就是说政府在用公共纳税人所缴纳的税金造福极少数人,这就造成了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四.完善研究生收费制度的建议

1.完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

建立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对公共产品属性强,社会效益好但经费来源有限的学科和专业,学生获得全奖的比例较高;对社会效益不大且市场需求不高的学科和专业,可通过减少学生资助的比例调节招生规模;同时,要在普通,优秀奖学金的基础上设专项,定向等奖学金,扩大获奖面,增加奖金额度。

2.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收费标准。

首先,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过程看,收费标准应对研究生的培养与科研阶段区别对待,硕士研究生前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阶段,而第二,三年主要是科研论文的完成阶段。在进行课程学习期间,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阶段,这一阶段使用的费用应主要由研究生本人承担,而在完成学位论文阶段,是为导师和学校的科研工作做出贡献的过程,这一阶段发生的费用应主要由国家和研究生导师主要是通过向国家和企业争取科研经费来完成。

3.管理方式上的变革

在研究生奖学金的评选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作用。首先,导师作为责任人,对所指导学生的各种情况最为了解,因此导师应该是评选工作的核心力量。导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全额或半额奖学金,为了保证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质量,如果导师认为学生没有培养前途或没有认真学习,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停发奖学金,以此迫使学生就读期间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导师指定的科研项目,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的。

项目编号NO:CX2013030,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席振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之教育收费改革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8).

[2]李海永,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方向及负面影响规避[J].商品与质量,2012(1).

[3]王小兵,收与放的权衡:高校收费政府规制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学,2013(10).

[4]孔丽丹,顾晓峰,徐黛岩,研究生全面收费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的思考[A].江南大学学报,2008(7).

猜你喜欢

可行性必要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