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作业历史看小学数学作业价值观

2014-10-21朱洁芬

教育·综合视线 2014年18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价值观价值

朱洁芬

所谓作业价值观,就是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一种习惯性的、总体的看法。作业管理总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作业价值观是作业管理的灵魂。下面,笔者试图从作业产生的历史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作业价值观。

体现认知价值

我国也曾有人对语文教材作过研究,现代早期编写的语文教材没有练习设计这一项,基本上只是文章的汇编,学生以朗读和背诵为主。上世纪20年代,随着白话文进入教材,开始出现少量的“问题”“习问”“习题”等作业设计。到了三四十年代已被各家编者广泛采用,不过,那时的作业设计都比较简单。新中国成立后,绝大多数教材都非常重视作业设计,并把其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作业量加大,作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学生渐渐成为作业的机器。到了20世纪末,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业似乎又稍稍回归到简单。关于数学学科的研究,笔者尚未找到有关的研究资料,但从笔者儿时所读的课本和从教近30年所用的教材来看,基本上也遵循了这样的规律。通过对作业的历史回顾,可以推断作业价值的原始逻辑起点即为认知。不过近一个世纪以来,这种原始、单一的价值观带给人们诸多负面的暗示:所有作业都是有价值的。有些人还渐渐发展成一种极端的观念:作业越多,价值越大。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作业发展的历史为什么更多的是一个作业量不断增加的历史,是学生作业负担越来越重的历史。

显然,自作业诞生之初,作业的价值并不像人们所期望的是一种简单的正向影响,而是呈现一种多元复杂的特征。因而作业价值观在体现认知性的同时,还要规避其负面的影响,坚持作业对学生发展的正向价值取向。众多研究探究了作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例如,胡森曾对19个国家的13.3万所中小学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每周家庭作业的时间与他们的学业成绩显著相关;帕斯切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做适量的家庭作业可以使学生的成绩提高15个百分等级。教育实践表明,辛苦的作业实践时常并非一厢情愿的正向影响,确有许多作业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有一些作业因为其设计方面或者数量、难度等方面超过了一个适宜的范围,不仅使作业失去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消解了学生对作业的热情,摧残了学生的身心,从而这使作业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让学生憎恶。不过,虽然相关研究揭示了作业的负面价值,但大多研究者对作业还是持赞成态度,并不主张取消作业,只是建议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

把握主导价值

近年来个别教学转向班级教学,教学规模急剧膨胀,教学内容迅速增加,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制的。如果仅靠课堂,而不配以一定数量的作业,其学习内容是不能得到消化和巩固的,课堂上也只能学习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通过作业来延伸、拓宽、深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对知识的关注转化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作业除了履行其固有的“认知”职责外,也应该更有作为。纵观有关作业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作业应该确立多元的价值取向:低年段——促进积极的态度、习惯、性格的养成;高年段——在改善成绩上发挥直接作用;六年级以上学生——在提高标准化测试的分数和等级上发挥重要作用。

作业价值的多元性,并不代表这些多元因素的均衡性,已有学者提出:作业的多元价值功能应该有“认知功能”与“附属功能”之分,因为新课程标准所表述的课程目标,可以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大类。所谓结果性目标,是指明确表达了学习结果是什么的一类教学目标,具有可测量、可评价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描述“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所谓体验性目标,是指相对于结果来说,更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体验的一类教学目标,具有难以测量和评价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描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教学目标。显然,作业在促进结果性目标达成方面的功能属于认知功能,它直接决定着新的学习是否发生;而在促进体验性目标达成方面的功能则属于附属功能,它对学习起催化剂的作用,能加快或减缓学习进程,影响学习效率,它对学习的影响是间接的。可见,在作业价值的视域得到拓宽以后,还必须认识到,多元的作业价值还有主导与附属之分,在坚持多元性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主导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作业认知的主导性。

彰显学科价值

研究表明,作业的价值不仅与学生的年龄、年级有关,还与学生所学的科目有关。例如,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曾对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过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整体来说,最密切的科目是数学和自然科学。

鉴于以上分析,对于小学数学作业的价值应该作出这样的判断:尽管20多年前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作业对于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不大,但是从非学业角度考虑,仍提倡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随着作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作业与数学学科联系的揭示,作业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的学习领域进一步拓展,小学数学作业价值的视野应该得到进一步开拓,要坚持作业价值的多元追求,同時将多元性与认知主导性、数学学科性等有机整合,构建合理而富有学科特点的作业价值观体系,从而引发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效的作业管理行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一粒米的价值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