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2014-10-21钟洁

校园英语·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对策跨文化交际高职院校

钟洁

【摘要】伴随着经济与贸易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文化交际行为日益频繁,国际上对于跨文化交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提升。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显著,高职英语教学理应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需求相结合,教学模式也要有所创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创新对策

经济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愈发密切,交际型人才成为新的市场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家对于高职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希望广大高职院校设置相应的课程时,注重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并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英语的实践交流能力,从而为其后期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跨文化交际就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交通以及通讯媒介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交际愈发频繁,跨文化交际行为愈发普遍,为避免由于跨文化交际出现误解并能够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纳入到了整个教学体系中。外语的学习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这不仅要求具有丰富的词汇量,能够理解词汇内涵,同时还要理解词汇中蕴含的文化背景以及体态语所赋予的不同内涵。因此,就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而言,教师要注重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教学,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增强文化教学意识,正视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将跨文化教学同英语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当前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创新对策

1.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理论的传授,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展开跨文化交际教学,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英语学习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丰富多样的模拟情景,如分角色扮演或是模拟演练的方式,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学科渗透,寓乐于学,一方面能够充分激发高职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参与度,切身投入到教学模拟情景当中,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模拟演练能力,实现理论与知识的有机融合,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模拟中提升自我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在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与互联网技术开展英语教学,依托课件或光盘等媒介载体向高职院校的学生展现欧美人民多元化的日常交际生活情景,如日常礼貌交际用语、就餐用语以及需求沟通等常用社交技巧等,可以通过媒体循环播放并要求进行模拟演练的形式进行实践,研究不同角色在各个场景中的语言技巧,包括语音、语态以及肢体动作等,从而能够真正把握跨文化交际时的要领主旨,为学生的英语跨文化学习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持。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辟英语第二课堂的方式如举办英语沙龙或是英语社团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水平。

2.融文化内涵渗透于词汇教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教学必然离不开最为基本的词汇,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就是词汇掌握情况,学生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重词汇的学习,将英语文化教学同词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由于英语词汇的形成涵盖着一定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词汇内涵的介绍,避免学生单纯通过词意的角度,对交际需求中运用的词汇作出主观评判,教师可以有意识将那些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词汇予以总结归纳,并要求学习加强练习。例如在学习中,涉及到颜色的英语词汇,需要学生了解这类词汇相关的文化背景与内涵,白色对于欧美人而言象征着清白、高贵与纯洁,这也是为什么婚礼中新娘穿的婚纱总是白色的原因;然而对比中国汉语中白色的词义,其中一个意思就是同丧事相关,如果家里办理丧事,总会挂上白色的帷幔并穿白色的孝服,同样是白色的词义,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上却是大相径庭;又如,“鼠”这个词在汉语中带有贬义的色彩,如贼眉鼠眼、鼠目寸光等,而在欧美文化中则代表女人或是害羞的含义,属于中性词,因此英语教师在特殊词汇的教学中应当适当引入相应的文化内涵,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3.跨文化交际注重体态语教学。在社会交际中一切不借助语言而展开的交际行为均称为非语言交际。其中,体态语就是非语言交际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所谓的体态语就是指肢体语言以及眼神等面目表情等体态行为,并且相同的体态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是具有不同的含义,这就要求外语学习者必须对其语言文化中的体态语含义有所了解,这样方能避免出现误解,顺利完成交际行为。例如同样是点头行为,大部分国家文化中点头代表着赞同的意思,而在个别亚洲国家点头则代表着反对、不赞同的含义;另外,在道别与问候的体态语中,欧美国家大都采用拥抱、握手或是接吻的方式,而在中国则通常不会采用亲吻或是拥抱的方式,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差异事例,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对于体态语的内涵进行详解,使学生了解国家文化差异,并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准确使用,避免交际过程中出现失误与尴尬。

参考文献:

[1]董丹丽.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5).

[2]周鹏.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基金项目】2014年7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基于跨文化交际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GDJY-2014-B-b144)。

猜你喜欢

创新对策跨文化交际高职院校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的思考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