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系
2014-10-21易松
易松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经研究,音乐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不稳定时期,合理的校园音乐环境的优化,将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校校园的音乐文化对当代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近期不断有新闻报道大学生因心理不健康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已是全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都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对象,本研究课题试图从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出正确引导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的新道路。
一、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国外对于音乐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了,中国的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有两次西方的音乐心理学的传播热,中国的学者已经在逐渐重视音乐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个别大城市还建成了音乐与心理研究会,关于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有一些很有影响的著作,但一般都是很专一地从某一个学科的角度来单方面阐述,对于大学音乐环境与心理的研究现在很少有人问津,尤其是从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医疗学的综合角度来跨学科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现阶段很新的前沿研究领域,研究的成果将会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大学生对校园音乐文化环境的认知调查
通过对湖南几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大学生的音乐环境的实地调查,共随机发出无计名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98份,提问的内容包括:1.你是否喜欢音乐?2.现在校园音乐文化有哪些是你接触最多的?3.你最喜欢哪种音乐?4.你是否经常去卡拉OK场所?5.在学校你参与过哪些音乐活动?6.你喜欢古典音乐吗?7.你是否参加过音乐社团?8.你认为在大学校园哪种音乐应该占主流,为什么?9.你最希望学校举办哪种音乐活动?10.你觉得学校的音乐活动场所条件好吗?
统计结果不容乐观:一是流行音乐的比重太大,二是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不浓,三是校园周边的音乐文化环境较差,充斥着很多不规范的甚至是不合法的营业场所。较好的结果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良好的音乐环境。
三、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的种类
高校校园内外音乐文化有以下九种:1.高雅音乐,以音乐学院的专业团体及团委组织下的大学生艺术团为代表;2.通俗音乐,以团委发起或学生自发的接受演唱或其他的表演形式为代表,包括校园歌手大赛和新生才艺展示;3.卡拉OK场所,校园周边的歌厅有6所;4.学校引进各种形式的明星演唱会演奏会、“高雅音乐进校园”等;5.各种晚会形式,如各院系的迎新晚会或元旦晚会;6.学生音乐社团,如“吉他协会”、“民乐协会”等;7.学校广播和电视台播放的音乐节目;8.互联网音乐;9.音乐选修课。
四、高校音乐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现代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环境的多元化
现代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环境是具有多元化现象。有校内的以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或团委组织的音乐社团,各种文娱活动如班级、年级或学校晚会,有国家教育部引进的高雅音乐进校园的活动,还有学校的音乐选修课程,有互联网音乐以及学校周边的歌厅舞厅等营业性场所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音乐元素充实着高校校园的学生艺术生活。多元化还体现在音乐文化形式方面和管理部门方面。形式上通俗音乐为自发的主体占据着很大部分,由于这种音乐形式通俗易懂,接受没有门槛,大多数通俗音乐反映的内容都是年青人的爱情生活方面的主题,深受学生的追捧和喜爱。更多的是各种媒体的介入和宣传,不断推陈出新,的确在视听上赢得了绝大部分的观众。另外就是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虽然像音乐中的高大上,但是由于在认知上具有一定的门槛,很多学生都抱怨听不懂,仅有少数的学生从小接受过古典音乐教育的人,仍然在喜欢古典音乐。国家尽管采用了如高雅音乐进校园这种形式普及和推广古典音乐,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古典音乐不是靠几次音乐会就能真正接受的,而是需要从小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喜爱,这需要大环境上社会对古典音乐的认知,还需要从小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认知程度,所以靠这种音樂会推广的效果影响并不大。再一种就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形式,为什么要单独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提出来,而没有和古典音乐放在一起。因为笔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还是有它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很多人不一定能够欣赏欧美的古典音乐,但是对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有着深深的爱好。原因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基,来自各地区的学生都从小接触到不同形式的传统民间音乐,一般都会理解,所以至少比古典音乐的根基强很多。
(二)音乐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原因的多元化
各种音乐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着多种音乐文化的影响,虽然是一个综合体,因为在同一个人身上会出现多种因素来影响其心理发展,但是最后反映出来的结果却只有一个。由于校园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每种音乐元素有着不同的心理反映,长期接触某种音乐,个体的心理反映就会受到这种音乐形式的暗示越强,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个体性格。由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较高中时代有很大的变化,相对的自由,与外界的接触较多,社会中的各种情况容易接近和了解,复杂的社会充斥着各种情况的音乐,反映人性的美丑善恶,反映社会的包容或不公,反映生活的美好或者艰苦,各种的矛盾冲突都在音乐中反映,流行音乐是反映社会矛盾的最好的最直接的形式。人们把美丑善恶都直接用歌的形式写出来唱出来。一个人接触哪种形式越多,就会越受到哪种形式的影响,也就是像心理暗示一样,多了就形成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直接反映成个人的性格。流行音乐能够让人充满喜怒哀乐,古典音乐大多让人心静,心灵得到升华,民间音乐能够让人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多元的音乐环境会造成多重的心理结构,然而最后需要看到的是哪种占了上风,越是多接触到的就会越影响人的心理发展。有关的资料反映,狂热分子很少听高雅的音乐,很多的是摇滚乐,经常利用重金属的吵闹来宣泄心中的烦躁和不满;绅士大多喜欢古典音乐,相对安静,内心高雅,举止文明;心理性格内向的人很少喜欢热闹的音乐,而外向的人喜欢积极向上的音乐,不喜欢悲歌。音乐与心理也有着马太效应,越接触得久越喜欢,越喜欢就越接触多。
(三)音乐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绝对性
在大学生所有的业余生活中,接触音乐应该是最多的行为了。除了上课以外,走在路上、课间、游戏、休闲等,无时无刻没有在接触音乐。有些音乐是自己选择可控的,有些音乐是不能选择的。另外学校内的各种导向很关键,有管理层的,如团委和学生会、各种社团等,有高校音乐教师的导向,还有学校宣传部门的导向,多种复合的导向。校园音乐环境的复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势必会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既然影响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研究出正确的影响对策来导向,用音乐这种特殊手段来干预心理发展。
(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可塑性
大学生从年龄阶段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是心理健康发展不稳定。由于经过中国式的基础教育阶段,在应试教育之下的封闭环境使之心理发展也是相对封闭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十二年间接触社会相对很少,心理发展并不完整,考入大学,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得心理发育没有环境变化得快,如何正确导向大学生的心理发育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心理学合理地影响干预,是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的。大学生在大学的4~5年间,心理就会随着接触的事物发生改变而最终定型。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着极大的可塑性,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五、如何优化高校音乐环境的建议
1.设置完善的音乐艺术选修课程,配备高水平的师资,从正规的课堂教学人手正确引导大学生的音乐思想;2.大力发展好的音乐社团,如大学生合唱团、乐队、舞蹈团、音乐剧社等等,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良好的音乐氛围;3.校园内部要建立足够的音乐艺术文化活动场所,有较好的设备和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没有场所一切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高校在这方面应该有所投资;4.整顿校园周边的营业性场所,让合法的、良好的经营场所生存,反之则让其在校园周边消失;5.学校有关部门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健康的、高雅的活动影响全体学生,少进行个人的专业性太强的比赛,多举办群体性普及型的活动。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环境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密切,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拿出实际行动来,切实改善高校音乐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会大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