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2014-10-21张晓铜
张晓铜
无论是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还是在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容易走入这样的一个极端,即“我该如何才能教好学生”,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教学中教师更多会从“我”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流程的安排,对学生的考虑较少. 而从教学过程的本质来看,师生互动是基础. 应该说,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中以直接兴趣为主,较为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定要立足学生实际来构建教学框架,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关注非智力因素,激活学生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根据教参备好课,然后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基于人际交往关系而存在的知识信息交互关系. 于是,师生之间也就成为“知识传授”与“知识接受”的单向关系. 在这种关系下,教师更关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而容易忽视兴趣爱好、理想与目标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
高中學生经历了中考的“洗礼”,逐渐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目标和方向还不够明确,尤其是面对数学这样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其兴趣更是大打折扣,如果教学中教师忽视这些因素,必然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从而激活学生. 当然,也有教师认为,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是班主任的事情. 其实不然,高中学生更看重师生间的关系. 故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为课堂中师生互动奠定基础.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其意志力.
二、注重引导自学,提高自主性
好的学习习惯可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习更多是学生的主动行为,教学中教师不能一股脑儿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认为我讲了多少学生就能接受多少,相反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自主性. 从当前高中学生的现状来看,班级中的优生虽然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习惯依然较差,而后进生则只会课堂中学习,不会主动预习,也不会主动进行练习. 长期形成的被动接受思维让他们只会等着课堂中教师讲授.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一方面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课前自主预习. 在自主预习中,教师要注重以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来进行引导. 就任务而言,主要是要明确要学习哪些章节,哪些内容. 而目标则要具体化. 如“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的预习过程中需要明确什么是周期、周期函数的概念、判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周期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其次,课后自主练习习惯和纠错习惯. 就课后练习而言,因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中所掌握的情况展开自主练习,如概念掌握不到位则要在识记的基础上应用概念来分析问题. 就纠错而言,要注重学生根据练习和测试情况而学会自主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
三、加强课堂引导,促进合作
课堂是教师实施引导的主阵地,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向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而极力压缩课堂时间以便自己讲授,于是学生就只能认真地听、记. 但这种教学没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 其实不然,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已有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同化,这个过程是主动进行的. 因此,在数学实践中教师更多要注重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
以“函数的表示法”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复习函数的定义及常见表示方法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而讨论“列表法是、图像法、解析法的分别是怎样定义的?这三种表示法各有什么优、缺点?”接着引导小组学生发言,教师以幻灯列表来总结. 引导学生画出y = |x| = x,x ≥ 0-x,x ≤ 0的图像来分析几种函数表示方法的转化. 接着以问题“如何作出函数y = |x - 1| 的图像. 如何作出函数y = |x| - 1的图像? 如何作出函数y = |x + 2| - 3 的图像?如何由函数y = |x| 的图像得到函数y = |x + a| + b的图像?”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结合例2来引导学生画出图像,并写出函数的解析式,从而引出分段函数的概念并精讲.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再充当讲授角色,而是将主动权留给学生,更多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中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实施针对性练习,提升技能
要真正让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教学中教师必须真正做到“分组、分层、分类”,分组强调的是引导学生合作,分层则是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而分类则是要根据学生的层次而针对性指导. 数学学习关键是在掌握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故而练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倡针对性练习,目的是要走出传统“题海战”的束缚,根据学生的差异和层次而设计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频率与概率”(第一课时)的练习为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频率和概率的概念后,针对基础差的学生,主要是让其能在问题中巩固这两个概念,而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则要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练习的目标不同,练习题的设计自然不同. 其次,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层次而分类指导练习. 如不等式解题方法学习中,根据不等式性质可引导学生采用“活用倒数法则 巧作不等变换”等方法,而根据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则可采用“符号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引导学生选择适宜自己的方法,然后展开针对性练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构建教学框架,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合作构建知识,以针对性的练习来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力,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活力,让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