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4-10-21孙婧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意义问题

孙婧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己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很多地区以及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都尝试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成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重要的突破和补充。

关键词:合作学习;问题;策略;意义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1]。它鼓励学生对课堂提出质疑,就教师所认为的学习重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中小学课堂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来看,还存在着理解与执行上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一些教师误认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秩序混乱是由于新的学习方式引起的,进而抵触与否定新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反思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论对教师的观念与意识,还是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的弱化

这种现象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求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似乎合作学习就是学生的事,教师只要允许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行了。至于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要求有哪些等问题,教师则不太关注。事实上,应该是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如何变,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钻研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新方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二)其他学习方式的虚化

几乎当前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广大教師也因此而认为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种对合作学习的简单化与单一化的理解。一方面学生分了组并非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另一方面除了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其他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重视哪一种方式,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灵活运用,如果机械照搬只会弄巧成拙。

(三)校本教研的淡化

从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来看,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上的变化,更是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变化。“教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继承已经成熟的、基本的有关合作学习的一些形式与方法,在教学中使用,另一方面还有许多相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

二、有效合作学习的对策

在课程改革中,如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探讨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成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运用合作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合作学习的一些重要理念,都是通过教师来落实的。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成为解决合作学习中问题的关键。

1、适时指导

合作学习课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正确的小组合作目标。以往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师自身考虑的事情,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付诸教学实践,学生对此所知甚少,而“合作教学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3]没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小组合作更容易流于形式。小组合作目标的确定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与学生商议确定,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参与到合作中,而教师也能时刻关注学生动态,适当给予指导,保障了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2、合理评价

想要对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发言等各种表现做出及时、公正的评价,教师就要具备更多的能力,只有增加自己各领域知识的储备,提高思辨能力等各种能力。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知识性的问题要做出准确评价,对于其他较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以鼓励为主,给出建议性的评价,引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

(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合作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学生主体的参与状况如何是影响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1、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互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学生已经适应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适应了传递——接受的教学方式,对于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适应要有一个过程。因此,使学生理解合作学习,可以缩短学生的适应期,为学生更好进入角色做准备。其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明确合作学习基本程序,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主体参与度,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让学生合作渗透,提高对政治课本的兴趣。我们知道高中学生对经济、哲学、国际新闻、国内时事的兴趣是有强弱的,正好按兴趣强弱搭配分组,开展合作方式学习,使他们的兴趣得到优化。发展区理论认为,通过合作,会表现出比单独活动更丰富和高级的行为,彼此取长补短,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作用

学校不仅为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场所以及相关的条件,而且它还为合作学习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我认为,学校在合作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强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一经形成,会对学校组织内部发生的变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的组织文化因学校不同而不同,带有学校自身的特色。这种组织文化对学校内的变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有消极的阻碍作用。课程的改革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学校的组织文化包括学生教师、校园等,学校的组织文化对合作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2、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条件。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作保障。学校以外相关的教育部门要提供相应的师资力量,提供合理的师资结构。同时他们还要提供合作学习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如教科书和相应的教学设备,这些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合作学习中物质条件保障不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唯一条件,它只是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做了相应的物质准备,最主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物质条件,使各种物质条件和课堂教学的其他因素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8)

[2]王鉴.课堂研究引论仁J〕.教育研究,2003,(6)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意义问题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