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的历史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现
2014-10-21邱艳珍
邱艳珍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情、党情以及国际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才的素质和标准必然会带来一场变革,这就给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形势带来人力资源环境的显著变化,人力资源关注的重点应放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上,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以下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的环境变化、要求变化和管理的实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十八大;新形势;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策略
一、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环境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国民受教育的的程度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水平,由人才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就业率、缩小分配差距”的伟大目标,对新形势下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新机制、新思路以及新任务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加强提供有力依据,必将给人才制度保障的完善和人才创业氛围的营造注入新的活力。
党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是对人才资源高度重视的体现。十八大明确提出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入手,促进人的长期均衡的发展,实际上是给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定的基调,这同时也是我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一步,有利于打破人发展的瓶颈、有利于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十八大对“党管人才牵头抓总、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人才管理战略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用人环境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环境必将很快形成。
十八大给人力资源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对人才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正确认识,更是对全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高瞻远瞩。
二、新形势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1.加大了对人才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视力度
从十八大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新形势下,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人的知识水平,而更加看重的是人力资源在道德和思想上的水准。社会不认可只有知识而无道理的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爱岗敬业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人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建设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我党将增强公民道德素质培养写入十八大,其目的就在于激励更多的人力资源着重自身发展,将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成能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综合性人才。
2.对科技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关注
新形势下,国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作用,而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往往取决于创新性科技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当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严重不足,成为我国升级产业、转型经济、和创新建设的最大瓶颈。
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发现问题敏锐、解决问题有效的人才,他们创造新知识、发明新科技、创造新科学、引领新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离开了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智能是纸上谈兵。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针对创新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培养和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必须完善科技创新的转化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对创新资源进行综合集成和高效配置,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发展创新。
3.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更加突出
由十八大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人才的培养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当前,我们应聚精会神做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制定,力争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能在激励的国际竞争中独当一面。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4.对就业质量的要求更高
新形势下,国家对就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就业为民生之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更体现了人人就业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对國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质量就业的认识涉及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在新时期如何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
三、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现
(一)创新资源管理理念
1.人才资源第一资源
人才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和存在中越发凸显出来,建设好人才队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当务之急,决策者必须具备慧眼识英才、大胆用人才和妙法聚人才的能力。
2.以人为本
在人力资源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人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把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管理的重心,千方百计激发其工作成就感,时刻关注他们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需求,把新阶段党和国家对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3.全面的人才观
知识、道德修养与健康并重,做到各司其职,人尽其才。
(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创新激励制度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法宝。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元素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采用适当的激励方法和模式,激发人才的聪明才智,激励其奋发努力,推动经济建设更加有效、更加顺利的进行。
2.创新管理
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人才的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并让其正确行使。管理的创新对人才思维方式和意识的影响是直接、内在的和深刻的,同时也是充满人性化的。管理创新对人才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3.创新用人方式
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突破口放在人才的引进上,想尽千方百计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为人才队伍输入新鲜血液,促进人才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应届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引进,并加大对其培养的力度,让他们能尽快融入集体,认同所在集体的价值和文化体系,迅速成长为优秀成员或中坚力量。
(三)创新人力资源架构思路
人力资源的策划必须以社会发展为目标,中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都必须具备。人力资源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对人力资源现状全面掌握的基础之上,并从当前人力资源的能力和状况出发对人力资源未来的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建立和完善协调人才的结构调整与改革发展的任务、目标相协调的动态机制,积极的预见和应对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积极改变人力资源的不合理结构,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制定和完善队伍建设的近期和长期计划,加强能力、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全面推进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队伍建设。
结束语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新一阶段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为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注入生机和活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单行本》精装本[R].人民出版社,2012(11).
[2]王海斌.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人才建设[J].管理科学,2010(4).
[3]聂香等.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新要求[J].经济研究导刊,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