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三化同步”的实证关系研究
2014-10-21胡娟
胡娟
[摘要]本文在对贵州省1992年到2012年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础上,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据此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一、文献综述
随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对“三化同步”问题的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被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苗洁、吴海峰(2012)通过对美国、日本、西欧等地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考察,指出“三化同步”对于发达国家的市场化宏观调控方面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使之较快的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在分析方法上,吴振明(2012)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建立了反映三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以中国西部地区数据为例,结果指出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度较低,农业现代化明显落后。钱丽、陳忠卫、肖仁桥(2012),以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探索1996-2010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并检验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三化”初级协调状态,而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是制约 “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二、指标选取、数据统计性描述
工业化指标标示为INDU,以贵州省工业增加值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率;城镇化指标标示为URBA,以国际衡量标准,用贵州城镇常住人口与年末总人口的比值代表城镇化率;农业现代化指标标示为AGMO,以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机总动力来衡量农业现代化率。
1991年到2012年间,贵州省城镇化水平小幅度稳定上升,贵州省对城镇化的投入成效显著,其城镇化水平由1991年的0.23稳步上升至2012的0.36,尤其是2009年往后,年均增长达a到9.67%;近二十年来工业化水平稳定,工业化的年均增张率为0.35%,近20年基本持平;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增幅较大,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
三、实证分析
1.时间序列的平稳检验
协整理论是一种新的建模技术。它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入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含的长期均衡关系。为消除数据的异方差问题,将宏观经济变量由非线性变为线性,因此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指标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为lnINDU、lnURBA、lnAGMO,结果不影响指标的原协整性。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原序列在5%的水平下均为不平稳数列,一阶差分后平稳,所以三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变量。
2.协整检验
表1 协整检验结果
原假设协整方程个数 统计量 10%临界值 5%临界值 1%临界值
None 20.72 19.77 22.00 26.81
At most 1 18.58 13.75 15.67 20.20
At most 2 3.82 7.52 9.24 12.97
Johansen协整检验的的结果如上表所示:根据检验结果我们认为三个变量具有两个协整关系,相应的协整向量如下:
表2 协整关系式向量
变量 ect1 ect2
lnINDU 1.000000e+00 0.00000000
lnURBA 1.446326e-16 1.00000000
lnAGMO 9.586072e-02 -0.09960434
常数项 1.449015e+00 1.26435546
由上表的结果得出,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Granger因果检验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是用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基于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工业化率是农业现代化率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率不是工业化率和农业现代化率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率不是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格兰杰原因。导致此结果的原因:近年来,贵州省重视工业化的发展,提出工业强省的口号,但是由数据显示工业化的水平并没有显著提升,反而侵蚀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外,贵州省工业化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促进就业,贵州人口以外出打工,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居多,因此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弱,且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度较低,所以导致上述结果。
四、政策与建议
(一)加强对工业化的发展。贵州省应继续实行工业强省策略,加大对第二产业的开发与扶持。相比其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贵州省的工业化实属落后,一个城市只有在工业化之后,才能走向繁荣,若贵州的工业化不能兴起,则不能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的发展,致使贵州整体的经济水平落后。
(二)加大大型城镇的建设。学界有关于城镇人口是转移到大城镇还是中小城镇的争议,笔者认为,中国整体的人口聚集度不高,以东京与北京对比,北京市面积是东京的数倍,而东京的人口是北京的数倍。对于贵州省而言,贵州人口应向贵阳或地级市聚集,因此,财政政策应将重点放在大型城镇的建设上。
(三)保持农业现代化的稳定提升。贵州耕地不易使用农耕机械设备,但是可以推进农业经营模式转型,由分散性的个体户经营向集约的集体作业转型,由低层次的农作物向更优质的,更具经济效益的高档次作物转型。
参考文献
[1]吴振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7).
[2]钱丽,陈忠卫,肖仁桥.中国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
[3]杨颖.税收促进西部扶贫开发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