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2014-10-21刘晚香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小组长数学课学案

刘晚香

自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实行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尽管遭到了不少老师的反对,但是我们学校主管领导于2010年秋季,还是采用先部分班级试点,然后所有初中班级全面推行。本人那时刚好兼任试点班级初207班的数学教学。历经这几年,我感受很深,就参加课改班级的学生和非课改班级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的情况,认为农村中学的课改是事在必行的。

(说明:我校于2010年9月就升入中学的学生开始实行课改,当时初一年级共有八个班级,初199班——初207班,其中初206、初207班是课改实验班,当时我兼任初207班的数学课,其他班级为非课改班级,这一届学生现已经就读高二。)

结合我从参加数学教学改革教207班到现在高二的数学教学,明显地感到了来自课改班级学生的那种自信,活泼,开朗,为我们拘谨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真正感觉到了课改事在必行。

从我当时才接手课改班级初207班时,其实我对课改也是排斥的,总觉得数学怎么搞课改的,如果把数学课堂交给学生,数学成绩怎么提上去,本来我们老师每堂课讲授,学生都不一定接受得了,更何况让学生自主学习,难道会更好?我表示怀疑。所以我也是应付地对待。让我真正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在参观了岳阳中山的许市中学的课堂教学,那一次我听了4节数学课,其实有的课也不是很理想,但有一节课让我彻底地服了,当时是一节《二次根式的化简》,上课铃一响,我发现学生们就在各自小组的小黑板上做题,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且有小组长监督,做完后有错的,就由小组长给他讲解更正。接下来就是学习新课,学生凭导学案梳理知识,合作学习后,由数学课代表上黑板讲评,学生质疑、答疑,难度稍大的,学生没有注意到的,教师适当地点评,一堂课下来,全体学生都参与了,也不程度地学到了数学知识,这不正好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吗?所以学习了许市中学的课改经验后,我就正式地在207班数学课上进行课改。

首先选好两位课代表,表达能力还可以的,其次认真编写导学案,导学案上的内容分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复习与交流、知识应用、达标检测、课堂小结等等。课前发下去让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然后课前由课代表组织学生学习,怎样分配各小组的任务。教师成了看客,开始学生们兴趣很高,课堂上也没有人想睡觉,可是一节课的任务完成不了,这下我可急了,如果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课改不就成了形式。此时我对课改又动摇了,总觉得有些知识让教师来讲一下就讲清了,可现在让学生来讲,根本就讲不清,而且耽误时间。于是我再一次认真反思,為什么许市中学的课改这么成功,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于是我在导学案的设计和时间安排上做了认真的修改:复习与交流这一部分放在课前5分钟,由小组带领本组学生完成,然后教师汇总,适当点评,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锻炼了小组长们的能力,使能力弱一点的学生也敢大胆的向小组长质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知识应用这部分设计的意图是新知识传授,是由数学科代表来完成的,为了使课堂更流畅,改革之初我就有意识地训练了两位科代表,告诉他如何在课堂上表达;合作交流这一部分分组展示对新知的掌握和应用,要求各小组成员对本组的任务要明确,而且要能够陈述该组这样做的理由,同时要接受别组同学的提问,为了能够回答出别组同学的问题,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要认真准备,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率。达标检测这一部分是教师应该精心准备的,既要有基础的,也要有适当拓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和巩固以及提高。这样一来,一堂数学课任务能基本上完成。学生们对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很感兴趣,一学期下来,数学成绩提高了不少。这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慢慢地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学习模式,也喜欢上了这种既紧张又活跃的上课氛围。绝大部分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因为在这种课改模式下,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而且在那种评价机制下,学生也愿意表现。像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回答问题都不敢,或者即使会回答也表达不清,支支吾吾,但是在课改的课堂上,人人是平等的,教师真的成为了导演,学生们也不再那么惧怕,在课堂上更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与教师的交流也就更随意了。

真的,当时我的工作任务是高三一个理科班的数学教学(高中还是传统教学),初中一个课改班的数学教学,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高三课堂的那种沉闷气氛,学生在那种灌输式的教学下学习,就算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会做题,在表达方面远不如初中课改的学生,心想就算他们升入了大学,走上社会,课改这一课还得补啊。

当然,有老师就在想,课改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提高了,成绩会不会下降呢?其实这完全不需担心,只要他们在课堂上努力表现,一定会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而且事实证明,课改班级学生的成绩会更好,就像我教的初207班,在初一入学时,数学成绩在全年级还排不上前三,可在中考中,却是全年级第一,这不能不说是课改的成果。

特别是进入了高中后,课改班级的学生和非课改班级学生我又发现他在以下方面的差异。

性格方面:

参加课改班级的学生:开朗、大方、敢于表达、不受拘束。

非课改班级的学生:腼腆、羞涩、拘谨、放不开。

课堂表现方面:

参加课改班级的学生:喜欢回答问题,表现欲望强,即使不太会也敢大声讲出自己的观点。

非课改班级的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即使会做也不喜欢回答,不善于表达。

动手能力方面:

参加课改班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想象力更加丰富。

非课改班级的学生:做事总有点畏首畏尾,担心自己做不好,不自信。

所以我想对认为数学课不好进行课改的同仁们说,该放手让学生去合作学习、去探索发现。当然并不是教师就不要讲了,还是更需钻研业务,认真向站在课改前沿的学校学习先进理念,精写导学案,这就是导演的职责,其实学生的能力是不可限量的。总之,课改该真正的全面推行了。

猜你喜欢

小组长数学课学案
分餐小组长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有趣的数学课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讨厌的理由
“比例尺(一)”导学案
“网红”数学课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