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2014-10-21曹小伟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教学整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曹小伟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善地融合到数学课程之中,以学生为本,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的信息资源、教学方法、内容、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以小学生发展为根本,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整合进数学课堂教学以后,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数学课堂教学开拓崭新的途径和广阔的前景,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做好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善地融合到数学课程之中,以学生为本,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做好教学设计,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目的性

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素材,整合资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或者参与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呈现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和问题的关键点,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然后进行讲解,或者借助简单的课件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连加》这节课时,我制作一个“乐乐在喂5只小鸡,接着跑来2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又跑来1只小鸡”的动画为多媒体课件。通过这个课件呈现,学生就能从实际情景中抽象理解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的了解连加计算的小学数学教学素材意义;学生对这喜闻乐见的动画也感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突出主体性

这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的重要转变。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认知工具,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感悟、交流、发展,而这种活动是出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无耐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三、体现活动性

从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数学活动课的形式转变。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做数学,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做实验、搞小研究。数学课堂教学只有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出发,结合实际,应用信息技术资源,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快乐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在学生理解“时间、速度、路程”这三个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同学们要出游广州、北京或大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这三个城市的地图、景点等图片文字资料,制成网页,网页上提供其它相应的资源。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点击,理解这三个城市的概况。学生在上网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去广州、北京或大理各有多远?”“坐火车去还是坐飞机或者是轮船?”“车票是多少?”“路上需要多长时间?”等等问题。确定研究问题后,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有的负责查看电子地图,查询相关网站,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整理、计算,比较结果,制定出游方案。在这个案例中,丰富的网上资源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课程资源,学生又通过交流、协作等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充分表现出学习者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动探索人、发现人和建构人。

四、相对开放性

这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应该遵循的一個原则。开放有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也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这种开放是相对于传统、封闭而言的开放,不是无限制的开放。这种开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不一定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也不是权威,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与学生可以是合作伙伴式的关系。

(2)教学内容来源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师,渠道可以更多,范围可以更广。

(3)题目本身将逐步趋向于开放题,条件不确定、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逐步形成。

五、信息量大性

信息量是“整合”的物质基础。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处理大量的复杂的信息时,才能真正培养能力。只有信息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才能使所有学生有所选择,才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有不同的提高,有不同的成功体验。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让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研究性、协作性、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的信息资源、教学方法、内容、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以小学生发展为根本,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整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