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之我见

2014-10-21黄玉姬

教育界·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

黄玉姬

【摘 要】情感教育能接近学生与作者的思想距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举例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些方式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情感教育 定向诱导 情境激发 诱向共鸣 情知转化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情感的重要性,从此可见一斑。语文教材,情文并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那么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精心定向诱导

情感有两极性,如悲与喜、爱与憎等。定向诱导,好比建筑高楼的奠基,又如领唱歌曲的起调,十分重要,必须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情感教育,既要行使教育心理学原理,又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师在讲授一篇情文并茂的课文前,应先进入作品所描述的情景之中,然后再决定诱导的方向:或作一次示范性的表情朗读,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或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或看一次电视录像;或听一次配乐散文录音,帮助学生建立由形到神的神经活动通路,引起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作于他贬谪滁州作太守之时,文中抒发了他 “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尽管这种与民同乐的境况在当时不可能真正实现,但他这种思想情怀对今天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文章表面是为醉翁亭作记,实则为醉翁作记,言此意彼,写的实际上是一位醒者,而不是什么醉翁。该文的抒情线索是“与民同乐”, 抒情基调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教师教学时把握好了这条线索和基调,情感教育就算是有了方向。

二、善于情境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要积极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情境。如何进行情境设计?笔者认为:执教者应善于设身处地地感受作品的情境;要善于设景造情,布置有助于理解作品的背景;要精于以诗引文,造成理解作品的意境;要敢于以文比文,分析认识作品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心理情绪,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

笔者教《春》时,适逢春景就像《春》里所描述的那样,春草青青,春花红红,春风拂拂,春雨绵绵。整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如空气、水分、气候、阳光等,都与作品所表现出的那种情景相似。于是,我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自然界去上课:观察实景,体验实情,用视觉识花色,看“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的情意;用嗅觉闻花香,嗅“花里带着甜味儿”的情味;用触觉感悟草长,设想“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态。学生为之动情,萌生出许多类似的感受:“‘一年四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种朝气蓬勃,生意盎然的情景,不正也是青少年生活的希望吗?

三、设法引起共鸣

共鸣是指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情感的共同感受,或者是基本一致的艺术感受。没有这种感受,作品就无从发挥作用。引起共鸣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诱导。

教师要对作品产生共鸣,或动情,然后才能动人。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写的是一堂成功的法语课。它的成功在于引起了调皮学生小弗朗士感情上的共鸣“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大字是韩麦尔先生在课程结束时,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来的,但却点燃了小弗朗士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之火。“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师生感情产生了一种共鸣:法兰西不会灭亡的。韩麦尔先生动了情,所以也就动小弗朗士的情;小弗朗士的心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这最后一节课,永远忘不了;甚至改变了他不认真学习的态度。这就是爱国情感的教育作用。

冰心的《小桔灯》,以小桔灯为叙事线索,实际上这是一根物线,但也是一根情线。以“我”送几个大红桔子,表示“我”对小姑娘生病妈妈的安慰和温暖;以小姑娘送一只灵巧的小桔灯,表示小姑娘对我的体贴和关怀。二者凝结在一起,楚楚动人。小桔灯是光明的象征。灯小,意义可不小。教学时,如果无动于衷,只对人物作鉴定:什么镇定、勇敢、心灵手巧,而情感却无法流通,不能引起情感共鸣,教育影响就小得很了。

四、注意情知转化

郭沫若说:“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善于独立思考,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减退,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无所要求,使好奇心丧失殆尽,从而失去了最重要的智力上的感情——认识事物的喜悦。”这两位名人的话,前者谈教育学生从哪里入手,后者谈教育学生在何处落脚。目的都是为了人的根本改造——精神生活的真正改造。他们都强调了情感教育的作用。教育实践证明,情感教育过程,与知识学习、智力发展过程是紧密相连的。我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情绪好,学习知识的劲头就大;劲头大,就有利于学习情绪的提高。情、知和谐发展,而且互相渗透,这是教学过程积极化的表现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如能使情感教育渗透在知识学习中,潜移默化,心领神会,就一定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积极化和最优化,是一个特别引人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学习有情有义的作品时,如果忽视学生学习的情绪、自觉性、思考性,教学过程就处于无目的性、无方向性、无教育性;如果教学方法死板,一味地灌输知识,缺乏正向诱导,而且教学内容超强度超负荷,都不能促进教学过程的积极化和最优化。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潜在力量,也可以说是教学中积极化和最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学生的情感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正处在急剧变化发展阶段;散文里所表现的情感,也是极为丰满的,而且有着时代的、阶级的、民族的种种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两方面的特点,那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
浅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感悟
新常态下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引导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
探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