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感悟”更高效
2014-10-21邓巧红
邓巧红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整体感悟”也力求更务实、更高效。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的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整体感悟”的环节,语文教师如果能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则会使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整体感悟;气氛;内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初中部分中,对语文阅读教学这样表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中不难看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体验和理解等能力。
教师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明明要求学生“整体感悟”,但做法却南辕北辙。我听过这样一节阅读教学课,一位教师执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一上课就开宗明义宣布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但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他却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读几句,他提出一个问题,结果一节课下来我怎么也没看明白哪里是“整体感悟”,哪里是学生自主学、自主悟。教师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更别说“整体感悟”及高效学习了。
多年来,本人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实践证明,教师掌握一些行之有效“整体感悟”的做法很有必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文体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整体感知”课文。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气氛,进入意境
营造气氛、进入意境很重要,它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脑中的琴弦,是学生进行感悟的前提。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案。”把学生带入作者创作时的意境,使学生与作者亲近、相知,这是一门艺术。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内情和外物的融合,深意与画面相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从而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很多年前听过的一节公开课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一位教师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他是这样设计的:录音机里播放哀乐,教师穿一身黑色西装,胸前戴一朵白花走上讲台,以庄重的语调激情导入。“同学们,1976年1月8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整个世界都震惊了。北京乃至全中国立即陷入悲痛的海洋,亿万人的泪水似乎要把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漂浮起来。多少人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声声呼唤,令天地动容,山河垂泪……”随着他流畅而沉缓的课文朗读,学生仿佛感到山谷在回响,大海在呼啸,感到千山万水都在深深怀念敬爱的周总理。
二、表情诵读,体味内蕴
感悟是一种心理能力,是学生通过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觉获得某种意义或印象。
感悟必须以“充分地读”为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感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诚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这里的“化”就是在教师启发、诱导和激励之下,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使课文的语言、情感在学生心中积淀,与学生经验碰撞,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形成语感。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一些诗歌和散文,如《天上的街市》《雨说》等,既明白如画,又意蕴深远,读来朗朗上口,完全可以以读带讲。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初次朗读,大部分学生就能感知到春的图画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老师在语气、语调、语速、停顿、节奏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这一点务必落实到位)。再读课文,学生从“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就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新、美、力以及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从学生流畅自如、抑扬顿挫的语调中,可以看出山、水、太阳、草、花、风、雨等充满了人的灵性。拟人、比喻等修辞的运用,使描写的对象也生动形象地呈现在眼前。整堂课下来,课文的语意流没有被人为截断,老师的点拨简明扼要、切实具体,学生对课文的逐步深入体现在越来越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在韵律。
可见,朗读不仅能表现汉语语言之妙,更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每篇文章的深刻內涵。只要指导学生用心诵读,诵读也就成了感知、想象、挖掘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效途径。
三、统观全文,理清思路
实施思路教学,我认为这是整体感悟的一种好方法。所谓思路就是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并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种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思路,即“披情入文”。
张志公说:“人总是根据思路来结构文章的。”叶圣陶也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虽然作者的思路是无形的,但文章的脉络却是可循的。
正因为如此,统观全文、理清思路是整体感悟具体课文非常重要的方法。每篇课文,它围绕着一条“线”来组织文字,这条线就体现了这篇文章思想内容的联系。把作者的思路搞清了,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就清楚了,对局部的理解和揣摩也就容易了。
比如教学《背影》等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可以大大缩短阅读的时间,迅速抓住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在头脑中形成整体框架,还可以促进学生圈点、批注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学会学习。
四、局部切入,揣摩领悟
整体感悟离不开局部的切入分析,也少不了对精美语言的揣摩体会。有人误解要整体感悟就不能讲分析。须知,整体、局部是矛盾统一的。对课文作必要的局部分析理解,是整体感悟课文的必要步骤,否则,阅读教学会从肢解式的繁琐分析走向另一个极端——粗放的、不能落实的、架空的整体感知。
实践中要求教师抓住有表现力的词句,作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分析:从整体着眼,由局部入手,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有血有肉的文章肢解分析;抓住文章中心和教学重难点,力争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使语言、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和手段。
如教《孔乙己》这课时,让学生通过读进行初步感知,然后从让学生质疑“孔乙己自己有一双手,为什么这么懒,总是去偷”这一点切入文章,通过“手”来解决学生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老师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到有关描写孔乙己的“手”的句子,圈点、归纳、揣摩。用“手”替人抄书,用“手”偷东西,用“手”代脚走路,用“手”排出九文大钱,用“手”蘸酒写字,用“手”给小孩分豆等,并围绕问题继续讨论。
1.为什么有手不劳动(抄书),而来偷东西(书)→好吃懒做→封建文化对读书人精神的毒害(轻视劳动);
2.为什么有脚不用而用“手”替代走路→丁举人的毒打→封建制度对读书人的肉体摧残;
3.为什么“先排出后摸钱”→穷酸迂腐、愈过愈穷→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必然归宿;
4.一双写得好字但半个秀才都捞不到的“手”为什么沦落在另一个读书人前写服辩→表现了旧式教育不易发展人的才能(叶圣陶语)→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
普通一双“手”贯穿了小说的全过程,伴随着孔乙己的出现和消逝,它见证了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大多数人的命运,也见证了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摧残。学生通过对孔乙己的“手”的进一步体味,想象、补充、丰富、凝聚着辛酸,更激起了对孔乙己的同情及对封建科举制本质的认识,最后,再让学生對这一形象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归纳,就可以得出全文的主旨。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批判科举制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达到感悟目的。
综上,使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感悟”更高效的方法应该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崇德.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