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动力
2014-10-21方妙乔李大龙
方妙乔 李大龙
【摘要】: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动力,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方面,从求职就业的内在因素入手,有效地评判毕业生的求职行为,促进就业指导方法的调整,是缓解毕业就失业现象的有效措施,也是应对结构性失业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就业动力;行动;观念。
就业难成为社会焦点,大学毕业生已沦为与失业员工、进城务工者一样的弱势群体。然而,就业动力不足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动力,谈以下看法和做法。
1、动力不足之原因
1.1谋生压力不够大
有了谋生压力,才有求职动力;压力越大,动力越足。从2012年起,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成长劳动力进入职场,这一年称为90后“就业元年”。 在低出生率,高招生率环境中长大的90后毕业生,与父辈和老师的观念相比,对于求职这件事,看得比较淡薄,“不以钱途定前途”,成了部分90后的人生信条,考公务员或者进国企、央企,视为人生目标,宁可待业也不屈就,不看重薪酬[1]。现在的职场新人,独生子女占多数,毕业马上就业的需求不强,不必立即赚钱回报父母,不仅在城市,部分农村学生亦如此。饥饿感不强,逛街者遇到餐馆会视而不见。同样道理,谋生需求不强,求职者看到机会也不够珍惜。
1.2就业舆情不够真
正确看待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环节。就业形势严峻的说法成为媒体焦点。以广东为例,被称为高校毕业生生源大省和就业大省,毕业生总量从2006年21万增加到2013年44万,2013年到广东求职就业毕业生达70万[2]。这一年也被媒体炒作为“最难就业季”。实际上,关于就业难的舆情,有误导学生之嫌。纵向对比历史,或横向对比它国,都不能断言某某年就业形势最为严峻。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采取统一配置包办就业的形式,也曾出现过严峻的供求危机,千万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就是一种特殊的化解就业危机的方式。媒体过度渲染形势严峻,加剧毕业生观望等待心态,乃至萌发了生不逢时的抱怨情绪。
1.3人生责任不够重
求学读书直接目的,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奠定取得相应报酬的基础。毕业后,就应尽可能地为社会多做贡献,同时尽可能地谋求较高薪酬。然而,部分毕业生虽然就业了,但质量不高,出现了念书赔本的状况。如,徐州一学生,母亲异地拾荒供养他和弟弟读书。他读完了大学,弟弟也读了大学。他不嫌弃母亲的职业,将拾荒场景记录参加摄影赛,引起社会关注。媒体报道有个细节:已经毕业两年的那位家庭长子,在苏州某婚纱影楼做事,2012年底每月拿1000多元,自己谋生尚且困难,更无力帮助母亲和弟弟[3]。出现这样的案例,不能全部归因于社会的竞争和不平等。那位毕业两年尚未担起养家责任的长子,需反思自身的原因。
2、评判动力之要素
学生对待就业,其态度是消极和积极,要观其行,而不是简单听其言。有学者指出,毕业就失业,与高考失利不同之处在于,落榜归因于自己,失业归因于客观,如社会关系不足、提供岗位不足等,这样舆情造成求职者的惰性[4]。只有积极地行动起来,发挥内因的作用,才能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
2.1掌握充分、可靠的就业市场信息
具备就业动力的毕业生,较早地选修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定期光顾由学校、政府和企业组织的招聘会,也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双向选择会,能够熟练地例举出登载招聘信息的报刊与网站,多次去过人力资源市场,至少掌握五家以上用人单位的相关数据,如市场规模、雇员数量、薪酬标准等。
2.2经历切实、有效的职场岗位磨练
就业动力比较足的毕业生,利用寒假暑假、实习学年,在劳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到职场一线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其工作时间至少在四周以上。到了高年级,可达到半年或者一年,而且所获得报酬不少于当时当地最低工资。
2.3从事过社会声望不高的工作
就业动力很足的学生,比较接地气,做事不在乎是否专业对口,只要能够被雇佣,做什么都行。这样的人生磨练极为重要,如广东说法的“走鬼”经历,即做短时间的无证流动商贩。当一个人真正沉到社会底层的时候,不仅锻炼了适应能力,更是聚集了爆发力。那位为拾荒母亲拍照的毕业生,看到了收废品的市场空间,辞去了苏州工作,和妈妈一起收废品,用学到的网络技术办起废品收购网站,大规模提高业务量,一家人已经可以筹划买商品住房[5]。
2.4与历届毕业生有紧密联系
就业动力更足的学生,一入学,就通过同乡校友等渠道,或者通过学生社会团体活动,与本专业高年级的师哥师姐建立联系,记录毕业生的职场行踪,构建毕业生信息库,数量至少在30人以上。
3、增强动力之措施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6]。作为职业指导者,应该将增强学生的就业动力作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毕业生在就业问题的主观能动作用。
3.1打破失业代际相传的魔咒
社会有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即父母是曾是失业者、或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子女将步其后尘。职业,是一个人的饭碗,更是一个人的阶层名片。每个人有四种出身:家庭出身、地域出身、教育出身和职业出身[7]。青年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后两种出身,并能够决定其下一代的前两者。在不断创新发展的社会中,毕业生必须走出家庭圈子,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寻找就业机会,多数人不是依靠所谓关系就业的。父母没有读大学,更没有机会经历市场选择的那部分学生,不能退缩和抱怨,而是要积极地面对社会选择,积极的创造机会。
3.2披露就业市场的真实状况
媒体披露的学生待业者数字庞大,误导了一些人。必须说清楚的是,我国的实际就业率并不像有关部门统计的那么低,本科生就业率不如专科、专科不如技校生的说法,难以经得住检验。有些毕业生见到周围的人好像都闲着,自己也不用着急,其实,地火在运行,多数毕业生没有给学校递交协议合同,实际上很少有闲着的,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在市场导向的就业环境中,是否就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学校和有关部门很难获得动态信息。统计2013年的就业情况,并不是“最难就业季”,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结构性失业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没有职业的稳定,只有技能的稳定与更新,谁不能适应这种不确定,就无法及时就业。
3.3 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就业
人生之路,是自己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业机会,也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就业形势再严峻,对于就业的个体来讲,关系不太大。就业率70%或者90%,对于那些脚踏实地、放低姿态毕业生来讲,没有多大意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处于南中国的毕业生,已经建立了与时代同步的就业观。深圳大学学生自行求职,不吃国家分配的大锅饭,既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又把学生推向了社会挑选的考场。不再以“好爸爸”为本钱,不再为找后台而发愁,也无需靠拉关系来强取豪夺[8]。但是,时代发展,学子落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等人安排。出现一种奇特现象,父母出面安排子女就业。必须对学生讲明,职业选择,权利在手,不能不用,不能推卸,不能自己限制自己,自己束縛自己,将自身固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之内。求职这件事,无人可靠。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按照社会的需要,来积极主动地选择工作。
参考文献:
[1] 壹周记者杨扬、卢晓欣.90后的就业观[OL],新浪教育网www.sina.com.cn 2012.04.17
[2] 广东省就业促进会.就业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J].中国就业,2013.10:(28-29).
[3] 陈晓楠. 冷暖人生[OL],凤凰卫视,2013.02.13
[4]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27-29)
[5] 周爱田.重访拾荒老娘[N].彭城晚报2013.11.05(4)
[6] 毛泽东.矛盾论[C].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964.(276--277)
[7] 山鸡哥.职业就是阶层[J].《新周刊》2007.263(48)
[8] 唐才儒.深圳大学改革探索之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