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思考

2014-10-21贾鸣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德育机制创新

贾鸣放

摘要:德育在学校环境中,要紧跟时代、面对现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运用有效方法和管理机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适应社会能力。

关键词:德育 创新 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 (B)-0000-00

德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立的一面,也有其不能脱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一面。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又要保持德育的自身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才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德育是社会需要的产物,社会经济形式的变化,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逐渐从“精神型”转变为“物质型”。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德育如果仍沿袭以往的模式,并且过分强调其独立性,就会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显得力量不足。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与统一的价值导向的矛盾、复杂的社会道德行为与单一的政治教育模式的矛盾、多渠道获取信息与固定的教材教法间的矛盾等[1],如何在正确的德育原则指导下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针对现实的问题开展活动还显得不够,还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在一项调查中学生认为“不管什么制度只要能强国富民就行”占有较大比重;学生“知足常乐”心态上升,“为人民服务”观念弱化;要求“奉献与索取兼顾”者增多;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的现象较突出;学生极喜欢的社会实践活动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所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又因单调乏味吸引不了多数学生参与等。

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让德育在现实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为社会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储备精神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德育实效性呢?答案也很简单,一是真,包括真诚、真理;二是实,包括实在、实际。下面从四个方面展开说明。

1 德育要适应时代要求,贴近学生思想

以往我们在教育观念上往往片面强调科学理论不会在学生头脑中自然产生,需要“灌输”,而对理论的科学性、战斗性和指导人生实践的现实性有所忽视,没有把理论对现实、对人生问题的认识有机结合,以致让学生感到离他们远,感到德育的生硬和没有兴趣。其實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道德认识不在单一在学生思想行为中是有反映的,对正误、善恶、美丑是有基本辨识标准的。学生的思想感情具有可塑性,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习惯都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实现的。目前整个社会思潮趋向于实用,甚至不管什么社会制度能富了就行,这是不正确的。为了致富,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而不谈社会基础,这是很危险的。

教育者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想干什么。这样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方案,把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力作为德育重点,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中接受正确的理论。在方法上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曾说过:“善教者浃(透彻)于民心,而耳目无闻焉,以道扰(教导)民者也。不善教者施于民之耳目,而求浃于心,以道强民者也。” [2]他主张要让人领会接受,而不看重形式的东西,反对靠外在的力量强制人去接受。这种观点即使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现成的书本理论强调了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却与学生思想需要有一定距离;作为教师习惯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讲课方式,有针对性的摄入学生所需新知识、并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还不够;以教者、训导者身份出现的较多,以长者、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较少;“我讲你听”、“我布置你完成”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法还很普遍;加上社会竞争、生活节奏紧张、工作量大和自身修养、学习进修不足等因素,使德育接触学生思想的机会较少,德育效果和基本价值难以完整实现。另外教育者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重专业不重品行、重就业不重世界观的培养形成;围绕物质利益,一味倡导实用主义,并作为时代精神来赞颂;或把政治教育庸俗化,迎合世俗心理等不正确的教育现象都须纠正。

2 德育要面对现实,贴近社会生活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3]。我们的教育贴近了学生,为他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现实条件,而促使他们思想升华的——实现由感性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还需要社会生活的锤炼。锤炼的过程也是世界观形成的过程。这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哲学依据和客观规律。所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极为重要。

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要强化这种意识。围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一德育核心,在学生的基本素质中强化竞争意识、张扬意识,进行乐于发表意见、推荐自我的训练;在同学相处中强调诚实、正直、宽容、有合作精神;在面对困难和不利的情况下要具有坚韧与耐挫的性格等。优秀品格的树立,才使做人有了真正的灵魂。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锤炼生存的本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所必须的。

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方便。只有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找到自身的位置,进而才能谈及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立身处世的目标才明确。应该重视从书本知识向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转化,使学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通过参观、社会调查、实习、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符合学生特点的知识竞赛、艺术节、运动会、演讲会、纪念会等形式逐步培养适应社会的本领 。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学生对现实社会了解不深,教育的目的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均不足。对社会需要什么样人、应具备什么素质等知之偏少且缺乏心理准备。对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也失之于应有的指导。再加上涉及到经费、外出活动是否安全等因素,让学生能面向社会的门还没有完全洞开。

3 德育要务实,要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从来都不是空对空的,都是靠解决问题赢得人心、取得效果。目前在大中专学生中最关心的莫过于就业问题,为他们成才谋取好的外在条件比作许多思想工作都见效。就此,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向贫困地区联系、适时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等工作就很重要。它顺应学生心理特点,比喊破嗓子抓管理要开明得多。在这一层次上的工作就显得主动、有创意、有效果。如果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高他们自身素质的各项活动,他们也乐于接受。另外,校园安全、素质教育外环境、校风、校园文化活动等这些看似软的东西得到实际强化,也会提高德育整体效果。

4德育要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

要在社会大环境下考虑德育管理机制问题。即树立大德育观念。德育是以社会大环境为转移的,它不能脱离社会条件而独立存在。否则,德育将失去真实性。所以,要审时度势,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除了在学校内部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外,还应该:一要注意把握学校家庭社会诸生活面的联系,主动开展工作;二要注意教育与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媒体的协调;三要遵从人生成长规律,开展适合需要的活动,形成全方位德育渗透。青年学生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所以德育传播力求要新,力求反映时代特色,力求适合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而不单单是有专业知识。四要形成学校、部门、个人德育考评机制,将一些硬性的指标注入管理工作中,与个人的实际表现相联系,结果又与奖惩、升降挂钩。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德育忧思[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5·139.

[2]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原教[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12·195.

[3]王国维·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3·11.

猜你喜欢

德育机制创新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