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针刀疗法在治疗损伤性炎症方面的探讨
2014-10-21刘维王添兴罗威明陈鑫汤志祥孙建永
刘维 王添兴 罗威明 陈鑫 汤志祥 孙建永
作者简介:刘维,女,(1991-),汉族,湖南株洲人,2011级本科临床专业在校学生;通讯作者:孙建永,男,(1979-),汉族,内蒙人,实验师,从事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442-01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2014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长医教〔2014〕10号--118
引言:本文主要致力于研究关于小针刀在治疗损伤性炎症方面的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主要是通过剥离、松解并联合针刺达到治愈损伤性炎症的目的,方法简单易行,收效较好,故笔者总结近10年关于小针刀的在损伤性炎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以促进针刀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发展。
一研究现状
针刀疗法用一个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应该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针刀疗法是将东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学的手术解剖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骨關节病、软组织损伤、外伤性滑囊炎、腱鞘炎、神经痛等损伤性疾病方面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针刀医学是由朱汉章教授首创的新的医学学科, 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及西医学的新成果,由中西医理论融合、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1]。针刀医学自1987年推广至今,自90年代初期针刀医学传播到海外。
本文主要致力于损伤性炎症的临床运用,对相关临床治疗方式进行总结,现将内容归纳如下:
1.解决问题:通过小针刀对各种损伤性炎症进行治疗,其中针刀松解法是针刀医学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通过各种剥离法、切开法和瘢痕刮除法剥离粘连、松解挛缩、刮除瘢痕、疏通堵塞。针刀松解法主要通过针刀在病变局部进行操作,对病变组织进行剥离粘连、松解挛缩、疏通堵塞,起到镇痛、减张减压、促进局部微循环、调节免疫等作用。[2]以治疗肩周炎为例,治疗肩周炎方面首先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尤以喙肱肌和肱二头短肌的附着点喙突处,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埔压瘴量为明显,医者施术加压分离刺人,针刀到达病灶后。用切开剥离法或纵行疏通剥离法,剥离3~5针,当针下有松动感时出针,然后在每个针孔注入混合药物2ml,术后配合手法,患肢外展医者站于外侧并嘱患者患侧肌肉充分放松,用、扳、拿、揉法放松术后紧张的肌肉。此法的作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痉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并利用力学原理、纠正关节微小移位、错位,使患肢动态失调得以平衡[3]。
2.优点:
(1)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2)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动物实验证实针刀疗法可以促使受损部位的肉芽组织转化, 促进肌肉的恢复,[5] 同时可以有效调节血清炎性递质的释放。[6]
二存在问题
1.针刀在下针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盲区和误区,在分离肌肉组织的同时存在损伤浅表神经与血管的风险,更有甚者,术者往往依照某一骨性标志作为参照点或根据术者的熟练程度下针,而这种方法法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甚至加大治疗风险。
2.发现针刀治疗的患者血液内部分酶原及血浆因子发生改变[4],电生理指标及影像学表现在治疗前后亦有显著差异[7-8]。
三解决方案
1.需熟悉人体解剖结构和肌肉及肌群的起止点,例如:重点识记浅表部位重要的血管以及神经的分布,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避开较危险的血管和神经,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血液内部分酶原及血浆因子发生改变时及时做好研究记录,对出现的现象及时找出解决办法,避免对人体组织造成更大的损害。
四结语
笔者认为总结损伤性炎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小针刀在临床治疗方面进一步的发展与研究,随着针刀医学的发展,急需制定一部关于针刀医学的行业标准来规范针刀治疗, 具体包括诊断标准的建立、适应证的掌握、临床安全性及疗效评估等。总之,针刀医学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实现针刀医学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3-728
[2]焦克俭.小针刀、手法为主治疗粘连期肩周炎150例[J],陕西中医,2001,22(4)
[3]丁宇,王燮荣.针刀医学原理及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
[4]胡波,郭长青,孙红梅. 针刀疗法对腰三横突征模型大鼠局部组织IL-6、IL-10、TNF-α、TGF-β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8):699-702
[5]赵斌,刘玉倩.小针刀治疗肌肉损伤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研究[J]体育科学, 2004,9(24):28-29
[6]刘灿坤, 乔晋琳.针刀干预L3横突综合征兔对IL-1β、IL-6 和TNF-α水平的影 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3)14-16
[7]张鸿振,王振湘.小针刀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症的临床及肌电图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658-659
[8]贺铁豪,黄李平.小针刀治疗椎原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 2002,20(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