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标本的检验误差原因探究

2014-10-21魏超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7期

魏超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方法:我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检验的136例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同时对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通过对所选的136例采血后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出现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其中39.71%为血液标本有凝块,23.53%为采血时间不正确,8.82%为出现溶血反应,11.76%为其他原因所致;经过统计,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采血标本量不足,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提升血液标本的质量,应该严格把控每个环节,以免出现标本误差,最大限度的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血液标本;检验误差;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408-02

采供血检验中血液检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而且最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血液检验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血液检验不但能够诊断血液疾病,同时还可以对其他疾病进行辅助诊断。而且检验结果也会对临床输血治疗方案的制定产生影响。血液检验的整个过程要经过血液采集、保存以及送检等多个步骤,不管任何一个步骤发现错误,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对血液结果的真实性产生影响。为了能够获得最佳的血液标本,我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检验的136例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检验的136例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其中96例为男性,40例为女性;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为(36.3±4.2)岁。

1.2采血方法(1)靜脉采血法静脉采血法主要选取的静脉为肘正中静脉,运用真空采血及开放式采血两种方法,采血时患者取静坐位或者仰卧位,鼓励患者保持心态平和,准备好所需的物品,进行穿刺采血,贴好标签,完成采血步骤后要按个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密封、消毒以及送检。(2)皮肤采血法在患者左手的无名指指端内侧实施采血,进行才学前要准备好所需物品,患者取坐位,放松心态,每人一针,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当采集完血液后要用碘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同时按压穿刺点,直到不出血后放开。将所采集的血液储存在试管内,贴好标签送到检验科。

1.3分析及统计方法严格标记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将具体信息反馈到采血科室,多个科室的医护人员联合对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运用SPSS16.0系统软件对所选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通过对所选的136例输血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出现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其中39.71%为血液标本有凝块,23.53%为采血时间不正确,8.82%为出现溶血反应,11.76%为其他原因所致;经过统计,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采血标本量不足,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液检验的过程要经过采集、保存以及送检等多个步骤,在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范进行,这也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条件,确保所得数据有效可靠[1]。因而,为了提升血液标本的检验质量,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以免标本出现误差,最大限度的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血液采集过程中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3.1血液采集时间不当护理人员在对血液进行采集时,只是简单的按照采血要求执行,没有询问患者具体的情况,例如有无吃饭、服用其他药物等等。这些都会对血液检验的真实性产生影响,因此,应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在按照采血要求执行的前提下,还要积极主动的了解患者的信息,保证血液检验的可靠性。

3.2血液标本的采集量不足收集血液的试管内底部存在一定量的抗凝剂,而只有将抗凝剂与规定的血液结合后才能够发挥抗凝效果[2]。因此,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如所采集的血液量不足,就会出现抗凝剂导致血液中的一些成分稀释;但并不是所采集的血量越多越好,假如采集的血量过多,会出现抗凝物质过少导致血液无法充分发挥抗凝效果,进而使得所测得的各项数值不准确,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3.3所采血液标本含有凝块当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将其存放在试管内,假如血液没有及时有效的与试管内的抗凝剂进行混合,导致血液无法有效抗凝,就会导致血液样本出现凝血反应。而且,假如采集血液所需的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凝血现象出现。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采血方法,以免出现凝血现象,确保血液检验的真实性。

3.4出现溶血反应第一、当护理人员完成血液采集操作后,在将血液打进试管内时,没有及时将针头拔下而直接推血,或者血液在试管内过于晃动,这样都会导致红细胞受到损伤出现破碎现象,进而引起溶血现象出现[3]。而且运用静脉采血法来采血时,如没有一针见血,容易出现溶血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血液进行采集时不要用针头将血液注入试管中。第二、标本采集后严格控制储存环境,避免因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或骤变而造成溶血现象。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升血液标本的质量,应该严格把控每个环节,以免出现标本误差,最大限度的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雪华.40例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5(07):876-876

[2]张竹青.55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4(06):471-472

[3]石福荣,任海云,杨娟.影响血标本检验结果的常见原因及对策[J].山东医药.2010,36(15):69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