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2014-10-21陈爱军
陈爱军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卒中后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以提高患者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后,降低骨折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脑卒中后骨质疏松患者62例的护理资料,总结归纳护理过程中体会。结果:护理干预组骨质疏松症知识的掌握、自我管理效能及健康信念均得到明显改善,1年后骨密度显著回升。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骨密度数值,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脑卒中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脑卒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323-02
脑卒中患者由于卧床和肢体瘫痪等因素,骨组织失去机械应力的作用,骨细胞活性增强,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由于骨质疏松易出现骨折,可进一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使患者治疗和康复变得更为困难。因而,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任重道远,我科对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后,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女性38例,男性24例)。
1.2入组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单侧病变患者;有CT和MRI的影像学诊断依据;②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④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的躯体性疾病、合并有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肝、肾、内分泌系统疾病;②常年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各种影响骨代谢药物者及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
2研究方法
2.1分组: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单纯规律应用药物治疗,而护理干预组在规律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1年后比较骨密度及有关评价量表。2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评价量表:骨质疏松症知识测定(OKT)满分为26分。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OHBS)分为7个分量表,同意为4分、中立为3分、不同意为2分、很不同意1分、很同意5分,最终将条目得分相加为总分。骨质疏松症自我疗效能量表(OSES)分为2个分量表,10分为完全有信心,0分为完全没有信心,患者从0-10分之间选择符合自己的数字,乘以10,总得分为总分数除以条目数,满分100分。
3护理干预
3.1 心理护理: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生理功能老化,代谢能力低下,易出现情绪消沉,悲观失落。面对该类老年病人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尊重患者,耐心讲解有关脑卒中、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护理,鼓励患者认识疾病,战胜疾病。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让患者做到心胸豁达、开朗,避免不良刺激,使老年人有信心战胜疾病。
3.2饮食干预:骨质疏松症患者饮食需均衡。适量进食蛋白质及含钙丰富的食物,蔬菜和水果。多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于骨骼健康,减少钠盐摄入。还应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腊味食品等,可减少钙质流失。成人每日元素钙摄入约800MG为宜。同时忌辛辣、过咸及过甜等刺激性食品。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减退,常伴有吞咽功能减低,吞咽食物或饮水时可出现呛咳及哽咽感,因此应根据病情选择易消化、优质蛋白饮食。
3.3健康宣教:通过发放手册、集中组织学习、组织患者间相互交流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卒中、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让患者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与知识,树立预防为主的关键的观念来减轻、消除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选择健康的生活及饮食方式。向患者讲解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和及时治疗的必要性。
3.4运动干预:尽早开始康复训练,运动训练方法对康复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防止肌肉萎缩、预防坠积性肺炎、增强心肺功能,并且还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质疏松发展、恶化。选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环境,增加日光照射,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磷吸收。
3.5骨痛的护理:大多数患者均有自发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工作中要首先评估疼痛的程度,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等,认真听取老年患者的主诉。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可以通过交谈、听音乐等方法来分散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3.6 安全护理:老年人有行动不便等障碍,且骨质疏松症的并发症最严重的就是骨折,故要特别注意跌倒等安全措施。所以室内要光线充足,地面要整洁、干爽,切勿堆放杂物。外出锻炼或活动时要有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4结果
4.1 两组患者评价量表比较(表1)
表1两组患者评价量表相比较
OKT OHBS OSES 基线时 1年后 基线时 1年后 基线时 1年后治疗组 10.9±4.5 13.5±4.9 147.3±16.2 151±15.9 67.2±14.3 73.8±16.7干预组 11.2±4.2 19.4±3.9 145.7±15.9 165±19.2 68.3±14.7 82.5±17.2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1年后各量表评分结果均优于基线时,治疗组1年后与基线相比P<0.05;护理干预组1年后与基线相比P<0.01(显著统计学差异),显著优于基线时。
4.2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比较(表2)
表2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total值相比较(g/cm2)
基线时 1年后干预组 0.684±0.084 0.821±0.072治疗组 0.692±0.091 0.781±0.067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1年治疗,两组患者骨密度数值均有所提高,干预组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明显优于治疗组,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4.3两组患者骨折发生例数比较
随访1年,护理干预组发生骨折2例,常规治疗组发生骨折4例,护理干预组骨折发生例数低于常规治疗组。
4讨论
目前大众对骨质疏松症认识有限,多数患者认为药物是惟一治疗手段,对有关护理及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心理方面了解甚少。目前护理人员仍是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力量。本研究中,我们针对脑卒中后骨质疏松患者特点,予以定期系统、个体化进行护理干预,其中包含饮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脑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经过系统护理干预组,其骨质疏松症知识的掌握、自我管理效能及健康信念均得到明显改善,1年后对比骨密度前后变化,我们惊喜的发现,护理干预组患者骨密度明显回升。且护理干预组患者的骨折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
综上所述,重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不容忽视,二者相互配合,可以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警示我们在护理工作过程中,不但探索新的护理理念及健康指导方法,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奕,朱唯一,徐双双.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4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