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2014-10-21奥美燕
奥美燕
【关键词】重症心律失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299-02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激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1]。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内心律失常发生率达72%-96%[2]。心律失常可按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将心律失常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率极度缓慢的完全性房室阻滞、心室自主节律、重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若不及时治疗,病人可迅速导致循环功能障碍而威胁病人生命。我院在2011.2-2012.4这期间共收治重症心律失常病人23例,经过系统的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及有效的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心律失常患者2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39-77岁。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1)迅速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ICU病房,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卧床休息直至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起床活动。(2)给氧3~4L/ min。(3)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合理用药。(4)药疗护理:根据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给予相应的护理,如利多卡因可致头晕、瞌睡、视力模糊、抽搐和呼吸抑制,因此,静脉注射累积不宜超过300mg/24h.可用微量泵控制滴數;苯妥英钠可引起皮疹、白细胞减少,故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白细胞计数;普罗帕酮易致恶心、口干、头痛等.故宜饭后服用;奎尼丁可出现神经系统方面改变.同时可致血压下降、QRS增宽、Q-T延长,故给药时须定期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若血压下降,心率慢或节律不规则应暂时停药。(5)准备好除颤仪、气管插管等急救用品及急救药物,使之处于应急状态。(6)饮食护理:饱食、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吸烟和酗酒均可诱发心律失常,应避免.指导病人宜食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多食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摄人.对服用利尿剂者应鼓励多进食富含钾盐的食物如桔子、香蕉等,避免出现低钾血症而诱发心律失常。 2.2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心理反应,而这些不良情绪可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并给予耐心解释和安慰,告知患者心律失常的可治疗性以及稳定的情绪对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床边巡视,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必要时酌情使用镇静剂。
2.3病情观察(1)心律:当心电图或心电示波监护中发现以下任何一种心律失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急救处理。频发性室性早搏(每分钟5次以上)或室性早搏是二联律;连续出现两个及以上多源性室性早搏或反复发作的短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落在前一搏动的T波之上;心室颤动或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2)心率:当听心率、测脉搏1分钟以上发现心音、脉搏消失,心率低于40次/分或心率160次/分以上的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及时处理。(3)血压:如患者血压低于80mmHg、脉压小于20mmHg、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出冷汗、神志不清、四肢厥冷、尿量减少时,应立即进行抗休克处理。(4)阿斯综合征:患者意识丧失,昏迷或抽搐,此时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停止或紫绀.瞳孔放大。(5)心脏骤停:突然意识丧失、昏迷或抽搐,此时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为O,呼吸停止或紫绀.瞳孔放大。
2.4对症处理
2.4.1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1)叩击心前区和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通知医师,并备齐各种抢救物品。(2)静脉推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3)心室颤动时积极配合医师作电击除颧。
2.4.2心跳骤停抢救配合:(1)同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2)保证给氧,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及应用辅助呼吸机,并做好护理。(3)准确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遵医嘱给药。(4)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脑缺氧时间较长者。头部可置冰袋或冰帽。(5)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必要时行留置导尿。(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
2.4.3电击复律的护理:(1)复律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术前2天遵医嘱停用洋地黄及利尿剂.并给患者试服奎尼丁0.1~0.2g,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反应;备好除颤仪、急救药物及氧气、气管插管、吸引器等抢救用物。(2)复律时,患者仰卧于绝缘硬板床上,给予氧气吸入,取下活动假牙,解松衣领、裤带,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安定静脉注射,诱导患者进入朦胧状态;准备好除颤仪,配合医生进行电复律。
2.5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准确掌握用药剂量、浓度、时间和方法;口服药物按时、按量,静脉注射药物时速度应缓慢,严格遵医嘱执行滴注速度;在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注意监测心律、心率、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变化,以判断用药疗效,及时发现因用药而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和药物中毒,做好相应护理。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55.
[2]俞森洋,主编.危重病监护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99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