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2014-10-21刘伟
刘伟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腺苷蛋氨酸进行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患有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患,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以门冬氨酸钾镁及腺苷蛋氨酸分别对两组予以治疗(治疗时长达4周)。结果:相比于对照组中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效果,腺苷蛋氨酸能够有效治愈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效率为86.34%);对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病患的皮肤瘙痒症状至于效率可达88.15%;能够显著降低病患体内的血清结合胆红素(SCB)、血清总胆红素(STB)、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P<0.05)。结论:通过对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提供腺苷蛋氨酸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门冬氨酸钾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腺苷蛋氨酸;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
【中图分类号】R741.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220-02
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属于一种由免疫损伤、感染及药物中毒等所导致的临床病症,能够造成细胞死亡,使患者肝损伤程度加剧。当前在我国临床医学上尚无特效、有针对性治疗方法,相关药物的研发引起了医者广泛关注[1]。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病患,以腺苷蛋氨酸对部分患者予以治疗,并以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效果为对比,现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患有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患,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以门冬氨酸钾镁对对照组进行治疗,以腺苷蛋氨酸对治疗组以治疗,治疗时长均为4周(一疗程)。治疗组: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18-68岁,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例,慢性病毒性胆汁淤积患者20例,急性病毒性胆汁淤积患者16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20-69岁,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例,慢性病毒性胆汁淤积患者22例,急性病毒性胆汁淤积患者13例。
1.2 方法 对治疗组患者提供腺苷蛋氨酸冻干粉试剂,每1000mg溶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每日一次静脉滴注;为对照组患者提供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每20ml溶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每日一次静脉滴注。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病在治疗过程中均以等剂量的复方氨基酸、维生素和能量合剂配合使用。经过药物治疗后,定期在每周对患者的体征进行观测,并对淤胆型病毒性肝炎和急性病毒性胆汁淤积患者每2、4周进行肝功能复查(急性病毒性胆汁淤积患者在此未予以研究)[2]。
1.3 疗效标准 若患者的各项症状表现出明显好转,甚至消失则表示药物治疗效果有效;若患者肝、脾在治疗之前有肿大症状,则以明显消肿为有效。另外,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检查情况进行对比,若治疗之后有所提高则视为有效[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所记录的临床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对所有病患的年龄及身体基本指标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淤积性肝炎患者各类症状的治疗情况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腹胀、呕吐、乏力及恶心症状消失,治疗组对淤积性肝炎及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治愈率分别达到86.34%、88.15%,对照组对淤积性肝炎及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治愈率分别达到43.54%、58.27%,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 对肝功能的恢复情况 通过对治疗组患者提供腺苷蛋氨酸治疗,患者体内的血清结合胆红素(SCB)、血清总胆红素(STB)、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显著降低,且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数据统计如表1、2、3所示。
表1 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统计表
分组 治疗时长 ALT(U/L) STB(μmol/L) SCB(μmol/L) TBA(μmol/L)治疗组(50) 治疗前 197.32±74.80 172.36±58.70 112.46±42.83 210.37±75.62 治疗2周 125.44±45.62 85.48±26.58 53.75±23.48 97.45±24.54 治疗4周 46.35±42.27 34.32±21.73 16.52±6.88 27.45±12.18对照组(50) 治疗前 192.78±72.42 164.45±52.65 104.32±38.40 212.55±77.34 治疗2周 127.53±52.38 96.72±30.18 64.83±25.71 110.70±38.68 治疗4周 68.74±22.36 51.17±20.64 50.92±16.40 32.60±8.23表2 急性病毒性胆汁淤积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统计表
分组 治疗时长 ALT(U/L) STB(μmol/L) SCB(μmol/L) TBA(μmol/L)治疗组(50) 治疗前 538.63±503.54 158.26±123.48 112.46±42.83 153.26±77.16 治疗2周 178.12±165.32 87.32±30.60 53.75±23.48 37.80±28.25 治疗4周 56.72±40.33 42.26±24.08 16.52±6.88 17.37±15.85对照组(50) 治疗前 534.27±523.74 160.83±68.46 104.32±38.40 152.48±68.54 治疗2周 218.49±185.40 114.38±32.55 64.83±25.71 65.24±22.18 治疗4周 74.63±74.40 75.46±12.88 50.92±16.40 52.40±23.263 讨论
通过以上临床数据统计及相关医学治疗分析可以总结出[4],患者机体内腺苷蛋氨酸的缺失能够通过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而带来肝细胞的损伤及肝内胆汁的淤积。这表示,适当的进行外源腺苷蛋氨酸补充对于患者肝功能修复及淤积性胆汁的处理较为有效。
在病毒性肝炎细胞坏死中,肿瘤坏死因子充当了重要的介质,是炎症、感染及细胞损伤出现的病理因子。从腺苷蛋氨酸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炎及急性病毒性胆汁淤积患者肝功能的恢复能够总结出,其疗效优于门冬氨酸钾镁。在查阅文献之后,我们了解到除了对肝细胞膜结构及功能的保护外[5],腺苷蛋氨酸还能够有效对抗TNF,即抑制TNFα的表达,使血清中TNF含量降低,肝细胞受损、肝内胆汁淤积情况降低到较低水平。
另外,在临床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尝试对部分患者提升腺苷蛋氨酸用量及治疗时长。结果证实,腺苷蛋氨酸五明显毒副作用,耐受性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因此,对于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来说,腺苷蛋氨酸临床意义十分重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及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明琴;王齐;;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06期:22-23.
[2] 彭浩;王军;焦云桃;马科;黄加权;;思美泰治疗肝内胆汁淤积临床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年03期:29-31.
[3] 王雯;姚琦玮;;两种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J];肝脏;2010年05期:48-49.
[4] 李芹;李丹;张良宏;;重肝合剂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117-118.
[5] 沈镭;陆伦根;;腺苷蛋氨酸在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中的應用[J];胃肠病学;2010年03期: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