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宣肺肃降汤治疗时令顽固性咳嗽的体会
2014-10-21张炳炳
张炳炳
【关键词】宣肺肃降汤时令顽固性咳嗽
【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212-01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时令顽固性咳嗽,在临床上并不乏见,多因外感咳嗽治疗不当,延误治疗或内伤咳嗽又复感外邪,失治后导致邪留脏腑,不得外越,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所致;故治疗顽固性咳嗽要从病因入手,以恢复肺的生理功能为目的进行治疗。笔者自201012月~2013年12月在临床中对80例时令顽固性咳嗽患者采用自拟宣肺肃降汤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特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病程均在15天以上,应用西药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3天以上无效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3岁,平均年龄39.5岁。单纯性咳嗽51例,伴哮喘者29例。
1.2治疗方法
1.2.1宣肺肃降汤的组成: 紫菀10g,荆芥10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杏仁10g,陈皮10g,甘草5g,牛蒡子10g,射干10g,旋复花(包煎)10g。
1.2.2有表证者兼风寒加麻黄、生姜、紫苏;风热加桑叶、金银花、连翘;风燥加桑叶、沙参、贝母、芦根。
1.2.3无表证者热痰加黄芩、桑白皮、瓜蒌仁、海浮石、鱼腥草;湿痰加苍术、厚朴、法夏、白芥子;燥痰加贝母、沙参、百部、冬花。兼哮喘加炙麻黄;咳引胁痛加青黛、黄芩、山栀、桑白皮;肺气壅塞者加葶苈子、大枣;正气虚加党参、白术、黄芪。
1日1剂,水煎分3次服。3剂为1个疗程,以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完全消失,2周以上未复发;好转: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痰量减少或干咳转为有痰;有效:咳嗽好转,但未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2.2治疗效果80例患者中,1个疗程治愈44例,占55%;2个疗程治愈18例,占22.5%;3个疗程治愈11例,占13.75%,经3个疗程治疗未愈好转7例,占8.75%,总治愈率91.25%,好转率8.75%,有效率100%。
3典型病例
患者,女,54岁,农民。2011年12月15日就诊,患者近3年来,每年都要发生1次咳嗽,病后久咳难愈,此次又因气候变化引起咳嗽,现已有1个月之久,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特转中药治疗。证见咳嗽、痰多粘稠、色黄,无寒热,时感咽喉部发痒,咳出痰后稍缓解,舌不红,苔微黄,脉滑。X线提示:双肺纹理增粗。血常规:WBC 6.8×109/L,N 0.70,L 0.30。四诊合参,辨证为感受外邪、余邪未清、肺失宣降、痰浊滞肺。治疗以宣肺肃降法加味治疗。处方:紫菀10g,荆芥10g,前胡10g,陈皮10g,枳壳10g,桔梗10g,甘草5g,杏仁10g,牛蒡子10g,射干10g,旋复花(包煎)10g,桑白皮10g,鱼腥草30g,海浮石10g,葶苈子10g,大枣5枚。1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续服3剂而愈。
4体会
顽固性咳嗽,一是病程长;二是常规治疗4周以上而不伴有支气管和肺部感染者;时令顽固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顽固性咳嗽病人,往往始于外感或复感之后,风、热、寒等邪气或先从口鼻而入,或先起自太阳,进而影响到肺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肺失宣降,导致咳嗽的发生。临床往往一见咳嗽,大多认为属支气管炎,而不少中医亦相应认为支气管炎属肺热,治疗上或滥用抗生素,或一味用药性寒凉的清肺止咳化痰之品,进入了清降有余,而宣发不足的治疗误区,使邪气不能透达外出,肺气失于宣发,肺之开合宣肃功能失调,而致久咳不愈。《景岳全书》云:“外感之咳,阳邪也,阳邪自外而入,故治宜辛温,邪得温而自散也[1]“。故宣肺驱邪外出为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第一要务,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肺具宣降功能,向上能通畅气道,向外能启畅汗孔,《本草正义》云: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2]。将体内的废浊,邪气驱逐于外;唐容川在其所著《血证论》咳嗽篇中说:“盖人身气道,不可有塞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3]”,故能水津四布、上润官窍、补益脑髓、外泽皮毛、内养脏腑、恢复正气。还有通调二便,排泄废物功能。方中前胡、枳壳、桔梗,宣开肺气;杏仁、旋复花肃降肺气,一宣一降恢复肺的宣降之职;紫菀、陈皮、旋复花、前胡、甘草止咳化痰;荆芥、牛蒡子、射干,不寒不温,疏风宣肺以清余邪。同时,根据临床兼症加减应用,往往收效甚捷。“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若要有效的预防咳嗽反复发作,不但要在咳嗽缓解期培养正气,而且在虚证与咳同时存在的时候,也要注意应用补法。
参考文献
[1] 张介宾.中华医书集成(第二十八册),景岳全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237.
[2] 张山雷.本草正义.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9.
[3] 唐宗海.中华医书集成,血证论(第十二册).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52.
[4] 王冰.中华医书集成(第一册),素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