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消导伏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气道通畅的作用
2014-10-21欧少青
欧少青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消导伏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气道通畅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汤剂消导伏痰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IL-6、TNF-α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消导伏痰法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促进气道通畅,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消导伏痰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气道通畅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176-01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咯痰、气促和呼吸困难等[1],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COPD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尚没有根治COPD的方法,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有限。我国传统医学将COPD归属于“ 肺胀、咳嗽、喘证”等病范畴,主要病机为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痰浊内盛,阻于肺络而发病[1]。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采用中药消导伏痰法治疗COPD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标准:⑴均相关检查结果确诊;⑵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有关慢阻肺的诊断标准及《中医内科学》的相关分型诊断标准;⑶均为急性发作期;⑷无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躯体疾病;⑸无严重并发症;⑹3个月内未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2周内未应用抗生素。排除标准:⑴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⑵糖尿病、高血压、严重的心衰竭者;⑶肝、肾严重疾病的患者;⑷肺癌、肺脓肿、肺结核、自发性气胸;⑸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免疫调节剂或糖皮质激素药物;男46例,女34例,年龄45~79岁,平均58.4±11.4岁。病程4~17年,病程(11.4±6.2)年。病情严重程度:Ⅱ级64例,Ⅲ级16例。有吸烟史56例。将该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常规给予抗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抗凝、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⑴对照组同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L加2mL 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以压缩雾化器雾化吸入,吸入时间一般为15~20min,2次/d;⑵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汤剂消导伏痰法治疗,组方为党参30 g、苇茎30 g、冬瓜仁30、薏苡仁30 g、茯苓20 g、白术15 g、半夏12 g、桃仁10 g、陈皮6 g、甘草6 g,以上药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均以7d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⑴疗效[2]: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气喘、咳嗽咳痰、胸闷及肺部干湿啰音等症状及体征变化。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以上,痰培养阴性;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以上,痰培养阴性。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痰培养结果为阳性。⑵肺功能: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⑶炎性因子水平:测定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 软件,计量资料(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资料的差异性,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疗效为95.0%(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的80.0%,(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FEV1、FEV1/FVC、IL-6、TNF-α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IL-6、TNF-α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40) 对照组(N=40) PFEV1(%) 治疗前 54.39±4.21 53.87±6.06 >0.05 治疗后 94.58±3.26 62.63±4.58 <0.05FEV1/FVC(%) 治疗前 47.95±6.01 48.96±6.23 >0.05 治疗后 81.87±5.24 56.32±4.53 <0.05IL-6(ng/L) 治疗前 212.69±15.41 211.34±14.66 >0.05 治疗后 140.25±25.63 179.24±26.89 <0.05TNF-α(IU/mL) 治疗前 98.45±12.35 99.21±11.34 >0.05 治疗后 40.28±4.93 68.28±6.84 <0.053 讨论
COPD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中,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位居第四,每年造成一百万人死亡,五百万人残疾。WHO公布至2020年,COPD将会是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将超越脑血管疾病上升至世界范围内疾病死亡原因的第3位。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表现较重,如何在这一时期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认为COPD与痰浊这一病理因素密切相关,肺气郁滞,日久及脾,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痰浊内盛,留伏于肺,形成伏痰,当感受内外之邪,引动伏痰而急性发作。治疗上应宣肺化痰,补肺健脾益肾[3]。
本研究针对AECOPD的病机,采用中药内服汤剂消导伏痰法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不仅疗效高,而且患者的肺功能、炎性因子的改善较好,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方中党参能补中,益气,生津,有明显的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及镇咳祛痰的作用[4];苇茎可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有较强的镇咳作用;白术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氧化的作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还能发挥抗氧化的功效;半夏可燥湿、化痰、镇咳,能起到拟糖皮质激素样作用[5]。桃仁可活血化瘀、润燥滑肠,能抗炎、抗菌、止咳。上述药物能共奏行气、健脾、化痰、燥湿的功效,可加快炎症吸收,减少痰量,加速气道引流通畅。综上所述,中药消导伏痰法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促进气道通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冠,焦常新,陈明海,等.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2):330-331.
[2]蒲蓉,王武军,杨艳,消导"伏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通畅气道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6):120-121.
[3]郑青秀.补肺健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3):58-59.
[4]王锦昆.健脾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100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101-102.
[5]刘建博,杨海娟.健脾清肺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疗效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2):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