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管理法与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2014-10-21胡小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胡小弟

【摘要】目的:比较常规管理法与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及分层次管理法。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及医患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评分及临床操作评分分别为(72.30±5.92)分、(76.59±6.02)分及(73.43±6.15)分,均显著小于观察组[分别为(89.18±5.49)分、(87.17±9.02)分及(88.56±7.2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管理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管理后(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法比较,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加以推广及普及。

【关键词】常规管理法;分层次管理法;临床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157-02

临床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是重要的环节,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为患者提供良好优质的护理服务是临床护理管理中的重要课题[1]。分层次管理是指将管理对象进行精细的识别和管理,采用相应层次的管理方法,实施对应层次的管理,优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度,减少资源浪费。本研究对比分析常规管理法与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选择一种有效管理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5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6岁,平均(31.32±5.86)岁;学历分布情况:大学本科19例(38.00%),大学专科24例(48.00%),中专7例(14.00%);职称分布情况:副主任护师2例(4.00%),主管护师11例(22.00%),初级护师20例(40.00%),初级护士17例(34.00%)。将本组护理人员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25例,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分布及职称分布等方面的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对临床护理管理,具体方法为:根据职责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排班按照综合情况进行,采取弹性排班制度,根据护理人员的自身情况及工作量,各项工作应根据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护士综合实力进行安排,对于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则可负责难度较大的一些工作,对于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则应安排一些简单、易上手的工作。观察组则采用分层次管理,具体方法为:将本组全部护理人员按照职务高低进行层次的划分,即: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基础护理人员,对于每个层次的工作人员均应负责他们上一级与下一级之间的关系,每个层次的护理人员均有特定的任务,在恪守本位职责的前提下对下级人员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同时辅助上一级完成必要的护理工作。

1.3 效果评价标准护理管理实施两个月之后,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工作积极性、操作评分以及理论知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分[2]。(1)理论、操作评分:由手术室护理部进行综合考评,满分为100分,优秀为85分以上,及格为60分。(2)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管理实施1年后采用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MMSS量表从福利待遇、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机会、工作被称赞和认可、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感等指标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对比 对照组工作积极性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及临床操作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对早在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n) 工作积极性评分 理论知识评分 临床操作评分对照组 25 72.30±5.92 76.59±6.02 73.43±6.15觀察组 25 89.18±5.49 87.17±9.02 88.56±7.28t值 4.493 5.637 7.109P值 0.027 0.021 0.0142.2 两组工作积极度及满意度对比对照组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管理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管理后(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及满意度比较[n(%)]

组别 工作积极度 患者满意度 医生满意度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对照组(n=25) 18(72.00) 21(84.00) 16(64.00) 19(76.00) 17(68.00) 20(80.00)观察组(n=25) 17(68.00) 24(96.00)*△ 17(68.00) 22(88.00)*△ 18(72.00) 24(96.00)*△注:与管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管理后比较,△P<0.05.

3 讨论

护理是对人类潜在的或现存的健康问题进行处理和诊断的反应,特别是医院面对患者开展工作的护理人员,其对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及护理对象身心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另外护理人员也是临床医生的合作者及助手,其工作的良好程度直接关乎到疾病的预后情况。分层次护理管理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要求,能够很好地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状态加以调整,确保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3]。首先应关注护理人员的根本需求,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地对其潜力及才智进行开发,使其以最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工作。在实施分层次管理过程中,不仅应对工作突出的优秀护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还应对其心理方面所出现的种种变化加以关心,缓解期沉重的心理压力[4],大力支持其工作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工作自主性与积极性,以提升护理人员自我效能及工作能力,最终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整体质量[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工作积极性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及临床操作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管理后工作积极度、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管理后(P<0.05),此结果与相关文献资料报道结果基本一致[5]。

综上所述,与常规管理法比较,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加以推广及普及。

参考文献

[1] 曹敏.我国护士分层次使用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863-865.

[2] 郎秋梅.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49-150.

[3] 苏锦治, 苏丽寒, 黄硕薇, 等. 手术室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体会[J]. 当代护士( 专科版), 2010,26(12):141-143.

[4] 刘红,张美燕.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164-166.

[5] 刘倩,李莹. 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66-267.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