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钱谦益的诗学观
2014-10-21邱骁群
邱骁群
摘 要:钱谦益的诗学观,在明末“复古”还是“尚今”的文学大论争中,钱谦益是赞成复古的,此恰与其在经学和史学领域的立场相一致。钱谦益对“明七子”的批判属于总结复古派创作之教训,以便更好地走复古之路。其实,钱谦益与“明七子”并非对立,而是前后相承的关系。钱氏的创作与其诗歌主张基本同步,早期学习“明七子”,以后转向唐、宋兼收,风格呈现为多元态势。入清后则主要宗法杜甫,并形成有别于前人的特色。
关键词:钱谦益;诗学体系; 唐宋兼收;宗法杜甫
一、诗学体系与史家眼光
钱谦益的诗学思想概括来说,就是“通经汲古”,他主张从宋明理学回归先秦两汉的儒家经典,重新研读经学原著。通过返回原典,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钱谦益对诗歌的本质有独到而深入的认识。他在《范玺卿诗集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陶冶性灵,留连景物,各言其所欲言者而已。如人之有眉目焉,或清而扬,或深而秀,分寸之间而标致各异”。钱氏这里已经将诗人的主观灵性情志的陶冶与客观外界的景物境状联系、结合起来。情志因人而异,作为情志所之的诗当然千姿百态,即所谓“各言其所欲言者”,“分寸之间而标致各异”,和“诗言志”相辅相成的是“言有物”、“不成无物”。
钱谦益以古代诗学之“诗言志”说为依据,构建自己富于个性、同时也适应时代要求的诗学理论。其一,主张“有本”:古之为诗者有本焉。要求情真,一首真诗将个人、社会、时代、命运等各种因素困扰的诗人推至一种情志高度升华的状态之中,任其倾泻一尽而后快,这样写出来的诗歌,才是“有本”之作,才是“言志”、“有物”之作,才是有为而发的真诗。其二,主张“转益多师”,也即全面、综合地继承古人。他批判“明七子”古体学汉魏,近体学盛唐,舍此一概不学的观点,指出这就割断了诗歌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脉络。将学习的范围局限到狭窄的时段内,甚至集中到几个作家身上,必然导致亦步亦趋的摹仿之风。
二、倡导学习宋诗
自“明七子”提出“宋无诗”之后,宋诗几乎无人问津。要想全面继承古人,就必须突破宋诗这一大“禁区”。入清后最早为宋诗恢复名誉的,当数钱谦益。融唐、宋于一炉而自成面目,具有鲜明的风格特色。钱谦益宗唐学宋,法少陵、义山、苏、陆等大家,转益多师,自出面目,诗歌具有苍凉悲壮、雄厚宏博的风格。
钱氏认为:“古今之诗,总萃于唐,而畅遂于宋。”既不是七子派言必盛唐,也不是公安派惟宋是尚,肯定唐诗至高地位,也看到宋诗价值,克服了左右摇摆,为后来融通唐宋铺平道路。北宋诗人苏轼,才气横溢,钱谦益说他:“根本六经,又贯穿两汉诸史,演迤弘奥,故能凌躐千古。”苏轼的政治遭遇和他骤起骤落颇为相似。他的《和东坡西台诗韵六首》,不仅次韵和诗,甚至典故词语,都与苏轼有关。如第一首诗:“朔气阴森夏亦凄,穹苍四盖觉天低。青春望断催归鸟,黑狱声沉报晓鸡。恸哭临江无壮子,徒行赴难有贤妻。重围不禁还乡梦,却过淮东又浙西。”除了前四句描写牢狱黑暗,揭露清朝统治残酷外,其余均化用苏轼诗文材料故实。他由推崇“得杜之大”的苏轼,进而到学习善于继承苏轼的陆游。钱谦益《题纪伯紫诗》中“杜陵之一饭不忘,渭南之家祭必告”,就是以杜甫、陆游之诗,表达自己哀思明亡、恢复故国的志愿。他的创作虽然早已阑入苏轼、陆游,但到晚年,遭遇家国之变,才发展到“心摹手追”。宋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给钱谦益提供了驰骋学问的天地。
三、对杜诗的继承与发展
钱谦益的诗从唐宋入手,宗杜甫,入其堂奥,有苍凉沉厚之风,在诗体上,七律最工,《后秋兴》的大型组诗,八首一组,十三组诗浑然一体,无斧凿之痕迹,是一种创造性的史诗巨制,显示出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钱谦益认为“自唐以降,诗家之途辙,总萃于杜氏”,故宗杜甫,杜甫遭遇安史之乱,和钱谦益的蜀黎板荡多为相似,所以他对杜甫描述坎坷琉璃,忧时念乱,反映安史之乱的篇章极为敏感,最容易拨动他的心弦,引发抒写亡国之怀。如《和盛集陶落叶诗》之二:“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这首诗借杜甫《秋兴八首》第一首起兴,把自己故国飘零之感和失节的怨悔之叹,通过秋景的描绘,给予曲折的传达,其中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而又不得不言的苦衷,成为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悲苦,使得秋景的描绘句句关情,有杜甫诗歌浑厚凝重、悲痛压抑的气质。
《后秋兴》组诗代表了钱谦益在七律诗方面达到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显示出作者后期以宗法杜甫为主的态势。十三叠的大型结构又是对《秋兴八首》的重要开拓,而高频率的使用典故和多样性的表述方法也属于一种开拓;至于将纪实、抒情与议论、想象结合为一体,那更是对杜甫的《诸将》、《咏怀古迹》等组诗以及入蜀后诸多诗作进行综合继承的结果,当然亦属于一种开拓。
参考文献:
[1] 杨连民.论钱谦益对前后七子的批判(上)[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2] 杨连民,李华文.论钱谦益对前后七子的批判(下)[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3] 王小舒.钱谦益的诗学观及其前后期创作之异同[J].文艺研究,2009(05).
[4]裴世俊.钱谦益诗选[M].中华书局.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