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野曲”到“民歌”

2014-10-21姜应龙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利弊转变花儿

摘 要:花儿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花儿”原有的特质已经发生了转变。本文在分析传统“花儿”与现代“花儿”异同的基础上分析了“花儿”现代转变的利弊。

关键词:“花儿”;转变 ;利弊

“花儿”作为老百姓的一种口头诗歌创作,产生于老百姓生活、劳动过程中,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花儿作为民间歌谣的一种,是构成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老百姓的一种口头诗歌创作,是一个地区在某一段历史时期中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一种“底层”意志体现,集中表现了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学所应有的特征。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花儿的表现形式及内容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传统“花儿”与现代“花儿”的异同分析

(一)传统“花儿”

传统“花儿”最早的流传大多是出门在外的脚户、货郎子、筏子手等,因长期在外,孤单寂寞的心情加上生存的困苦让他们的心中有所思有所想,于是在感到忧愁时脱口而唱。花儿高亢、悠长、爽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她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而且有丰富的文学内容。长期以来,在西北辽阔的土地上,嘹亮的花儿此起彼伏,用朴实的语言深刻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同时,传统“花儿”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

首先,传统“花儿”又称少年、话儿、山曲、漫花儿、山花儿、干花儿、野曲等,从对花儿的叫法上我们能够体会出“花儿”本身的“狂野”、“土气”,能够发现“花儿”的关键在于“漫”,与我们常说的“漫谈”、“闲聊”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传统“花儿”产生于老百姓在田间、山头劳作过程中随口而出的内心表达,是一种宣泄、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喊,带有明显的哭腔和苍凉感,方言俚语较为浓重,凸显了其特有的民间色彩。正如屈文焜先生所说:“花儿,在贫瘠的西部土地上缘起的动因及传承流变的苦难历程,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所以“大量的花儿作品所反映的生活、表现的主题、演唱的风格、抒发的情绪、律动的节奏,无不带有比一般民歌更加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因此“花儿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哭出来的”[1]。

第三,情歌是传统“花儿”的主体,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传统的“花儿”在表现爱情主题时,多数是一种悲剧性主题。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宗法社会里,封建婚姻制度与青年妇女追求纯真自由爱情形成了矛盾,她们在无法追求自由爱情的时候只能默默的流泪,通过花儿宣泄内心的不满与压抑。因而,屈文焜先生称花儿是“眼泪谱写的歌”。

第四,性爱现象是“生命张弛的一种节奏,或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性选择方式——既是对自身行为的选择, 也是对自然环境的选择”[2],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学,传统“花儿”赤裸的表达了情欲与爱欲。花儿的许多调令名就是对情人的代称,如:《大眼睛令》、《朵三妹令》、《大身材令》、《乖嘴儿令》、《红花姐令》、《我的人令》、《好心肠令》、《朵肉儿令》、《憨肉肉令》、《阿哥的肉令》等,在传统“花儿”的演唱过程中,也要不断地重复一些代称情人的极富肉感的衬词衬句, 如:“阿哥的大眼晴呀”、“我的大身材呀”、“阿哥的憨肉肉呀”等。花儿是以“肉”代人,以“肉”代性,以“肉”代歌,因此“‘阿哥的肉便成了花儿最具代表性,最富情感色彩的短语,在花儿流行区,只要你说一句‘阿哥的肉,谁都明白那是花儿。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今天,把情感和性爱主题表露到如此深沉和赤裸裸的程度,在世界各地的民歌中都是罕见的”。[3]

(二)现代“花儿”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花儿逐渐从田间山头走上了舞台,被称为“民歌”、“原生态民歌”;方言俚语减少,趋同于普通话,只有少数的方言俚语;“哭腔”的唱法逐渐减少,喜气洋洋的花儿歌曲越来越多,对爱情也多以赞美和向往为主,花儿原有的悲剧性色彩弱化;内容从爱情的单一主题逐渐多元化,表现为赞美党、国家、民族、地区、生活等方面,例如:《西部情怀》、《我的吴忠我的梦》、《六盘山高黄河宽》《美丽家园》、《绿韭菜》等。

传统“花儿”原有的“以肉代人,以肉代性”的极富肉感的词逐渐减少,调令名和歌词均变得含蓄内敛。近年来,“花儿”作为一种体现民族文化的歌曲形式多次登上央视春晚,在央视虎年春晚中,宁夏原生态民歌“花儿”登上舞台,宁夏回族歌手马伊黑牙和撒丽娜演唱的回族花儿《妹妹的山丹花》作为第13个节目在“和谐大家园民歌大联唱”中相亮,而此首花儿的原名为《尕妹门前浪三浪》。从《尕妹门前浪三浪》到《妹妹的山丹花》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花儿”原有的狂野与赤裸在面对“高雅艺术”时不得不收起她那份原始的味道,“由俗变雅”改穿华丽的“外衣”。

二、“花儿”现代转变的利弊分析

“花儿”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是一个地区在某一段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一种“底层”意志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政治氛围的转变、人们思想的素质和修养逐渐提高,花儿从唱法、主题、内容等多方面都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使得花儿这种“野曲”从田间山头搬到了荧屏舞台之上。那么“花儿”的现代转变对于原本属于田间、山头的“野曲”有何影响呢?

(一)“花儿”现代转变的优势

“花儿”的现代转变使得她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和关注,使之从社会底层走向了更为高层次的艺术范畴,这有利于“花儿”这种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和保护。首先,政府和艺术团体参与组织,便于宣传和弘扬;其次,随着演唱方法更加专业化和音乐伴奏、舞台的加入,一系列的艺术再加工使其艺术性更强,节奏更加优美动听,受众更加广泛;第三,题材和内容更加广泛,从以情歌为主体发展为涉及赞美国家、民族、爱情、生活等各方面,其艺术功能得以发挥。

(二)“花儿”现代转变的弊端

“花儿是‘张口就来,闭口即无的口头文艺”[4], 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其原本就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遭遇了无法回避的困境。首先,经过现代转变的“花儿”在艺术加工后失去了原有的“野性”和宣泄作用;其次,原有的方言俚语和苍凉感及“哭腔”带来的独有味道和意蕴正在逐渐消失,属于大西北狂野和豪放的声音一步步的走向记忆深处;第三,部分古老的花儿已濒临消亡, 有影响的歌手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又热衷于新潮文化,花儿的传承后继乏人,传承链条已残缺不全;第四,传统花儿会的空间和规模日趋式微,“花儿”走上了舞台却逐步消失于民间。

三、结语

花儿从“野曲”到“民歌”的现代转变有着其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其发展有着“由俗变雅”的趋势,花儿正在以一种新生态的形式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即便如此,花儿这种原本属于田间山头的宣泄式的民间文学依然逐渐失去了其民间文学的相关属性,远离花儿本身的魅力。长此以往,传统的花儿将不复存在, 我们将再也听不到原汁原味的花儿。面对这种矛盾而又尴尬的局面,寻求和探索一条既能发展、弘扬又能保护、传承花儿独有特色的方法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注释:

[1]屈文焜.花儿美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2]屈文焜.论“花儿”的性爱主题及其文化渊源[J].民间文学论坛,1996

[3]屈文焜.花儿美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4]赵宗福.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J].民间文化论坛,2007

参考文献:

[1] 屈文焜.花儿美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2] 屈文焜.论“花儿”的性爱主题及其文化渊源[J].民间文学论坛,1996.

[3] 赵宗福.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J].民间文化论坛,2007.

[4] 钟亚军.宁夏民间文学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5] 郗慧民.西北花儿学[M].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6] 刘寿玉.回族花儿的由来及发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9.

作者简介:姜应龙 (1988.3—),男,宁夏人,汉族,宁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当代方向。

猜你喜欢

利弊转变花儿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利弊怎么看
微型学习之利弊谈
电子产品利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