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鲍照乐府诗语言风格的创新之处

2014-10-21于开阳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鲍照乐府诗

于开阳

摘 要:南朝宋的大诗人鲍照曾被杜甫冠以“俊逸”称号,他在南朝文坛的颓靡风尚中“颇自振拔”,继承和发扬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鲍照从民歌吸取营养,丰富了诗歌的语言,发展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本文以鲍照的乐府诗为研究重点,试探究在南朝颓靡的诗文风气中鲍照乐府诗在语言上有了怎样的创新。

关键词:鲍照;乐府诗;清新俊逸

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里对乐府诗的渊源进行过阐释:其一,乐府诗与音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乐府诗最初来源于民间,由诗官采集;其三,乐府诗最初的功能是教化百姓,移风易俗。此外,刘勰还对乐府诗的发展作了概述:从汉初汉武帝设立乐府到后汉再到魏晋时期,乐府诗的创作群体是由民间向文人逐步过渡的。

魏晋文人以乐府诗形式创作的诗更加注重辞采,之后到了鲍照所在的南朝刘宋元嘉时期,“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元嘉文学创作倾向从哲思逐渐回归到情感上来,以情思取代玄理。下面本文就来分析元嘉时期的这种文学倾向对鲍照的乐府诗创作形式上有怎样的影响。

首先,鲍照的乐府诗创作的特点体现在频繁用典上。我们以《代陈思王京洛篇》为例:

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宝帐三千所,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垂綵绿云中。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盛爱逐衰蓬。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复缝。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

唯见双黄鹄,千里一相从。

此诗写了一个色艺双绝的女子,备受君王宠爱,享受着无比的尊荣,但色衰爱弛的前景始终使她忧心忡忡,唱出了古代女子以色事人、荣枯转瞬的一曲悲歌,从而使诗的正意现露出来。此诗描绘细腻,抒情深婉,鞭挞了历代君王的无情无义。这首诗共有七处用典,如“凤楼”二句用晋代宫阙“凤楼”以及《黄庭经》“绛楼重宫十二级”的典,又如“扬芬”二句,用郭璞《游仙诗》“假鸿乘紫烟”以及潘岳赋“垂綵炜于芙蓉”之典等等。与前代的乐府诗相比用典是比较频繁的。我们从这些典故出处中可以看出,鲍照乐府诗的用典使得其乐府诗在语言上逐渐脱去了汉魏乐府诗的质朴气息,更富于辞采美。

其二,鲍照对乐府诗的体式上有了创新,其乐府诗创作中出现了许多杂言乐府诗,并尝试着创作了七言乐府诗。我们以《拟行路难》中的两首乐府诗为例:

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葡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一》是一首完整的七言乐府诗。在用韵上非常考究,诗中“琴”、“衾”、“沉”、“吟”、“音”韵脚压平水韵的侵韵上。在七言诗的句式上,上下对仗工整,七言诗所展现出来的内容也较五言乐府诗而言更加丰富。《拟行路难其四》则是一首以七言诗为主的杂言诗,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其三,鲍照乐府诗的创作在语言上更加注重遣词炼字,重雕琢而又不失自然清新之感。我们以《採桑》为例:

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蚕作,采桑淇洧间,还戏上宫阁。

早蒲时结阴,晚篁初解箨。蔼蔼雾满闺,融融景盈幕。

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是节最暄妍,佳服又新烁。

绵叹对逈途,扬歌弄场藿。抽琴试抒思,荐佩果成托。

承君郢中美,服义久心诺。卫风古愉艳,郑俗旧浮薄。

灵愿悲渡湘,宓赋笑瀍洛。盛明难重来,渊意为谁涸。

君其且调弦。桂酒妾行酌。

这首诗读来给人一种清新之感,而细究其诗的字字句句,都能看出诗人用词炼字的细细雕琢。如“蔼蔼”、“融融”两组叠字渲染了春暖花开的祥和氛围,再如“乳燕”二句中,“逐”、“拾”二字用得极其生动,准确的把握住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此外,上文中提到鲍照在乐府诗中善用典,这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鲍照乐府诗在语言上较重雕琢。

综上所述,鲍照在乐府诗上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语言上,用典居多,重雕琢,对七言乐府和杂言乐府诗有了一定的创新,整体诗风清新俊逸;另一方面在内容上,鲍照在乐府诗中加入了自我意识,重视自身情感的抒发,以乐府旧题抒发新意。鲍照的乐府诗作为从汉魏乐府到南朝后期乐府诗的过渡,其乐府诗风脱去了汉乐府的民间质朴气息,也并未有齐梁时期乐府诗的绮丽之感,重雕琢的基础上不显造作,因而有清新俊逸之感,对中国古代乐府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鲍照.鲍参军集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猜你喜欢

鲍照乐府诗
鲍照的文学创作对《楚辞》 的承变
乐府诗中发展出早期叙事诗
乐府诗
受气包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鲍照乐府诗创作对南朝诗人的影响
鲍照辞赋与其书信文之对比
——以《登大雷岸与妹书》为例
鲍照与《拟行路难》的创作
《乐府诗集》与李白乐府的经典确认分析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